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角挂篮施工方案

三角挂篮施工方案

跨铁路现浇箱梁施工技术方案一、工程概况商丘至登封高速公路开封市境段TJ-4标起点桩号为K101+050,终点桩号为K110+060,全长9.91Km,路线集中在通许县、尉氏县境内,途经通许县竖岗镇车岗村、肖庙村、小连村、孙庄、燕岗,止于尉氏县十八里镇丁家村。

路线在K106+650和K108+850位置两次上跨朝杞铁路,跨铁路部分桥梁主跨跨径45米和70米,满足省发改委(2012)1949号关于批复竖岗镇车站改建的文件精神,既避开了对竖岗车站的影响,又减少了沿线村庄的拆迁量。

二、主跨现浇箱梁施工方案1、设计方案朝杞铁路2#桥主桥为40+70+40=150(m)三跨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梁桥,上部结构为单箱单室断面,顶板宽度为13.5m,底板宽度为7m,箱梁支点处梁高3.8m,跨中及边跨合拢段梁高为1.8m,箱梁底板下缘按2次抛物线变化。

箱梁0号块底板厚为110cm,各梁段从悬臂根部至悬浇段结束底板由60cm渐变至30cm,其间按斜直线变化,跨中合拢段及边跨现浇段底板厚30cm;箱梁顶板厚度0号块为90cm,其余为28cm;箱梁悬臂1-5段腹板厚度70cm,其余均为50cm。

主桥主梁采用三向预应力体系:即纵向、竖向、横向。

主桥悬臂分块长度为4米(5节)和4.5米(2节),0号块为10.0米,中跨合拢段为2.0米,边跨合拢段为2.0米。

0号块在墩顶及支架上浇筑,悬臂梁段采用挂篮悬臂浇筑,边跨现浇段在支架上浇筑,合拢段采用合拢吊架浇筑。

2、施工工期2013年10月15日至2015年3月30日,计划工期18个月。

3、总体施工方案3.1、施工方法主桥箱梁0#块采用钢管支架施工、直线段(边跨现浇段)采用碗扣支架现浇施工。

箱梁1#~8#块采用三角形挂篮悬臂浇筑,各块混凝土全截面范围内均一次浇筑成形;合拢段采用预埋吊架施工,全截面混凝土一次浇筑。

箱梁混凝土由拌合站集中搅拌,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输至施工点,然后用混凝土泵车进行浇筑。

3.2、施工工艺连续箱梁施工步骤步骤一:桥梁基础、墩身工程施工完毕。

见图1:图1步骤二:安装墩旁支架,安装永久支座和临时支座,施工0号块。

见图2:图2步骤三:安装施工挂篮,对称悬灌施工1号块。

见图3:图3步骤四:连续对称悬灌施工箱梁至最后一个对称节段。

见图4:图4步骤五:边跨现浇段施工。

见图5:图5步骤六:边跨合拢施工。

见图6:图6步骤七:安装吊架,中跨合拢施工,拆除临时结构。

见图7:图73.3、悬臂浇筑线形的控制技术梁段悬臂浇筑过程中,影响梁段线形变化的主要有:梁段自重,挂篮重量,变形,施工荷载,预应力加载和松弛,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以及温度的变化等会对梁段线形产生影响,因此,施工的每一阶段都必须控制好线形变化挠度值,以正确确立立模的标高和中线位置。

4、0#块施工方案4.1、工序流程主墩墩顶0#块箱梁采用钢管支架进行施工,施工流程为:在承台上预埋并连接钢管支撑→拼装底模板→安装外侧模板→预压→安装底板及腹板钢筋→安装竖向预应力筋→安装纵向预应力管道→安装内模板→绑扎顶板钢筋→安装顶板横向预应力筋及管道→搭设混凝土浇筑工作平台→浇筑混凝土→养生→脱模→穿钢绞线束→施加预应力→压浆。

4.2、0#块支架施工由于主墩仅9.5米高,且又非水上工程,0#块施工方案大体分为三种:(1)、以主墩为主要支承,预留孔洞,安装托架施工方案;(2)、以承台为主要支承,作斜向钢管支架,同时在钢管、主墩、0#块三角区域作钢结构连接方案;或者直接在承台中预埋钢管支撑。

