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观后感.doc

《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观后感.doc

《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观后感《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观后感更新:2018-12-17 20:36:20【篇一】近期,昭苏县地税局组织全体干部观看了《正道沧桑》记录片。

这部纪录片共50集,每集只有短短15分钟,片子按照“一个人物,一个故事,一个论断”的形式,通过讲述一个核心人物的一个完整故事,用词条式的表达方法集中说清一个理论观点。

15分钟很快就过去了,通俗易懂,意犹未尽,这本纪录片一下子就吸引住了我。

看了这部记录片,让我再次觉得人类历史的发展绝对是由广大人民群众推动的。

只有人民群众产生了渴望,才能推动社会进步。

根据马克思的理论体系来解释,便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影响意识形态。

而意识形态反作用于社会生产力,从而推动社会进程。

当年马克思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趋势。

他通过苦心研读划时代的揭穿了剩余价值的“秘密”,提出资本主义必将被社会主义取代。

马克思的辛苦钻研,他所著的《资本论》是文明史上的历程碑,为我们的伟大事业提供了宝贵知识和思考基础。

同时,他的人生也启发我们,如何做一名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在我国处在色还会主义发展初期,更需要我们每一代人传承我国五千年优秀传统美德,热爱学习,艰苦奋斗、热爱祖国、乐于助人!我们也不是一个人在奋斗,陪伴着我们一起奋斗的还有我们的祖国,我们的家人,奋斗在普通岗位上的平凡人。

只要我们心连心,手牵手,就一定能实现每个人的中国梦!【篇二】节目播出两天来,在密云全县群众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观众纷纷表示,该系列片通过“一个人物、一个故事、一个诊断”的形式,讲述了社会主义500年中一个个核心人物的完整故事,让更多人正确认识了社会主义发展历程,同时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是民族复兴之路,只有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才能真正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

数百年来,国王一得瑟,议会就拿这个说事,搞得国王查理一世不胜其烦,干脆解散议会,自己玩了11年。

《大宪章》和其他杂七杂八的英国政治文件都有一个功能,如果议会觉得自己的权利受到侵犯,就拥有了“抵抗暴君”的权力:既然你查理一世掀了桌子不谈了,那就别怪我们兄弟不客气,甩开膀子干吧。

1649年,在“光荣革命”中,查理一世被光荣地砍掉了脑袋。

《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开播后,各高校纷纷组织师生进行观看并在每集播放后组织交流观后感。

在我们今天依然在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时候,观看该片后,心中蓦然多了一份对先驱者的敬意。

《乌托邦岛》以一个扬帆远航的人为开头,深深吸引了我。

我认为视频中描述的乌托邦思想与中国的实现共产主义有相似之处,与中国梦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都是为了一个和平美好的生活环境,我们每个人都怀揣这样一个期望。

”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的凌晗在观后感中说道。

自5月6日起,通州区台湖高端总部基地管委会组织全体干部群众每天收看《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电视系列片,并把此次收看系列片当做一次精神的洗礼。

收看后,观众纷纷表示,从剧中三位经历坎坷的斗士身上不仅看到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曲折,也感受到了坚持梦想的力量。

历史没那么宏大和复杂,它和现实中的每一个人都有联系:人们在读历史、听故事的时候不妨想一想,自己和他人之间有什么关系,作一个决定会有什么结果;这种关系在十年之内会不会有变化,自己的决定会不会在十年之后还有效。

通州区信访办干部群众对《太阳之城》一集反响强烈,通过观看该片,观众表示对于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有了一定了解,对社会主义一些理论的提出和发展有了进一步认识。

尤其是劳动光荣这一主张的提出,使人们对劳动人民更加敬畏,对劳动更加热爱。

5月9日上午,叶青大厦党委组织党员、统战人士以及员工在会议室共同观看系列片《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电视内容引发大家的热议,大家纷纷表示,该片宣传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真谛要义,全面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充分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

今后要把员工的梦想、企业家的梦想、非公企业的梦想与实现中国梦紧密结合起来,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有人说历史是人的故事,也有人说新闻是人的故事,反正都跟人有关。

准确点说,历史是人与人、人与时间之间的故事,它强调的是一种关系,一个人做什么事都有理由,但他的行为之所以产生效果,不是取决于他的理由,而是这些行为和他人产生的关系,以及在时间流淌中展现出来的价值。

讲英国三个国王的故事,就是想说明这一点。

怎么看待他们三个人的不同做法呢?可能有人说是个人修养、有没有历史责任感的问题,这是道德伦理的角度,中国人最喜欢;也可能有人说这是个人决定要考虑组织发展的问题,这是制度建设的角度,还有历史决定论的风范;也可能有人把他们和别国历史中的人比较,这貌似视野很宽广,其实不过是操控力幻想的YY。

《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观后感《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观后感更新:2018-12-17 20:33:08篇1这部电视系列片讲述的是社会主义思想史,讲的是社会主义500年的艰辛探索和发展实践。

突出了道路的抉择。

同时,以事实为根据,充分说明我们今天的所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唯一正确的道路。

可以说,《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进行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也是“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

