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XXX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DOC

XXX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DOC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XXXXX有限公司2011年8月1日实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发布令为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及其他法律法规的要求,保护公司员工的生命安全,减少财产损失,使事故发生后能够快速、有效、有序地实施应急救援,根据《XXX渉危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的有关要求,编制本预案。

该预案是公司实施应急救援工作的法规性文件,用于规范、指导公司突发事故的应急救援行动。

XXXX材料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于二○一一年七月三十日批准发布,二○一一年八月一日正式实施。

公司内所有部门/单位,均应严格遵守执行。

XXXXX有限公司公司董事长:XXX二○一一年七月三十日目录1总则 (5)1.1编制目的 (5)1.2编制依据 (5)1.3适用范围 (5)2基本情况 (5)2.1地理位置 (5)2.2生产经营情况 (5)2.3周边环境 (5)3环境风险评估 (5)3.1环境风险单元(源)确定 (5)3.2危险物质基本特 (6)3.3风险评估 (6)3.4环境保护目标 (6)4组织机构及职责 (6)4.1领导机构及职责 (6)4.2指挥机构及职责 (7)4.3各部门的应急职责 (7)5预防和预警 (9)5.1预防措施 (9)5.2预警 (9)6应急响应 (10)6.1应急响应分级 (10)6.2应急响应程序 (10)6.2.1报警和接警 (10)6.2.2应急组织与指挥 (10)6.2.3现场调查 (10)6.2.4资源调度 (11)6.2.5启动专项应急处置预案 (11)6.2.6应急结束 (12)6.3后期处置 (13)6.4信息管理 (13)7应急保障 (13)7.1通信保障 (13)7.2队伍保障 (13)7.3物质保障 (14)7.4经费保障 (14)7.5其它保障 (14)8培训、教育与演练 (14)9预案管理 (14)10附件 (14)10.1组织机构图 (15)10.2应急联系方式 (15)10.2.1内部应急部门及人员联系方式 (15)10.2.2外部救援单位联系方式 (15)10.2.3政府有关部门联系方式 (15)10.3应急救援装备清单 (15)1总则1.1编制目的建立健全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机制,提高公司应对涉及公共危机的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能力,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保护环境,促进公司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到事故发生时应急措施稳健有序,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1.2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突发环境事故应急预案》及《XXX渉危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等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以及我公司使用的原料的特性,厂区的地形地貌等,编制此预案。

1.3适用范围此预案仅限于我公司范围内所突发的环境安全生产事故。

2基本情况2.1地理位置XXXX材料有限公司于200X年XX月XX日在XXXX产业开发区注册成立。

公司位于XXXXX路。

2.2生产经营情况XXXX材料有限公司主要产品为年产XXX吨XXXXX,属XXX制造业。

XXXX为化学制造品,类属无机盐,代码为XXX,其为高科技产品XXXX的基本原料。

生产过程采用隔音墙等设施降低噪声,生活废水达标排放,工艺废水经处理后外售,废气中的微量硫酸雾采用水喷淋装置集中回收硫酸,然后经15米烟囱达标排放2.3周边环境XXXX材料有限公司东临XXXX公司,西临XXX,南临XXX公司,北临XXXXX。

厂区附近500米范围内没有村庄、学校、医院及自然风景保护区等设施。

3环境风险评估3.1环境风险单元(源)确定根据公司生产、储存、使用原料的状况、安全评价情况以及《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标准的辩识结果,我公司生产、存贮场所没有构成重大危险源。

厂区内储存的原料十分有限,主要分布在生产车间及罐区,主要的危险品为硫酸,但为了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确定硫酸储存区为突发事件危险源。

3.2危险物质基本特浓硫酸是一种无色无味油状液体。

常用的浓硫酸中H2SO4的质量分数为98.3%,其密度为1.84g·cm-3,其物质的量浓度为18.4mol·L-1。

硫酸是一种高沸点难挥发的强酸,易溶于水,能以任意比与水混溶。

浓硫酸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因此浓硫酸稀释时应该“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

”。

如发生硫酸泄漏事故,遇水大量放热, 可发生沸溅。

与易燃物(如苯)和可燃物(如糖、纤维素等)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

遇电石、高氯酸盐、硝酸盐、苦味酸盐、金属粉末等猛烈反应,发生爆炸或燃烧。

有强烈的腐蚀性和吸水性。

3.3风险评估储存在容器中或在正常生产使用过程中危险品硫酸对环境的影响较小,只有在发生泄漏的情况下,这些物质大量进入环境中,才会对环境造成较大污染,对生产、生活秩序造成影响,甚至危及生命。

3.4环境保护目标因操作失误或设备本身存在缺陷、腐蚀以及老化等问题可引起硫酸泄漏,达到一定量时,才会对环境造成较大污染,对周边企业和人民群众将产生重大影响。

4组织机构及职责4.1领导机构及职责总指挥:(董事长)副总指挥:(副总经理)其职责:1、总指挥(1)根据事故危险类型及潜在后果的严重性,分析紧急状态情况并确定事故等级程度,发布启动应急行动的命令;(2)组织指挥全公司的应急救援工作,全面协调指挥中心的全部工作;(3)负责应急方案的审议,应急措施的实施,应急事件发生后的全面组织与处理,应急演练过程的检查;(4)负责财务与后勤保障手段以及抢险过程中各种资源的组织和调配;(5)负责根据实际情况补充、修订和更新公司应急预案;(6)指挥事故应急处理,确定在场员工每人职责,担负营救、抢修、维持秩序、后勤服务等工作。

