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调研 人教】学年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 44群落的演替PPT课件

【高考调研 人教】学年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 44群落的演替PPT课件

4
(2)次生演替 ①概念: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________条件 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________或其他________ 的地方发生的演替。例如火灾过后的________、________ 的森林、________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 ②实例(弃耕农田的演替过程):弃耕农田→一年生杂草 →________→小灌木→灌木丛→________。
第4课时 第4节 群落的演替
1
整体 概述
一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叙述内容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 叙述内容
三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叙述内容
2
➢课前篇·自主学习 学习目标:
1.阐明群落的演替过程。 2.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3
课前预习 一、演替的概念及类型 1.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
5
【新知探究】 (1)相比于次生演替,初生演替所需时间较 长,试分析其原因。
(2)到苔藓阶段时,是地衣被苔藓“取而代之”吗? 【提示】 (1)没有较好的土壤条件。 (2)是“优势取代”而不是“取而代之”。
6
二、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1.人类的活动方式 (1)不合理方式:________、填湖造地、捕杀动物。 (2)合理方式:________、________、管理草原,甚至可 以建立________。 2.影响结果: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________的速度和 ________进行。
________的过程。 2.演替的类型 (1)初生演替 ①概念:在一个从来没有被________覆盖的地面,或者是
原来存在过植被,但________的地方发生的演替。例如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进行的演替。
②过程:裸岩阶段→________阶段→苔藓阶段 →________阶段→灌木阶段→________阶段。
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 B.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次生演替形成的群
落内竞争明显 C.初生演替所需时间较长,次生演替所需时间较短 D.初生演替能形成森林,次生演替很难形成森林
20
解析 次生演替时虽然原有的植被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 条件基本保留,因此演替所需的时间短。在冰川泥上进行的 演替是初生演替,而不是次生演替;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 也存在竞争现象;次生演替比初生演替容易形成森林。
15
草甸、高 轻度放牧 草草原 不放牧
中度放牧 针茅草原
隐子草+狐 强度放牧 茅+针茅
蒿+大戟+苔草+ 极度放牧 蒙+星毛 继续践踏
苔原+早熟禾
萎陵菜
次生裸地
16
2.外来物种的引入 (1)人类活动中,会有意或无意地将一个新物种引入到某 一群落之中。在适宜的条件下,新物种会迅速成为优势种, 破坏原有群落的稳定性。 (2)外来物种的负面影响 ①影响生物的多样性 外来物种由于缺乏天敌造成大量繁殖,使本地物种生存空 间变小,甚至影响到本地物种生存,降低物种多样性。
17
②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 外来物种大量繁殖形成优势种,使本地物种已适应的栖息 环境发生改变,破坏了本地生态系统原有的相对稳定,导致 生态系统的平衡被破坏。
18
网络构建
19
典型例题分析 类型一 演替的分类 【例题1】 有关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沙丘、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冰川泥、弃耕
12
二、群落演替的过程——三个阶段 1.侵入定居阶段:一些物种入侵裸地定居成功并改良了环 境,为以后其他生物入侵创造了条件。 2.竞争平衡阶段:通过种内和种间斗争,优势物种定居并 繁衍,劣势物种被排斥,生存下来的物种达到一种新的平衡。 3.相对稳定阶段:物种相互竟争,协调进化,资源有效利 用,群落结构复杂、层次多,相对稳定。
1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群落演替的类型 (1)分类依据:群落演替发生的起始条件。 (2)两种类型的比较
类型 内容
初生演替
次生演替
起点
原先从没有过植 原有群落环境只是失去了原有植被 被的环境
时间
经历的时间长
经历的时间短
速度
缓慢
较快
影响因素
自然因素
人类活动较为关键
实例
裸岩上的演替
弃耕农田上的演替
14
四、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人类活动可以对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产生影响并加以控制,甚至可以改造或重建起新的关系。 1.自然资源利用 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导致演替过程会相当缓慢,甚至可 能向相反的方向发展,如放牧引起的草原演替:
11
(2)原因 ①环境不断变化,为群落中某些物种提供繁殖条件。而对 另一些物种生存产生不利影响。 ②植物本身不断进行繁殖、迁徙。 ③植物之间直接或间接地相互作用,使它们之间不断相互 影响,种间关系不断发生变化。 ④在群落的种类组成中,新的植物分类单位(如种、亚种、 生态型)不断发生。 ⑤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活动通常是有意识、有目的地进 行,因此人类对群落演替的影响远远超过其他因素。
8
(2)采取的措施:我国明确提出了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________,并颁布了《退耕还林条例》以提高林草覆盖率。
(3)预期结果:预计到2010年,很多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 有望得到明显改善。
9
自我校对 一、1.替代 2.(1)①植被 被彻底消灭了 沙丘 火山岩 冰川 泥 ②地衣 草本植物 森林 (2)①土壤 种子 繁殖体 草原 过量砍伐 弃耕 ②多年生杂草 乔木 二、1.(1)砍伐森林 (2)封山育林 治理沙漠 人工群落 2.自然 演替 方向 三、1.毁林开荒 水土流失 洪涝灾害 2.(1)可持续发展 (2)退 牧还草
7
三、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1.生态环境问题的现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垦殖活动(如 ________、围湖造田等),造成严重的________,并且成为 ________频繁发生的重要原因。 2.解决方法: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1)目的:处理好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走 ________的道路。
10
➢ 课上篇·互动课堂 重难点突破
一、群落的演替 群落演替的理解 (1)特点 ①演替是群落组成向着一定方向、具有一定规律、随时间 而变化的有序过程。因而它往往是能预见的或可测的。 ②演替是生物和环境反复相互作用,发生在时间和空间上 的不可逆变化。 ③顶极群落是演替达到的最终稳定状态,顶极群落并不是 绝对稳定,而是处于不断变化的相对稳定状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