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史和物理思想方法寄语:物理学史或物理思想方法其本上每年都考,通常为选择题,难度上属于送分题,每位考生都务必拿下.学史内容: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伽利略理想实验和比萨斜塔实验、牛顿三定律及万有引力定律、开普勒三定律、卡文迪许扭秤实验电流磁效应奥斯特、电磁感应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电场线、库仑定律库仑扭秤实验、楞次定律、麦克斯韦理论、赫兹实验、密立根油滴实验、安培定则物理思想方法:理想化模型、理想实验、控制变量法、等效替换、微元法、放大法练习题组【题组 1】力学史1.(单选 )下列对运动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A.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静止B.伽利略认为如果完全排除空气的阻力,所有的物体将下落得同样快C.牛顿认为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速度的原因D.伽利略根据理想实验推论出,若没有摩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将保持其速度继续运动下去2.(单选)伽利略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期伟大的天文学家、力学家、哲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也是近代实验物理学的开拓者,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下面关于伽利略的观点和研究方法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伽利略运用“控制变量法”否定了亚里士多德关于重的物体下落快、轻的物体下落慢的论断C.伽利略最早提出“自由落体”是一种最简单的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D.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总体的思想方法是:对观察现象的研究→提出假说→逻辑推理→实验检验→对假说进行修正和推广【题组 2】电磁学史3.(多选 )在电磁学发展过程中,许多科学家做出了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B.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楞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C.库仑发现了点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定了元电荷的数值D.安培发现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规律;洛伦兹发现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规律 4.(单选)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贡献.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安培首先提出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公式B.法拉第根据小磁针在通电导线周围的偏转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C.楞次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研究得出了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方法——楞次定律D.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利用扭秤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题组 3】力电综合史5.(单选 )下列说法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A.开普勒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B.伽利略首创了理想实验的研究方法C.卡文迪许测出了静电力常量D.奥斯特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6.(单选)在物理学理论建立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贡献.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开普勒进行了“月-地检验”,说明天上和地下的物体都遵从万有引力定律B.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并发现了太阳系中行星沿椭圆轨道运动的规律C.伽利略不畏权威,通过“理想斜面实验”,科学地推理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奥斯特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使人类从蒸汽机时代步入了电气化时代7.(多选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法拉第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B.卡文迪许巧妙地运用扭秤实验,成功测出了静电力常量的数值C.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运用了控制变量法D.在力学单位制中,规定质量、长度、时间三个物理量的单位为基本单位8.(单选 )下列描述中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A.开普勒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定律,从而提出了日心说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但并未测出引力常量GC.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并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D.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总结出了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规律9.(多选 )下列有关物理学家和他们的贡献叙述正确的是( ).A.伽利略最早指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出了引力常量 C.库仑发现了点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并测出了静电力常量 D.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定了元电荷的数值【题组 4】物理思想方法 10.(单选)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的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为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为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位移相加代表整个过程的位移,物理学中把这种方法称为“微元法”.下面几个实例中应用到这一思想方法的是().A .在计算带电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时,若电荷量分布对计算影响很小,可将带电体看做点电荷 B.在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过程中,把拉伸弹簧的过程分成很多小段,在每小段内认为弹簧的弹力是恒力,然后把每小段做功的代数和相加C.在探究牛顿第二定律的过程中,控制物体的质量不变,研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D .在求两个力的合力时,如果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两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这个力就是那两个力的合力11.(单选)学习物理除了知识的学习外,还要领悟并掌握处理物理问题的思想与方法.下列关于物理学中的思想方法叙述正确的是().A.在探究求合力方法的实验中使用了等效替代的思想 B.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采用了微元法C.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使用了理想化模型的思想方法 D.法拉第在研究电磁感应现象时利用了理想实验法12.