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复习文学常识
如何复习文学常识
文学常识,虽是常识,但不少人因没有这样的常识,常犯常识性的错误。
从近年高考的考查情况看,可以基本明确文学常识的考查范围:
对重要作家的识记,应当以必修和选修教材中涉及到的,并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作家、作品为主,以其他一些知名度较高的作家、作品为次,还应当注意识记一些著名文学作品中主人公的姓名及其形象的典型意义。
对文学体裁的识记,应当以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体裁为复习重点,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诗歌包括诗、词、曲,诗有古体和近体之别,近体有律诗、绝句之分。
古典小说根据形式可分为笔记、传奇、话本、拟话本、章回小说等。
依据近几年对文学常识的考查情况,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预测:
①试题选材将会侧重于课本。
因课本涉及的中外作家作品、文学体裁知识比较广泛,相对集中,也能体现常见和浅显。
③题型以填空题或选择题为主,还会结合语言运用题来依文设题,如2010年的江苏卷和天津卷。
④文学体裁的考察有细化的趋势,不仅考查诗词曲赋等大的文体知识,还会考查一些小的类别。
如对古代散文中的书序、赠序、祭文、碑志等的了解。
【示例一】
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答。
旅途是一幅展开的山水长卷。
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松间明月,石上清泉一路走来,尽收眼底;细细品味,意趣盎然。
那岸边的垂柳,柔条如发,随风摇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置身于旭日清风的抚慰,流连于茂林修竹的环抱,静听鸟语,轻嗅花香,有何胸中块垒不可化解?有何尘世污秽不可荡涤?
(1) 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化用了唐朝诗人《使至塞上》的诗句。
(2) 茂林修竹出自晋人王羲之的《》。
(3)仿照岸边的垂柳,柔条如发,随风摇曳一句,在横线处将上文补写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王维
(2)兰亭集序
(3)示例:路边的小花纤蕊若丝带露绽开
【示例二】
阅读材料,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自风雅至于乐流,莫非讽兴当时之事,以贻后代之人。
沿袭古题,唱和重复,于文或有短长,于义成为赘剩。
尚不如寓意古题,刺美见事,犹有诗人引古以讽之义焉。
曹、刘、沈、鲍之徒时得如此,亦复稀少。
近代唯诗人杜甫《悲陈陶》、《哀江头》、《兵车》、《丽人》等,凡所歌行,率皆即事名篇,无复倚傍。
余少时与友人乐天、李公垂辈,谓是为当,遂不复拟赋古题。
(元稹《乐府古题序》)
(1)文中风雅原指什么?写出乐天一首乐府诗的篇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元稹、乐天是____________运动的倡导者。
(3)请写出杜甫即事名篇的歌行体两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是用古代诗评为材料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
风雅古代诗学概念。
原是指代《诗经》,《诗经》中有《国风》、《小雅》、《大雅》,故称。
后来引申来泛指《诗经》所代表的优良文学传统。
元稹主张为乐府诗者,应效法《诗经》和古乐府感慨时事,进行美刺的精神,发挥诗歌的积极政教作用。
这段话中有两点值得注意:一,元稹对杜甫即事名篇的歌行给予高度的评价,不仅看到杜甫在诗歌形式上的合理改革,而且注意到这是对《诗经》、汉乐府以来的写实主义诗歌传统的继承与发扬。
二,元稹指出了杜甫的作法对自己以及白居易、李绅等人的新乐府诗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
新乐府为了发扬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就必须从有所依傍的古题下解放出来。
杜甫所以创作即事名篇的新乐府诗,就是为了无复依傍地走现实主义道路。
【答案】
(1)原是指代《诗经》,《诗经》中有《国风》、《小雅》、《大雅》,故称。
后来引申来泛指《诗经》所代表的优良文学传统。
《琵琶行》或《卖炭翁》等。
(2) 新乐府
(3)《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对文学常识部分的复习,关键是有针对性的梳理记忆,讲究方法,巧妙记忆。
1.做卡片。
卡片随身携带,便于记忆。
分点归纳,连点成面。
下面以唐代作家作品为例:
唐代主要作家作品:
(1)散文古文运动 ( 韩柳 )、刘禹锡(字梦得,《陋室铭》)、杜牧(《阿房宫赋》)。
(2)诗歌
初唐:初唐四杰和陈子昂。
盛唐:两个流派( 王孟为代表田园诗派和高适、岑参、王昌龄等为代表的边塞诗派。
苏轼赞王维味摩诘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和两大诗人(李白、杜甫。
杜甫组诗三吏、三别 )。
中唐:新乐府运动(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元稹和白居易元白,白居易叙事诗双璧 (《长恨歌》和《琵琶行》)。
晚唐:小李杜 (杜牧《樊川文集》)。
2.列图表。
列表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直观清晰,让人一目了然的方法,是使用频率较高的一种复习方法。
图表醒目,做图表可以帮助自己理清知识脉络。
一般以时间为序,分类梳理。
下面我们以我国古典小说的发展为例:
3.作比较。
作比较是一种把两种性质不同的事物(人)或一个事物(人)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比较的方法。
复习文学常识也可以运用此法,主要是选准比较点和
比较角度。
如可以将体裁、题材;主题、结
构;章法、技法;风格、语言等进行比较,也可以把古于今、中与外、原文与译文、同一作家的前期与后期等方面进行对比性的复习,以加深理解。
对于一些易混的作家作品,采用此法可以帮助准确记忆。
如中国文学中的刘鹗(《老残游记》)和高鹗(《红楼梦》后四十回),《琵琶行》(白居易)和《琵琶记》(商则诚),易安(李清照)和幼安(辛弃疾),三川 (樊川、临川和震川),三部曲 (茅盾和巴金)等。
外国文学中列夫托尔斯泰(《复活》)和阿托尔斯泰(《苦难的历程》),伏契克(捷克)和伏尼契(爱尔兰),诗歌《唐璜》(拜伦)和戏剧《唐璜》(莫里哀)等等。
经过比较,找出差异,准确回答将不成问题。
4.巧联想。
所谓联想,就是从某一人或物想到与之有一定关联的人或事,可以由此及彼,举一反三,进而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这种方法具体说来有四种。
(1)相似联想。
如由马克吐温及其作品,可以联想到欧亨利、契诃夫及其作品。
(2)相近联想。
如由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联想到法国批判现实主义的其他作家作品。
如莫迫桑的《羊脂球》,巴尔扎克的小说《人间喜剧》《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等,司汤达的《红与黑》,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等。
(3)相关联想。
如由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可以联想到四大悲剧 ( 《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
(4)相反联想。
由浪漫主义文学可以联想到现实主义文学、批判现实主义文学、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等。
文学常识的知识比较杂,需要日积月累,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复习时要加强梳理,逐步加厚加深。
最好自己动手积累,按照不同角度和线索去做卡片、列图表、作比较、巧联想。
这样既可以避免枯燥乏味,挂一漏万,又可以保证准确性
和牢固性。
千万不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