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建筑施工现场扬尘污染防治检查表

建筑建筑施工现场扬尘污染防治检查表

3
拆除作业完工后,对裸露堆场应采取覆盖、洒水等防尘措施。
4
场地闲置1个月以上的,用地单位对拆除后的裸露地面采取覆盖、绿化等防尘措施。场地闲置3个月以上的,应采取覆盖防尘布、网,定期洒水,植被绿化等措施。
序号
责任落实情况
检查情况及处理结果
1
拆除和施工单位应制定防尘措施,并分解落实拆除施工各环节。
2
组织机构、人员、经费落实情况。
2、现场防护应封闭严密、牢固整洁,封闭高度应跟上施工进度防护要求。(5分)
7
建筑垃圾
处理
(15分)
1、渣土等建筑垃圾集中、分类堆放,严密遮盖,采用封闭式管道或装袋清运,严禁高处抛洒,需要运输、处理的,按照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时间、线路和要求,清运到指定的场所处理。(10分)
2、施工现场禁止焚烧沥青、油毡、橡胶、塑料、皮革、垃圾以及其他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5分)
2、根据《省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启动Ⅲ级(黄色)预警以上或气象预报风速达到五级以上时,不得进行土方挖填和转运、拆除、道路路面鼓风机吹灰等易产生扬尘的作业;严禁外架拆除、楼层建筑垃圾清扫等易产生扬尘的作业。(10分)
总得分
评价等级
建设单位负责人签字
年月日
施工单位负责人签字
年月日
监理单位负责人签字
年月日
4
施工现场的机动车辆进行冲洗并做好冲洗记录。(15分)
5
土方回填
(5分)
施工现场土方开挖后尽快完成回填,不能及时回填的场地,应采取覆盖等防尘措施;砂石等散体材料集中堆放并覆盖。(5分)
6
脚手架
设置
(10分)
1、脚手架应按规进行搭设,外侧应当使用密目式安全网封闭;密目式安全网应保持干净、整齐、牢固、无破损,防止和减少施工中的灰尘外逸。(5分)
3
拆除和施工单位应有防尘资料和定期检查记录。
2
组织机构、人员、经费落实情况。
3
生产企业应建立防尘档案资料,并有定期检查记录。
附表4-3
拆除工程现场扬尘污染防治检查表
工程名称: 督查日期:
序号
检查容
检查情况及处理结果
1
拆除工地应采用围挡封闭,围挡高度不得低于1.8米。
2
拆除现场应配备洒水车或设置喷淋设施,喷淋软管应能覆盖工地现场。拆除作业安时应有专人洒水降尘。
附表4-1:
建筑施工现场扬尘污染防治检查表(房屋市政工程)
工程名称
工程地址
建设单位
项目负责人
联系
施工单位
项目经理
联系
监理单位
项目总监
联系
序号
检查项目(分值)
检查容
存在问题
整改要求
1
扬尘防治
方案制定
(5分)
是否制定施工扬尘实施方案,明确具体责任人。(5分)
是否开展日常扬尘污染防治自查工作。(5)
2
施工现场
围挡
(10分)
1、是否实行围挡封闭(主要路段施工现场围挡高度不得低于2.5米,一般路段施工现场围挡高度不得低于1.8米)。(10分)
2、围挡底边是否设置防溢沉淀井防止泥浆外漏。(5分)
3
施工现场
硬化
(15分)
1、施工现场出入口道路是否实施混凝土硬化;(15分)
2、施工现场道路、作业区、生活区是否进行混凝土硬化(硬化后的地面,不得有浮土、积土,裸露场地应当采取覆盖或绿化措施)。(10分)
物料的运输及堆放
(10分)
1、施工现场任何易产生尘埃的物料装卸、物料堆放或运出,是否采取遮盖、封闭、洒水等扬尘控制措施。(5分)
2、水泥、土方、石灰、砂石、粉煤灰等易产生尘埃的建筑物料是否进行严密遮盖或在库、池存放。(10分)
10
其他防
尘措施
(10分)
1、施工现场是否设置洒水降尘设施,并安排专人定时洒水降尘。(10分)
附件4-2
混凝土搅拌站环境综合整治检查表
搅拌站名称: 督查日期:
序号
检查容
检查情况及处理结果
1
办公区、生活区、生产区分区,并建围墙进行有效分隔。
2
厂区道路及生产作业区不起尘的硬化地面,未硬化的空地应进行绿化。厂区建洗车台,并建雨污分流排水设施、污水沉淀池,厂区所有污水与沉淀池连接(废水综合利用)。
3
骨料堆场三面围墙并封闭,配置强制网格式除尘喷淋喷水装置。
4
搅拌楼场地外立面进行密闭处理,搅拌主机、筒仓应使用布袋除尘等高效除尘装置,搅拌层应设冲洗设施。
5
砂、石原材料的装卸、搬运、配料应采取有效降尘,皮带上料进行全封闭。
序号
责任落实情况
检查情况及处理结果
1
生产企业应建立防尘管理制度,并分解落实到各环节。
3、在对楼层、脚手架、高处平台等进行建筑残渣及废料清理时,严禁凌空抛掷和乱倒乱卸;楼层清扫出的建筑垃圾、渣土,应当采用装袋扎口密封清运或用其它密闭容器清运,并采用垂直机械清运或管道清运方式。(10分)
8
混凝土
(5分)
施工现场使用商品混凝土和预拌砂浆,搅拌混凝土和砂浆是否采取封闭、降尘措施。(5分)
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