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数据收集整理
单元教学总述
单元内容简析
1.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用调查法收集数据,初步了解统计表和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数据。
教材依托学生熟悉的情景,以收集数据、记录数据和呈现数据为主,从中学习调查的方法并初步了解统计表,同时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从而使学生经历统计的全过程。
2.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比较、分类的知识,并能正确地进行计数的基础上学习的,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够准确领会教材的层次和紧密衔接的用意,把握教材前后例题的联系。
单元学习目标
1.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利用统计表的数据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
2.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3.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4.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单元重点、难点
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难点:使学生亲历统计的过程,在统计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单元编排结构
课时教学设计
例1 1课时
例2 1课时
(2)喜欢()的人数最多,喜欢()的人数最少。
3.老师对二年三班同学最喜欢的运动项目进行了统计,请观察下面的统计表后回答问题。
(1)最喜欢(跑步)运动项目的人数最多,最喜欢(踢毽子)运动项目的人数最少。
(2)最喜欢跑步的比最喜欢跳绳的多(5)人。
(3)二年三班一共有(39)人。
(4)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并解答出来。
最喜欢跳绳和最喜欢踢毽子的一共有多少人?
9+6=15(人)
4.调查你们班同学最喜欢哪种小动物。
(1)最喜欢()的人
3.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4页练习一第2题。
2.巩固用调查法收集数
据、用统计表整理和呈现
数据的方法。
最多,最喜欢()的人
最少。
(2)最喜欢的有
()人。
(3)我最喜欢的小动物是
(),喜欢这种小动物
的同学还有()人。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5分钟)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引导学生
回顾总结。
2.把统计的结果用表格呈现出来,其中
蕴含着统计思想。
教师个人补充意见:
五、板书设计。
数据收集整理(一)
学校要给学生订做校服,有红、黄、蓝、白4中颜色,选哪一种颜色合适?
六、培优
作业。
气象小组把6月份的天气作了如下记录:
1.把晴天、雨天、阴天的天数分别填在下面的统计表中。
2.从上表中可以看出:这个月中(晴天)的天数最多,(雨天)的天数最少。
3.这个月中阴天有(10)天。
4.这个月中晴天比雨天多(4)天。
5.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这个月中阴天比雨天多几天?(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七、名师
点睛。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是描述数据和分析数据的基础,一定要看清楚、填准确,做
到不重复、不遗漏。
2.下面是二(1)班同学最喜欢吃的蔬菜情况统计。
(1)把统计的结果填在下表中。
(2)最喜欢吃(土豆)的人数最多,最喜欢吃(白菜)的人数最少。
(3)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吗?
答案不唯一,如二(1)班一共有多少人?
9+8+7+14=38(人)
3.下面是3名同学调查的
一(1)班同学最喜欢的气球颜色情况,根据统计的情况完成下面各题。
(见《倍速学习法》学生用书)
(1)在表格中填一填。
(2)二(1)班有(37)名同学。
(每名同学只选一种颜色)
(3)最喜欢(蓝)色的人数最多,最喜欢(黄)色的人数最少。
(4)一(1)班要布置教室,什么颜色的气球要多买
些?
蓝色的气球要多买些。
统计数据的方法
体育课上,老师对二年(2)班同学喜欢的运动项目进行了统计。
你能根据下面的记录填写表格,并回答问题吗?
(1)喜欢(跳绳)运动项目的人数最多,喜欢(跳远)运动项目的人数最少。
(2)喜欢跑步的比喜欢跳绳的少(3)人。
(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并解答出来。
答案不唯一,如喜欢踢毽子和喜欢跳绳的一共有多少人?
12+14=2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