理论、历史、现实,巨大的冲击力,令人在观看之后不由自主地产生许多感想。

感想一:通过大众传媒载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有利于实现强势传播。

以大众传媒为载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指通过传媒手段,向广大群众传导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使之在接受广泛的社会信息的同时,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和引导,从而全面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所谓大众传媒载体,一是指传播信息的媒介、渠道(报纸、书籍、广播、电视以及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二是指使用媒介工具、手段的专事传播的机构,诸如报社、通讯社、出版社、广播电台、影视制作单位、互联网站等等。

当下,我们正处在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新媒体呈现媒体融合态势。

通过大众传媒载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有利于实现强势传播。

以电视为例,自2002年以来,中国各城市观众每日收看电视的时间长度基本维持在3小时以内。

由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发展,播放视频内容的终端范围扩大,传统电视观众被分流。

尽管如此,2011年观众每日收看电视的时间长度是166分钟,2012年,达到169分钟。

从观众规模来看,2009年平均每天有74.5%的人收看电视,2012年每天有68.4%的观众收看电视。

2009年每个电视忠实观众每日收看电视236分钟,2012年观众每日收看电视247分钟。

收视量在增长。

晚间收视高峰为19:00-22:00。

其中央视在19:00---20:00收视最突出,省级卫视则在20:00---24:00。

再观网络。

2013年1月15日,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至2012年12月底,中国网民人数为5.64亿,全年新增网民5090万人。

互联网普及率42.1%,手机网民4.2亿。

50集电视系列片《正道沧桑》于5月上旬至7月中旬在北京电视台新闻频道19:50、北京卫视22:15播出(期间周一至周五每天播出1集,每集15分钟),与此同时,在传播上,制作全媒体内容,形成系列化多样化载体,宣讲家网、千龙网、新浪网、搜狐网、优酷网等网络媒体同步播放,此种媒体融合态势的播出,有助于强势传播,达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感想二:平台资源与社会资源相嫁接是成功的关键。

《正道沧桑》由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中共北京市委讲师团、北京电视台联合首都社科理论界权威专家学者共同参与创作,吸纳了全国近百位理论界的专家学者,在片中为观众解疑释惑。

该片由专家学者写理论、编辑记者写故事,仅仅用了三个多月时间就将一部跨度500年,展示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发展,历经高潮与低潮,成功与挫折,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的电视系列片搬上了屏幕,与广大观众见了面,这是传播机构的平台资源与社会资源相嫁接的结果,是成功的关键。

纵观如今许多成功的省级卫视,多是采取了或与国外机构合作、或与企业合作,电视与网站合作、宽频、移动--三频融合,互相借力,实现共赢。

平台资源相互嫁接,创作更多更好的令广大受众满意的作品,可以说大有作为。

感想三:内容与形式统一达成社会主义教育的好方式。

从内容上讲,这部电视系列片讲述的是社会主义思想史,讲述的是500年来社会主义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事件、重要人物,讲的是社会主义500年的艰辛探索和发展实践。

突出了道路的抉择。

同时,以事实为根据,充分说明我们今天的所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唯一正确的道路。

可以说,《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进行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也是“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

但是,它又采用了不同以往电视片的形式,而是采用“具象化”和“词条式”的表达方式,具象化讲故事,突出故事性与知识性,通过讲述一个核心人物的一个完整故事,集中说清一个理论观点。

这也是《正道沧桑》容易被受众接受的重要原因。

大众传播的功能分主要功能和次功能,主要功能是传播信息,次功能为娱乐性和功能性。

电视观众是娱乐内容的消费者。

今日中国,高雅精英文学和大众消费文化共生存。

传媒政治具有六大特征:科技政治特征、文化政治特征、公共政治特征、软政治特征、多元大众主体政治的特征、国际性政治的特征。

受众对节目内容、节目形态等方面提高了心理期待。

在这种情况下,怎么样讲好故事,推动社会主义宣传教育?《正道沧桑》是一个很好地创新。

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的故事,要尊重事实。

新闻传播在近代中国一落地生根开花就突出了宣传教育性。

但是长期以来的单向性,使之效果较差。

当下的新闻传播更注重遵循传播规律。

新闻报道最讲究的是:“用事实说话”。

这分两个层次。

一必须是事实,这是基本要求;只能是事实,不直接发表自己的议论和意见。

二是指报道者可以有自己的倾向性,但只能通过事实来体现。

根据社会心理学和新闻心理学的理论,外界对一个人的态度上的影响可以通过说服、感染和暗示来产生。

在许多情况下,感染和暗示比说服的效果要好得多,因为感染和暗示是不知不觉地、潜移默化地进行。

通过大量的事实来感染受众,通过对事实的精心选择和巧妙安排来暗示某种意图和倾向,比较容易被人接受。

《正道沧桑》就体现了这样一种选择。

它每集按照“一个人物、一个故事、一个论断”的形式,基于史实,通过主持人讲述、视频短片、权威专家访谈三种样式,集权威性、思想性、观赏性于一体,用人物带悬念、用悬念带故事,用故事带道理,真实地展现了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探索、实践;客观地述说,留给观众思考的空间。

同时,也带着受众以今天的观点来理解500年,力争对500年社会主义进行生动而准确的诠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