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研究性学习教学案例

七年级研究性学习教学案例

研究性学习教案(2014-2015学年)



蓟县出头岭镇景兴春蕾初级中学
授课人春伶
授课时间 2014.09
学科语文
课题
大自然的启示
1、课题的意义(为什么要进行本课题的研究):
通过本次课题研究让学生知道大自然的现状,要研究和掌握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从大自然中受到启示。

通过亲身实践,较为全面地了解大自然,热爱家乡,增强保护环境保护意识。

通过参与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调查、收集、处理信息与人沟通的能力,以及互相合作学习、利用互联网学习的能力。

通过实施本活动,学生亲自开展调查与考察,体验课题探索的过程与方法,从观察大自然、保护环境等专题的延伸与发展,并有新的涵。

2、课题介绍
本次研究性学习的选题与小孩子喜欢大自然的特点相适应,正适合七年级的学生,学生从大自然中受到启示,有所发现或发明,重在播下兴趣的幼芽。

他们的发现或发明可能是前人已经有了的,但只要是学生自己观察、思考、实践所得一些科学常识,让学生明白想改造大自然就必须先要了解大自然,懂得大自然,学习大自然。

想当然,往往会事与愿违,还会给人类带来致命性的毁灭。

学生通过查阅书籍,上网收集资料,通过请教长辈和专家等等,了解大自然,学到更多的知识,更加热爱大自然。

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和方法
(可按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或布鲁姆目标分类法)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和方法的阐述)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把握《大自然的启示》研究性学习的目标。

2、通过本此研究性学习,促进学生对周围自然环境的认识。

3、多角度,多方法,多层面学习语文,了解大自然带给人类的启示。

4、了解学生收集整理信息能力。

5、掌握研究性学习中学习语文的技巧。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将语文的学习从课堂扩展到课外,以及网络。

2、引爆学生情感触点,鼓足创新动力。

3、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从课本延伸到实践,让语文学习走出传统的方法,调动起孩子们的各种感官,发自心的想要得到答案。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鼓励学生参与社会活动,观察体验生活。

2、举办各种活动,激发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的热情。

3、利用校园文化阵地,提高学生综合学习能力。

三、研究的目标与容
(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通过哪些容的研究来达成这一目标)
(一)、课题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通过本次学习主要是为了交给学生多种学习方法,将语文学习变得更加有趣,更加有效,更加灵活,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二)、通过下面容的研究来达成这一目标:
1、如何激发学生积极探索未知的积极性,引爆学生情感触发点的研究。

2、如何开发学生思维,让学生把握研究性学习的技巧。

3、如何让学生将自学、将自主收集信息成为一种能力,成为一种学习的技巧。

五、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
(研究的最终成果以什么样的形式展现出来,是论文、实验报告、实物、、多媒体还是其他形式)
研究的预期成果:1、要求学生在每一个研究训练阶段都写一篇总结。

2、每一训练阶段都要求学生按要求收集一些描写动植物的好词好句,以及相关故事或者文章,而且可以收集一些动植物的标本图片,最好整理成文,写写自己的发现,或者收集关于受到动植物特性启示的建筑物或发明创造;3、指导学生用文字、手抄报、电子版报、ppt 等形式呈现实践过程和成果。

4、引导小组交流展示、分享活动收获。

借助博客平台发布小组活动成果和体会,提高信息技术运用的水平及与异校同学相互学习、交流、沟通的能力。

六、资源准备
教师提供资料:
教师准备:准备相关多媒体课件;组织学生搜集相关仿生学的资料。

根据主题教师提供的资源:相关的主题活动图片、辅助研究的格式和具体呈现方式。

学生准备:搜集人类从动植物身上受到启示而有所发明创造的课外资料。

附表一:
附表二:
D等。

获得10个以上的红色五角星就能评为“实践活动小能人”。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评价表二
授课人红梅
授课时间 2014.10
班级七(1)
学科语文
课题
校史的研究
二、教学过程
㈠导入新课
展示具有代表性的春蕾照片,激发学校探究兴趣。

提问:你们知道春蕾的过去吗?你们对自己的母校了解多少呢?想走进母校吗?
㈡讲授新课
1、推荐参考资料
(1)学校校刊
(2)上网或到图书馆查找
2、分组明确任务
3、介绍搜集材料的途径和方法
4、整理资料,组交流:各位同学将自己查阅的资料整理好,并在组进行交流。

5、资料重新组合,整理成文
6、总结点评:充分肯定学生的创新意识,肯定其优点,指出不足,并指明学生应客观、公正、全面评价任何事物。

授课人桂斌
授课时间 2014.10
班级8.2
学科物理
课题感受物理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使学生掌握以下容:小陀螺的应用、超极球、空气涡旋、伯努力原理
2、能力目标:
全面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能力,学会探究,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通过学生对研究成果的展示,使学生有成就感和满足感,增强自主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分析
1、教学说明:
本节是一节学生自主学习汇报课,该活动历时了两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选题,利用课外时间自己收集、分类、整理、归纳等。

2、教学方法与手段:
运用动画、多媒体等手段,让学生主动探究、分析讨论、合作交流、归纳总结。

三、学生分析
1、知识准备:
学生已学习了力学部分知识,对物理学的知识结构及研究方法已有了一定认识。

2、能力准备:
学生已掌握了物理研究问题的一般思维方法及物理规律的一般描述方法,具备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课题研究准备:
学校已开展了一个学期的研究性教学,学生对这种新的教学方式已有了一定的了解。

4、心理情感准备:
学生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学习,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四、教学过程
1、教学环节各组选题各组独立研究汇报总结
2、教师活动教师在学生自主选题的前提下确定题目在研究过程中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分析在总结课上,在一起探讨、交流,对不懂的问题请教老师,得出结论,对各组展示的研究成果予以评价
3、学生活动查找资料,确定研究目标在总结课上展示本组研究成果
4、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选题,充分满足、尊重学生的研究
兴趣在学生研究过程中,给予一定的指导本组成员分别搜集资料,解决问题能力,团结协作能力。

在此过程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