(单选)理想化模型是简化物理研究的重要手段,它抓住问题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促进了物理学的发展,下列理想化模型建立的表述正确的是().A.质点作为理想化模型忽略了物体的质量B.点电荷作为理想化模型忽略了物体的电荷量 C.理想变压器没有能量损失D.理想电压表忽略了电压表的内阻13.(2012 新·课标全国卷, 14)(多选)伽利略根据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和理想实验,提出了惯性的概念,从而奠定了牛顿力学的基础.早期物理学家关于惯性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是惯性B.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只能处于静止状态 C.行星在圆周轨道上保持匀速率运动的性质是惯性D.运动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 14.(单选)物理学中用到大量的科学研究方法,在建立下列物理概念时,都用到“等效替代”方法的是B .平均速度,点电荷D .合力与分力,合运动与分运动15.(单选 )某同学通过以下步骤测出了从一定高度落下的排球对地面的冲击力: 将一张白纸铺在水平地面上,把排球在水里弄湿,然后让排球从规定的高度自由落下,并在白纸上留下球的水印.再将印有水印的白 纸铺在台秤上,将球放在纸上的水印中心,缓慢地压球,使排球与纸接触部分逐渐发生形变直至刚好遮 住水印,记下此时台秤的示数即冲击力的最大值.下列物理学习或研究中用到的方法与该同学的方法相 同的是 ().A .建立“合力与分力”的概念B .建立“点电荷”的概念C .建立“电场强度”的概念D .建立“光子说”的理论【题组 5】山东高考16. ( 11 年)了解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学会像科学家那样观察和思考,往往比掌握知识本身更重要。
以下 符合事实的是 (). A. 焦耳发现了电流热效应的规律B. 库仑总结出了点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C. 楞次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拉开了研究电与磁相互关系的序幕D. 牛顿将斜面实验的结论合理外推,间接证明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17. ( 12 年)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B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速度大的物体惯性一定大C .牛顿最早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必然结果D .感应电流遵从楞次定律所描述的方向,这是能量守恒定律的必然结果18.( 13 年)伽利略开创了实验研究和逻辑推理相结合探索物理规律的科学方法,利用这种方法伽利略发现的规 律有 (). A .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 .物体之间普遍存在相互吸引力C .忽略空气阻力,重物与轻物下落得同样快D .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A .质点,电场强度 C .弹力,电势终极猜想一答案1解析亚里士多德对力和运动的描述是不对的, A 符合题意.答案 A2解析伽利略运用“ 归谬法”否定了亚里士多德关于重的物体下落快、轻的物体下落慢的论断,故选B.答案 B3解析由物理学史可知,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A 正确;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B 错误;库仑发现了点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定了元电荷的数值, C 正确;洛伦兹发现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规律,安培发现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规律, D 错误.答案 AC4解析洛伦兹提出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公式, A 错.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B 错.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C错.库仑利用扭秤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D 正确.答案 D5解析开普勒发现了行星的运动规律,卡文迪许测出万有引力常量,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则选项 A、C、D 错误,选项 B 正确.答案 B6解析牛顿进行了“ 月-地检验” ,说明天上和地下的物体都遵从万有引力定律,选项A 错误;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开普勒发现了太阳系中行星沿椭圆轨道运动的规律,选项 B 错误;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使人类从蒸汽机时代步入电气化时代,选项 D 错误.答案 C7解析发现电流磁效应的科学家是奥斯特而不是法拉第,卡文迪许测定的是万有引力恒量,所以 A 、 B 均错,应选 C、 D.答案 CD8解析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开普勒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定律, A 错误;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但是由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 B 正确;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安培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 C错误;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楞次总结了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规律, D 错误.答案 B9解析伽利略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选项 A 错误;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测出了引力常量,选项 B 错误;库仑发现了点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并测出了静电力常C正量,选项确;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定了元电荷的数值,选项 D 正确.答案 CD10解析选项 A涉及“理想模型”,选项 B涉及“微元法”,选项C涉及“控制变量法”,选项 D涉及“等效思想”,则选项 B 符合要求.答案 B11解析自由落体实验采用了合理外推的方法,牛顿第二定律采用了控制变量法,法拉第电磁感应实验采用了归纳与总结的方法,只有 A 对.答案 A12解析质点作为理想化模型忽略了物体的体积和形状,选项 A 错误;点电荷作为理想化模型忽略了物体的形状和大小,选项 B 错误;理想电压表的内阻可视为无限大,其分流电流很小,可以忽略分流电流,选项 D 错误.答案 C13解析物体的惯性指物体本身要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或者说是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选项 A 正确;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选项 B 错误;行星在圆周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而惯性是指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选项 C 错误;运动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一直运动下去,选项D 正确.答案 AD14解析等效替代方法是在保证某种效果(特性和关系)相同的前提下,将实际的、复杂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转化为等效的、简单的、易于研究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来研究和处理的方法.即两概念对比,产生的某种效果相同,才是等效替代法,故只有选项 D 正确.答案 D15解析该同学在研究排球对地面的冲击力时所使用的方法是等效替代的方法,对比各选项可知只有建立“合力与分力”的概念时也用到了等效替代的方法,因此选项 A 正确.答案 A16解析 1840 年英国科学家焦耳发现了电流热效应的规律;库仑总结出了点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拉开了研究电与磁关系的序幕;伽利略通过将斜面实验合力外推,间接证明了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