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题目分析(比喻)
对于用词而言,要尽量避免使用重复词语,尽可 能恰当采用同义词,把最准确、生动、形象的词 语选用出来(平时的积累很重要);对于用句而 言,做到长短句交错,整散句结合,尽显变化之 美、节奏之美、音调之美;对于修辞而言,运用 适当、巧妙,能有效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比如使用排比句,能增强语言的美感和表现力, 扩张文章的内容;使用比喻,不仅能使抽象的概 念具体可感,而且能使诗文中的叙述或说理显得 形象生动。
3· 追求意境的深远。所谓的“意境深远”,就是“意” (指主观情思)与“境”(客观景物)融合的恰到好处,或 是情景结合,有机交融;或是象征隐喻,蕴含幽远;或是 充满诗情画意,言有尽而意无穷。对于这两道题强调虚实 结合的作文试题来说,描绘深远的意境具有极其重要的意 义,在操作上,可以精心描绘富有诗意的艺术画面,做到 景中生情,情种含景,情景交融;可以“抓拍”几个特写 式“镜头”,灵活的加以组接和张扬,着意打破叙述的平 淡,让形象化的描述逸出令人心荡神驰的诗情画意;可以 用诗化的语言,追求朗朗上口、言近意远的表达效果。
2· 突破风景本义
拓宽风景外延
“风景”由原本义,还有衍生义。构思时不 能仅仅停留在对自然风景这一层面上,而要 突破原本义,衍生到更广阔的意义上去选择 “风景”,要赋予其较为深刻的人生思考和 较为深厚的人文底蕴。仔细思考,其实风景 真的是无处不在,美丽的风景、感动的事件 都可以写。总而言之,突破了风景的原本意 义,你就会发现风景的外延非常宽广,就看 如何选择更有深度和价值的题材了。
写作思路:1· 可写自然的某个瞬间,某处美丽的风景:
如日出,湖水,某个具有传奇色彩的古迹等等。 2· 给人以心灵震撼的举动,场景,某句话等:定格在心里 的、记忆中最鲜明的画面,最好能从中挖掘出对人生的感 悟。
题目五:那是一首歌
题前提示:岁月如歌,生活如歌。在我们人生的道路上, 有许多动人心弦的乐章,情撷取你感受最深的一节……
题目四:请以“我心中的那——
(一轮太阳、一抹阳光、一份真情、一丝牵 挂)”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分析:
1· 实际上为考生提供了四道作文题。前两道题以具体可感的实物来 命题,属于“实题”,后两道题以抽象的感情来命题,属于“虚 题”。
2· 做好虚实的转换。面对实题,如果顺着题目一味求实、写实,你 会觉得科协范围很小,而且,写出来的文章往往显得呆板、不灵动, 缺少生气。况且,“太阳”“绿色”都在“我心中”,说明命题者 要我们化实为虚——即以象征手法写实物的比喻义或引申义,这样 写作范围能够扩大,写作才能会得到较好展示。面对虚题,一定要 找一个“支撑点”来结构全文——支撑点常常表现为某一具体物件, 也可以是一句话、一首诗、一个问题等。这样一来,就让题目变得 具体可感,好些了。需要注意的是,虚实转换中,一定要注意虚实
题目二:以“春风拂面”为题作 文 分析:写作此文得在感情上做文章。具体说:一· 可从
“春风”的本义人笔,以景物描写为主要表达手法,突 出“拂面”的春风的轻松畅快。二· 可以从“春风”比喻 义落笔,以事件为根本,展示良好的人文环境与社会风 气给自己带来的幸福感受。不管选用何种内容,巧妙的 结合自然的“春风”,均很有必要。文章可以从温和的 春风带出,可在轻柔的春风中收束,也可以春风为线索, 让它串起一件件动人的故事
题目分析:这一题目应该说非常简单,也富有意蕴,要做 好此题,就要对题目有准确的把握。审题时把握三个关键 词:歌、那、一首。这里的“歌”,显然是比喻意义的歌, 不能实写,是对生活、生命、岁月中的事件、情景、情感 的喻意。“那”,所选体裁宽泛,可以指生活中的事件, 一个富有美感的故事:可以是一个场景,如一家人街头散 步的场面:可以抒写一种情感,亲情如歌、友谊如歌:还 可以是对历史的追述,写一首悠远苍凉之歌:也可以读一 部文学作品,演绎悲欢离合的情感。“一首”就是所选的 材料不能繁杂,要么写一个材料,要么将多个材料整合。 否则写出来就可能不是“一首”而是“多首“了。
写作思路:
1· 选材要有现实感,要有时代特色。
2·“说墙”要根据自己的写作特长,从自己最易把握的角度入手, 选择自己擅长的表达方式,文章才能不落俗套,才会给人耳目一新 的感觉。构思可采取发散思维,使表达更具新意。如果就墙说墙, 不会联想,思维受局限,就会写得空泛枯燥。
3·“墙的故事”的选材,考生应从学校家庭生活中解脱出来,关注 社区、社会。调动生活积累,大胆联想,使文章妙趣横生。如果内 容缺乏真情实感而生编硬造、无病呻吟,则得不偿失。
写作思路
1· 以春风为线索。写出在不同地点春风给自己待来生同一 种幸福的感觉。
2· 可以抓住一件小事。写出父母对自己春风般的关爱。
题目三:请以“墙”或”墙的故事“为 题目,写一篇文章。
题前提示:墙,是大家熟知的事物。生活中有物质的墙, 如土墙、砖墙、人墙、篱笆墙、玻璃墙。墙,花墙、城墙、 防火墙、影壁墙等。也有精神的墙,如沟通的障碍、法规 的限制、做人的原则、道德的底线等。筑一堵墙,可以多 一份约束与安全;拆一堵墙,可以少一分封闭与隔膜。
3· 充实风景内容
强化美景享受
“风景“应该是一个中性词,美丽动人的是风景, 污秽厌恶的也是风景。但是考虑到留在心底, 而且希望笔下的”风景”能够带给人们的是一 种主流面上美的享受,所以在选择画面的时候 尽可能选择真善美的“风景”。同时不管是叙 述一件事情还是描绘一个画面,也不管是抒情 还是议论都要做到三个到位:情感到位、场景 到位、主题到位。这样才能使文章立意显山露 水,内容充实丰厚,最终赢得高分。
分析:第一个题目在选择文体上应以议论文或说理散文
为主,第二个题目写成记叙文则顺理成章。从文题的内涵 上看,本次作文侧重考查学生对身边事物的观察、感悟能 力。考生应将目光投向生活的各个层面,应该以小见大, 从现实生活中的墙写起,再联想到生活中抽象的墙,写人 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
《说墙》或《强的故事》是一个由具体事物向抽象概念引申的文题。 墙,可以引申理解为”隔阂“”障碍“”隔膜”等。从题面上看, 没有限制性的词语,所以作文偏离题旨的情况应该不多,但选材一 定要别出心裁,文章才能的高分。可以把视点投向生活中与亲人、 同学、朋友之间的关系,反映因为缺少沟通而产生的隔膜,由最终 化解的过程,表达通过对生活的观察而得出的较为深刻的见解。
题目一:请以“留在我心底的风景” 为题 ,自选题材自定文体作文 提示:风景一般指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也泛指人间核心词语 审清题干信息
这个题目由三个词语单位构成:“留”、“在 心底”、“风景”。其中核心词当然是“风 景”,无论是立意还是选材都要在“风景”上 做文章。题干中的前段提示信息不可不读,它 是打开思路的导向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