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工风险评估
用工风险评估的主要任务包括:
1、全面识别企业面临的各种潜在用工风险;
2、分析企业用工各种操作环节中存在的不足;
3、评估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4、确定风险解决和控制的优先等级、排序;
5、推荐风险解决及应对的对策。
用工风险评估的重要价值:
1、提前预测,并全面掌控企业面临的用工风险,从而令企业赢得解决问题的主动权;
2、识别各种风险处于具体哪些管理和操作环节,以便企业进行针对性改善;
3、针对风险提供参考应对方案,通过解决风险,优化企业管理流程和方法。
国内目前用工风险评估的现状分析:
1、用工风险评估是企业劳动法律服务中非常专业的项目之一,对人员的要求非常高,需要专业的劳动法律专家团队和具备大量丰富的实务经验积累方可以提供。
2、因此,用工风险评估也是目前国内劳动法律服务中收费较昂贵的项目。
通常,对一家企业进行用工风险评估需12个工作日以上,几人组成的专业的律师团队对企业进行系统的调查访谈,然后才能形
成数万字的详尽报告和风险解决方案提交企业方,收费通常在人民币2万元左右,视工作量甚至更高。
3、由于此项调查具有很高的门槛,需耗费企业大量人力和财力,因此,目前只有少数企业,例如世界五百强驻华机构、大型国有企业、上市公司及大型民营企业等采用此项服务。
用工风险评估的方法:
1、首先,设定评估范围。
组建劳动法律专家团队,设计调查范围并形成调查提纲及问卷,历时约2个工作日。
(截至2009年4月,最新版本的ERA用工风险评估范围包含约57个部分,共涉及297个具体风险环节,评估范围将根据实际法律变化而不断更新)。
2、其次,展开实地调查访谈。
至少两名律师深入企业,面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HR)及其他必要人员,根据调查提纲及问卷要求,全面收集信息。
历时约1-3个工作日。
3、再次,进行全面法律分析。
全体法律专家团队成员召开多次专题会议,对调查所获取的信息进行逐条分析,依次评测风险概率、级别,逐条提供风险解决及应对解决方案,最终对全部风险进行排序,提供优先级解决建议等等。
历时约5个工作日。
4、最后,撰写形成风险评估报告,并提交企业。
由法律专家团队中主要人员执笔,汇总前期全体专家工作成果,形成书面报告,包括,调查范围、方法、结论、建议等部分,成稿后经过全体鉴定通过,认为完整无误,最终递交企业方。
历时约3个工作日。
由于整个用工风险评估作业流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工作业,而
且要求参与者大都具有丰富的劳动法从业经验,因此,高昂的成本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什么是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是指风险管理者采取各种措施和方法,消灭或减少风险事件发生的各种可能性,或者减少风险事件发生时造成的损失。
风险控制的方法
风险控制的四种基本方法是:风险回避、损失控制、风险转移和风险保留。
1、风险回避
风险回避是投资主体有意识地放弃风险行为,完全避免特定的损失风险。
简单的风险回避是一种最消极的风险处理办法,因为投资者在放弃风险行为的同时,往往也放弃了潜在的目标收益。
所以一般只有在以下情况下才会采用这种方法:
(1)投资主体对风险极端厌恶。
(2)存在可实现同样目标的其他方案,其风险更低。
(3)投资主体无能力消除或转移风险。
(4)投资主体无能力承担该风险,或承担风险得不到足够的补偿。
2、损失控制
损失控制不是放弃风险,而是制定计划和采取措施降低损失的可能性或者是减少实际损失。
控制的阶段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阶
段。
事前控制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降低损失的概率,事中和事后的控制主要是为了减少实际发生的损失。
3、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是指通过契约,将让渡人的风险转移给受让人承担的行为。
通过风险转移过程有时可大大降低经济主体的风险程度。
风险转移的主要形式是合同和保险。
(1)合同转移。
通过签订合同,可以将部分或全部风险转移给一个或多个其他参与者。
(2)保险转移。
保险是使用最为广泛的风险转移方式。
4、风险保留风险保留,即风险承担。
也就是说,如果损失发生,经济主体将以当时可利用的任何资金进行支付。
风险保留包括无计划自留、有计划自我保险。
(1)无计划自留。
指风险损失发生后从收入中支付,即不是在损失前做出资金安排。
当经济主体没有意识到风险并认为损失不会发生时,或将意识到的与风险有关的最大可能损失显著低估时,就会采用无计划保留方式承担风险。
一般来说,无资金保留应当谨慎使用,因为如果实际总损失远远大于预计损失,将引起资金周转困难。
(2)有计划自我保险。
指可能的损失发生前,通过做出各种资金安排以确保损失出现后能及时获得资金以补偿损失。
有计划自我保险主要通过建立风险预留基金的方式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