(3)、以承台为主要支承点,借助承台,安装拼筑6层贝雷梁作为支撑方案。

0#块梁段采取支架法施工,如采用贝雷梁法施工,即在墩身前后两个方向纵向各安装5排两榀贝雷梁,两榀之间采用45cm支撑架进行连接;在其上横向方向15米范围内布置6排3组各两榀贝雷梁,之间仍然采用45cm支撑架进行连接,考虑到贝雷梁层与层之间可能产生滑移,施工时在层层之间衬垫棉布,同时可能用炮弹销将上下层贝雷梁之间进行连接。

支架是墩顶施工的主要承重构件,铺设横、纵垫梁后需对其进行预压以消除支架非弹性变形,检验支架的稳定性能,并测出支架在墩顶构件施工时的弹性变形,为设置支架预拱度提供依据。

考虑到模板在持载情况下同样将产生弹性变形和非弹性变形,所以支架预压在安装0#块底部模板之后进行。

0#块底板宽7米,顶板宽13.5米,节段长10米,箱梁悬臂部分共有混凝土193.3m3,总重量513吨,预压重量等于支架承受梁体重量的120%。

0#块施工时支架承受的荷载为5025.8kN,即513吨,预压重量为5025.8×1.2=6030.96kN,即615.4吨。

4.3、0#块模板、钢筋加工为保证梁底拼缝线形的一致,底模采用竹胶板时接缝处要将胶带粘牢,外模采用定型整体钢模,内模采用竹胶板、10×10cm方木支撑,拉筋采用精扎螺纹筋套PVC管。

立模时先立外模板,绑扎腹板、横隔板及底板部分的普通钢筋,并布放竖向预应力筋套管和纵向、横向预应力波纹管;再立内模板;安装顶模架、顶板模板和预应力管道,最后绑扎顶板及翼板钢筋。

预应力管道采用定位钢筋网片固定,直线段网片间距为60cm,曲线部分间距加密为30cm,保证预应力筋位置满足设计要求,同时钢筋焊接时应避免烧穿波纹管道。

预应力钢筋端头设置张拉槽模板,张拉槽位置、角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张拉槽平面必须保持平整,便于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张拉施工。

钢筋在加工之前进行原材料的抽检工作;钢筋的制作在钢筋加工厂完成,同时要保证钢筋的加工质量,必须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成品的抽检工作,确保后续钢筋绑扎符合要求;钢筋施工过程中注意普通钢筋与预应力钢筋的安装顺序,在预应力钢筋与普通钢筋相互冲突时,可以适当移动普通钢筋的位置,但是要尽量保证在规范的允许范围内。

在混凝土浇筑前,必须仔细检查各种预埋件、应该预留的孔洞等按照设计要求和挂篮安装要求设置,避免给后续施工造成影响。

4.4、0#块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施工前应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在满足设计标号的前提下尽量减小水灰比,降低水泥用量,采用骨料粒径和级配应符合规范要求,必要时可适当掺入减小收缩量的添加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必须大于块件浇筑时间。

混凝土拌合采用拌合站集中拌合,成品混凝土由罐车运至工地,再由混凝土泵车泵送混凝土入模浇筑。

采用插入式振捣棒和附着式平板振捣器对混凝土振捣密实。

钢筋、模板和预应力体系采用常规方法施工。

具体方法如下:混凝土浇筑次序:先浇筑底板,再浇筑腹板和顶板,顶板从两端向中央推进。

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进行混凝土收浆抹平,特别要进行二次收浆抹面,避免混凝土出现裂缝。

初凝的混凝土采用加厚棚布包裹,并将堵头板处箱梁口用棚布覆盖堵住。

0#块钢筋、钢绞线密集,混凝土浇筑高度大,为保证一次成型的质量,局部地方的蜂窝、麻面、欠振情况,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优化施工配合比,增加混凝土的流动性、和易性,以提高混凝土的可浇筑性。

(2)、在浇筑混凝土前,在两侧腹板距底板混凝土顶面一定高度(0#块内高3米处),开30×30cm开口,作为泵送混凝土软管的入口和施工观察窗口。

在浇筑混凝土时通过观察孔观察混凝土的振捣情况;在混凝土快浇筑到观察孔时,用小钢模封闭加固。

严格控制各天窗处泵管泵送混凝土的方量,一个天窗只负责本入口周围1m内的混凝土输送,禁止从一个窗口过多泵送混凝土,而使其流动至另一个天窗范围或采用振动捧拖赶混凝土。