(7)组织营救受害人员,转移、撤离、疏散可能受到事故危害的人员和重要财产。

(8)划定事故现场的警戒范围,防止事故危害扩大。

(9)必要时,向119报警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应急救援,并协助有关部门应急救援工作。

(10)决定其它重大应急救援事项。

(11)事故处理结束时发布应急行动终止的命令。

2、副总指挥(1)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配合总指挥处理应急事故的具体工作;(2)协调各部门和负责人进行应急预案的编制、审核、应急方案的演练;(3)向总指挥提出应采取的减缓突发事件后果行动的对策和建议;(4)协调、组织和获取应急所需的其他资源设备以支持现场的应急救援行动;(5)负责现场事故评估,控制紧急情况;(6)总指挥不在时,履行总指挥职责。

4.2指挥机构及职责组长:(副总经理)副组长:成员:其职责:(1)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

(2)明确事故状态下各级人员的职责。

(3)危险化学品事故信息的上报工作。

(4)接受政府及总指挥的指令和调动。

(5)组织应急预案的演练。

(6)负责保护事故现场及相关数据的收集保存。

(7)在总指挥的命令下,负责应急的开始及终止。

4.3各部门的应急职责1、生产办公室(1)协助总指挥组织协调各应急分组的工作;(2)检查督促事故预防措施是否符合相关规定;(3)组织学习并实施应急救援预案的模拟演练工作;(4)指挥协调参与应急救援的组织和人员,按预案规定的职责、任务开展工作;(5)迅速确定应急救援的实施方案,警戒区域,并组织队伍实施;(6)有效利用各种应急资源,保证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对事故现场应急救援。

2、综合办公室(1)确保日常急救措施知识的普及工作持续有序的开展,配备和保管小型救护器材和常备药物;(2)负责与相关医疗部门的联系,负责在第一时间使伤员得到有效的救护;(3)负责对事故现场受伤人员实施医疗救护、转移等工作;(4)根据污染物性质制订相应的中毒、烧伤等伤害事故的救治方案;(5)协同省、市卫生医疗部门派来的医疗队进行救护工作;(6)及时检查监测事故发生区域的饮用水源、食品卫生状况,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与蔓延;(7)保障事故发生区域所需药品、医疗器械的供应,负责抢险救援食品与药品安全的监督管理。

(8)做好抢险救援物资的采购、调拨工作,确保在事故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公司有充足的物资保障和资金保障;(9)保证抢险救援所需物质的供应以及车辆的调度使用,负责抢险救援人员和在事故中受伤人员生活必需品的供应及其他抢险救援物资的供应和运输工作;(10)保证抢险救援物资及时到位,做好现场抢险人员的生活安排;(11)负责受伤人员治疗的紧急转送与联系,为上级相关部门领导与伤员家属提供接待服务;(12)参与事故调查和善后处理,及时掌握伤员家属的情绪动态,积极做好说服和稳定工作。

(13)负责应急措施所涉及的物资保障和管理编制资金需求计划以及编制物资保障方案,3、当班调度员(1)事故发生后,查明原因,营救受害人员、控制事故等可处理的事项。

(2)迅速向总指挥或副总指挥报告。

(3)接受总指挥指令。

4、当班员工(1)事故发生后,首先防止连锁事故发生,而后迅速控制事故泄露可处理的事项,积极营救受害人员。

(2)迅速向当班负责人或直接向车间主任、总指挥等领导报告。

(3)服从分配、积极负责、不得逃避。

5、应急分队(1)事故现场应急分队首先要根据生产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的技术要求,迅速协助操作工采取紧急处理措施,控制泄露,防止连锁事故,用最短的时间有效控制事故蔓延的程度。

(2)根据指挥部统一部署,负责现场工程抢险抢修;(3)及时对事故源采取阻断、隔离、控温、减压等控制措施,尽可能降低事故危害程度;(4)配合上级部门派来的救援人员,挖掘和抢救重要设备和物资,并完成其他抢险任务。

(5)根据指挥部的命令,及时修复生产设备及泄漏点,对事故区危险源安全进行监管;(6)对易发生次生灾害的方面进行严密监视(如明火、漏气、漏电、爆炸、易坍塌建筑物、构筑物等);严密监视和排除可能发生的火灾,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火灾和次生灾害;(7)积极抢修被破坏的设备、工艺管道、电器、配电设施,保证重要部门用电供应和正常运行。

5预防和预警5.1预防措施(1)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2)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强化安全生产教育;(3)车间、库房加强通风、完善避雷设施;(4)采用便捷有效的消防、治安报警措施;(5)保证消防设备、设施、器材的有效使用。

5.2预警根据突发事故的预测和预警结果,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故开展风险评价和危害识别,做到早发现、早汇报、早处理。

1.预测应急指挥中心组织有关部门,根据事故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趋势,结合国家和地方政府发布的预警级别,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应对事故做出如下判断:a)启动企业级应急预案;b)请求政府启动应急预案;2.预警应急指挥中心根据预测结果,应进行以下预警:a)符合本预案启动条件时,立即发出启动本预案的指令;b)指示基层部门启动预警预案,通知预案有关的职能部门及人员进入预警状态;3.预警解除当政府和公司预警信息解除或厂级应急预案终止,应急指挥中心宣布预警解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