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肾肿瘤课件(课堂PPT)

肾肿瘤课件(课堂PPT)


定义
生长迅速的恶性肿瘤,几乎均伴镰状细胞性血液病。
临床特点
见于有镰状细胞性血液病的年轻人,发病年龄介于10--40岁之间(平均 年龄22岁),男女发病率为2:1。常见症状是肉眼血尿,季肋部或腹部疼痛。 体重下降和可触及的包块。癌转移形成的颈部和脑的肿物可能是最早发现的 症状和体征。
影像学
肿瘤位于肾脏中央,浸润性生长,侵及肾窦。可出现肾盏扩张,而肾盂 被肿瘤包绕。
65
临床表现
90%在7岁以前发病,诊断时 年龄1~5岁占75%,
腹部肿块是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症 状表面光滑,中等硬度,无压痛, 有一定活动度。
2020/4/7
66
诊断
小儿发现上腹部较光滑肿块, 即应想到肾母细胞瘤的可能。B超、 X线检查、CT及MRI对诊断有决定 意义。
肾母细胞瘤须与巨大肾积水、 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鉴别。
1. 早期肾癌无症状,出现症状至少1/3伴转移 2. 早期肾癌治愈率80%,甚至可以保留患侧肾脏;晚期
肾癌生存期1年左右,且无治愈药物
80%以上体检发现 诊断流程:B超-强化CT-MRI、B超造影、PET-CT 3CM以上肾癌CT诊断率90%以上 常见症状:血尿、肿块、腰痛、消瘦
2020/4/7
2020/4/7
5
是机体中正常细胞在不同的始动与促进因素长期作用下,所产 生增生与异常分化所形成的新生物。
乳腺 癌 甲状腺癌 脂肪瘤 皮下纤维瘤
2020/4/7
6
肾透明细胞癌
2020/4/7
7
肾透明细胞癌
(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
定义 肾透明细胞癌是一种由胞浆透明或嗜酸性的肿瘤细
2020/4/7
24
肾透明细胞癌
肾透明细胞癌大体呈实性 双侧或多中心病灶 < 5% 癌细胞含有脂质,呈黄色。 肿瘤中常见囊腔、坏死、 出血和钙化,切面呈五彩 状着色。
钙化和骨化见于坏死区域, 10%-15%影像学上可以显 示钙化影。
2020/4/7
25
肾透明细胞癌病理
2020/4/7
26
乳头状肾细胞癌
(papillary renal cell carcinoma, PRCC)
定义 乳头状肾细胞癌是一具有乳头状或小管乳
头状结构的肾实质恶性肿瘤。 临床特点
其发病年龄、性别、男女发病率比例、症 状和体征与肾透明细胞癌相似。
肾血管造影显示血管不如肾透明细胞癌丰 富。大多数病例处于Ⅰ期。
2020/4/7
28
多症、肝功能异常、消瘦、贫血、体重减轻
及恶病质等。
2020/4/7
14
转移症状
临床上约有25%~30%的病人因转移症状如、 咳嗽、咯血、病理骨折、神经麻痹及转移部位 出现疼痛等就医。
2020/4/7
15
辅助检查诊断特点
1.B超 是最简便无创伤的检查方法,发现肾癌的敏 感性高,在常规体检中,经常发现临床无症状, 尿路造影无改变的早期肿瘤。
胞构成的恶性肿瘤。肿瘤内有纤细的血管网。 既往曾使用的“肾颗粒细胞癌”归入肾透明细胞癌。
2020/4/7
8
肾癌只是肾肿瘤的常见表现
肾肿瘤(tumor of kidney)是泌 尿系统较常见的肿瘤之一,多为恶 性。成人恶性肿瘤中肾肿瘤,仅占 2%~3%,其中绝大部分是肾癌, 婴幼儿中最常见的恶性实体肿瘤是 肾母细胞瘤,发病率占20%以上。
2020/4/7
37
Bellini集合管癌
大体检查 集合管癌常位于肾脏中心部位,肿瘤小者可
见其发生于肾锥体。直径2.5 - 12cm(平均约 5cm)。肿瘤切面实性,灰白色,边界不规则。有 些肿瘤可长入肾盂。可见坏死和卫星结节。
2020/4/7
38
Bellini集合管癌
2020/4/7
39
肾髓质癌 (renal medullary carcinoma)
乳头状肾细胞癌
2020/4/7
29
乳头状肾细胞癌
2020/4/7
30
乳头状肾细胞癌
肿瘤大体特点 常伴出血、坏死和 囊性变,肿瘤组织 易碎,肿瘤边界清 楚者可有假包膜。 病变累及双侧肾脏 和多灶性者相对其 他亚型多见。
2020/4/7
31
乳头状肾细胞癌
2020/4/7
32
肾嫌色细胞癌
(chromophobe renal cell carcinoma, CRCC)
2020/4/7
57
诊断
肾盂癌体征常不明显,尿细胞学 检查可以发现癌细胞。尿路造 影。 膀胱镜检查,必要时逆行 肾盂造影,输尿管镜检查,组 织活检。B超、CT、MRI检查对 肾盂癌的诊断及与其他疾病的 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2020/4/7
58
2020/4/7
59
2020/4/7
60
2020/4/7
2020/4/7
9
常见良性肾肿瘤
肾血管平滑肌瘤(错构瘤)
肾腺瘤(肾皮质腺瘤)与肾癌较难区别。多 为尸检发现。
肾嗜酸细胞瘤 不能通过影像学来确诊, 穿刺活检也难确诊。占肾肿瘤的3-5%
其它 血管瘤;脂肪瘤;纤维瘤;肾球旁细 胞瘤
(肾囊肿 内容物为清亮的浆液性液体)
2020/4/7
10
肾癌的病因及病理
定义
肾嫌色细胞癌的癌细胞大而浅染,细胞膜Fra bibliotek非常清楚。
临床特点
平均发病年龄60多岁(27~86岁),男女发病率大致 相等,无特殊的症状和体征。影像学上常表现为大的肿 块,无坏死和钙化。
死亡率不到10%
2020/4/7
33
肾嫌色细胞癌
2020/4/7
34
肾嫌色细胞癌
肿瘤大体特点
肿瘤大小4~20cm, 无包膜,但肿瘤边界 清楚。切面呈黄色、 棕色、灰白色,可见 有坏死,但出血灶少 见,因此多彩状不如 透明细胞癌明显。
2020/4/7
67
治疗
肾母细胞瘤是应用手术、化疗 和放疗综合治疗效果最好的小儿恶 性实体肿瘤,综合治疗可显著提高 术后生存率。2-3年内无复发可以认 为治愈。
2020/4/7
68
2020/4/7
69
2020/4/7
70
2020/4/7
71
讨论
讨论肾盂癌与肾癌的鉴别点? 肾母细胞瘤属于肾盂癌还是肾癌?