(3)、采用插入式振动棒振捣,振捣时严禁碰撞波纹管,波纹管密集处采用30振捣棒,一般部位采用50振捣棒。

(4)、严格控制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和入模坍落度,确保混凝土入模质量;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入模水平分层厚度,确保混凝土对称浇筑、顶面均匀同步上升;水平分层厚度不超过40cm,现场技术人员旁站监督。

另外,内箱还应增加照明设施,至始至终,均应保证足够的光线以保证检测观察顺利进行。

(5)、在混凝土浇筑时,采用2台汽车泵,以确保浇筑过程中混凝土的对称浇筑;施工底板部分的混凝土时,注意在腹板与底板结合部位要振捣细致,此处钢筋密集,竖向预应力筋注浆波纹管集中于此,振捣时不要碰触竖向预应力筋及其注浆管,且防止过振、漏振现象。

(6)、浇筑底板后,紧接着浇筑腹板部分的混凝土。

腹板部分的混凝土从腹板顶口浇入,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

由于混凝土具有流动性,会有部分混凝土从腹板底口流入底板,所以,振捣腹板上部的混凝土时,要注意控制插入深度和振捣时间,适当让部分腹板混凝土流入底板内,以补充底板混凝土至设计厚度,并要保证腹板内每个部分都被振捣密实。

流入底板的混凝土由人工摊平,并用平板振捣器加以振捣,使底板厚度达到设计要求的厚度。

腹板混凝土高出底板混凝土1.5~2m后,腹板内振捣混凝土时,基本上不会再流入底板。

振捣混凝土时注意不要将振动棒碰触钢模板,以免震动模板,引起腹板混凝土过多的流入底板。

(7)、顶板和腹板处预应力波纹管密集,振捣时要防止漏振、欠振,在钢筋、预应力管道密集地方采用棒头较小的振动棒。

不要挤压波纹管避免波纹管变形、漏浆封堵及移位。

施工中采取在波纹管内插入聚乙烯管(外径比波纹管内径稍小),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不断活动聚乙烯管,待混凝土初凝后拔出,以确保预应力管道的通顺。

(8)、在浇筑底板、腹板及顶板混凝土时,要做到混凝土浇筑工作对称浇筑,施工时尽量保证两端灌筑梁体混凝土重量接近。

同时,钢绞线和精轧螺纹钢在混凝土浇筑前穿束,浇筑过程中不断活动钢绞线。

(9)、在腹板内侧模板下拐角,增铺并加固30cm宽的水平模板,以防止底板容易出现因翻浆而超高的情况。

(10)、为防止表面温差变化出现裂缝,外侧模板的拆除时间应控制在4天以后。

(11)、0#块浇筑时间尽量选择在白天温度较高时浇筑,有效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和混凝土内外温差,以减小混凝土形成温度裂纹的机率。

4.5、0#块模板拆除0#块外模在浇筑后第五天拆除外模架,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后开始张拉压浆,压浆完成后,利用预埋32钢筋通过竖向张拉对0#块进行锚固,以抵制不平衡力对0#块稳定性的影响,以上施工过程完毕后,才能拆除底模、楔形块等,再下放底模、楔形架。

4.6、施工注意事项在0#块施工时,按照安装挂篮需求,预埋好各种预留孔道,以便挂篮拼装能准确就位。

0#块钢筋管道密集,钢束管道位置采用定位钢筋网片固定,定位钢筋网片牢固地焊接在钢筋骨架上,定位钢筋网片适当加密,并且定位钢筋网片所焊的钢筋骨架与水平钢筋采用点焊,防止管道位置移动。

当预应力管道位置与骨架钢筋发生冲突时,保证管道位置不变,适当移动普通钢筋位置。

0#块腹板混凝土浇筑时,采用串筒以减少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防止混凝土离析和对管道的过度冲击,并避免捣固棒与管道猛烈碰撞。

0#块预留管道密集,混凝土浇筑时在管道中安装抽拔管,防止砂浆堵塞管道,浇筑后采用高压水管冲洗管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