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期末名词解释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047)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期末名词解释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047)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期末名词解释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047)
名词解释
1.贷款风险分类: 商业银行按借款人的最终偿还本金和利息的实际能力,确定贷款的遭受损失的风险程度,将贷款质量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的一种管理方法。

2.累计金融债券:累计金融债券:由金融机构发行的期限浮动,利率与期限挂钩,分段累进计息,的债券。

3.代理类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接受客户委托、代为办理客户指定的经济事务、提供金融服务并收取一定费用的业务。

4.资本充足率:是指银行资本应保持既能承受坏账损失的风险,又能正常运营、达到盈利的水平。

5.骆驼评级体系:是一种银行评级体系制度,包括从5个方面对商业银行进行检查,分别是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管理水平、盈利状况和资产流动性。

6.消费贷款:商业银行向居民发放的用于其本人或者家庭购买大额耐用消费品或者支付其他费用的贷款。

7.分支行制:一种普遍的商业银行体制,其特点是:法律允许在总行之下,在国内外各地普遍设立分支机构,形成以总行为中心的、庞大的银行网络。

8.偿还期对称原理:指银行资产与负债的偿还期应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对称关系。

偿还期较短的负债应与流动性极强的资产搭配,偿还期较长的负债应与流动性较差的资产搭配。

9.不良贷款:指借款人未能按原定的贷款协议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本息,或者已有迹象表明借款人不可能按原定的贷款协议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本息而形成的有问题贷款。

10.消费贷款:商业银行向居民发放的用于其本人或者家庭购买大额耐用消费品或者支付其他费用的贷款。

11.股权资本:这是银行的资产净值,即银行总资产减总负债的余额。

它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金、未分配利润和盈余公积等项目。

12.存款保险制度:是保护存款人利益,稳定金融体系的事后补救措施。

它要求商业银行将其吸收的存款按一定保险费率向存款保险机构投保,当商业银行经营破产不能支付存款时,由存款保险机构代为支付法定数额的保险金。

13.资本充足性:是指银行资本应保持既能承受坏账损失的风险,又能正常运营、达到盈利的水平。

14.存款负债:商业银行通过吸收存款方式从社会上筹集的资金,是商业银行主要的资金来源,又称为被动性负债。

15.利率敏感性:资产的利息收入与负债的利息支出受市场利率变化影响的大小,以及它们对市场利率变化的调整速度,称为银行资产或负债的利率敏感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