2020/3/25
1
肾肿瘤的诊断与治疗大纲
1.掌握:肾癌、肾盂癌的病理分期、临床表现、诊断 和治疗原则。
2.熟悉:肾癌、肾盂癌的病因、病理特点和治疗原则。 3.了解:肾母细胞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2020/4/7
2
教材
教材:外科学(第7版) 性质:全国高职高专院校教材“十二五”职业教育国
2020/3/25
54
肾部分切除术(PN)后 总生存率优于根治性肾切 除术(RN)
RN 2,547;PN 549
cases
5年生存率 RN 68%; PN 75% P<0.001
RN:PN 术后死亡风险 HR1.29,P <0.01
RN增加心血管疾病发 生几率:HR 1.19
P<0.001
与肾切除术比较,PN术后患者出现心血管疾病、肾功能损害的几率分别
引起肾癌的病因至今尚未明确,其 发病可能与吸烟、肥胖、职业接触、 遗传因素等有关。
肾癌常累及一侧肾脏,多单发。 肾癌局限在包膜内时恶性度较小, 穿透假包膜后,侵及附近,形成癌 栓,经血液和淋巴转移。
2020/4/7
11
肾癌的病理分型
肾透明细胞癌 乳头状肾细胞癌 肾嫌色细胞癌 Bellini集合管癌 未分类肾细胞癌
肾母细胞瘤(nephroblastoma)又称肾胚胎 瘤或Wilms瘤,是小儿泌尿系统中最常见的 恶性肿瘤,约占小儿恶性实体肿瘤的8%~ 24%。
病理
肾母细胞瘤可发生于肾实质的任何部 位,增长迅速,有纤维假膜。肾母细胞瘤从 胚胎性肾组织发生,由间质、上皮和胚芽三 种成分组成的恶性混合瘤。
2020/4/7
2020/4/7
12
临床表现
肾癌高发年龄50~70岁。男:女为2:1。约有 30%~50% 肾癌缺乏早期临床表现,多在体检 或作其他疾病检查时被发现。常见的临床表现有:
1.血尿、疼痛和肿块 (肾癌三联征)
间歇无痛肉眼血尿为常见症状,表明肿瘤已
侵入肾盏、肾盂。
疼痛常为腰部钝痛或隐痛;血块通过输尿管
2. X线检查 泌尿系统平片(KUB)可见肾外形增 大,偶可见肿瘤散在钙化。静脉尿路造影(IVU) 可见肾盏肾盂因肿瘤挤压或侵犯,出现不规则变 形、狭窄、拉长、移位或充盈缺损。肿瘤较大、 破坏严重时患肾不显影,作逆行肾盂造影可显示 患肾情况。对体积较小,B超、CT不能确诊的肾 癌作肾动脉造影检查。
2020/4/7
时可发生肾绞痛。
肿瘤较大时在腹部或腰部易被触及。
2020/4/7
13
副瘤综合征
10%~40%肾癌病人可出现副瘤综合征, 常见有发热、高血压、血沉增快等。
发热可能因肿瘤坏死、出血、毒性物质吸 收所引起;
高血压可能因瘤体内动-静脉瘘或肿瘤压迫 肾血管,肾素分泌过多所致。
其他表现有高钙血症、高血糖、红细胞增
2020/4/7
35
肾嫌色细胞癌
2020/4/7
36
Bellini集合管癌
(carcinoma of the collectingducts of Bellini)
定义 是来源于Bellini集合管的恶性上皮性肿瘤。
临床特点 发病年龄13~83岁(平均55岁),男女发病率之比为
2:1。患者常有腹部疼痛、季肋部肿块和血尿。约有1/3患 者发现时已有转移。转移至骨者常有成骨现象。上尿路 影像学提示是尿路上皮癌,有的患者尿细胞学检查阳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