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生常见疾病预防与控制(王建军)

学生常见疾病预防与控制(王建军)


(六)具体干预措施
1、沙眼与蛔虫 以寄宿制学校为重点,实施预防与治疗相结合的 措施。以健康教育为主要手段,向学生传授蛔虫防 治和沙眼防治知识,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2、视力低下 视力低下的防治是全社会齐抓共管的系统工程, 要实施综合防治,即宣传教育、近视眼矫正、家庭 和学校物质环境改善相结合。
近视眼预防与控制具体措施
60 40 20 0
19.65
1985
1995
2000
2005
2010
年份
安徽省农村学生视力不良率
80 60
67.6
(%)
46.4
32.8
46.6 36.5
53.6
47.1
52.9 43.4
52.9
城 乡
40 20 0
1985
1995
2000 2005 安徽省男生视力不良率
2010
年份
80 60
(%)
安徽省男女生超重和肥胖率
年份
三、转变观念,提高技术水平,做好学生 常见病防治工作

建立现代化的防治观念和策略 (一)确立“健康第一”的理念。 (二)加强教育、卫生部门的协调、配合, 着手制定新的防治规划 应包1、新方案要具 有前瞻性;2、真正实现医学—心理—社会模 式;3、防治策略要尊重现实,承认学生常见 病防治上的地区差异和防治重点;4、防治策 略和措施应有可操作性。
(二)学校突发事件中仍以传染病为主 (三)疾病谱变化明显,精神疾病负担日益 突出 (四)学生常见疾病对成年期健康的影响显 现

我国学生主要常见病检出情况


以肥胖和超重、近视为主,防治效果不明显, 继续上升。特征:受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的显 著影响,与都市化、工业化、生活现代化密切相 关。 肥胖:我国肥胖和超重检出率迅猛增长 , 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调研结果显示:7-22岁城 市 男 女 生 和 乡 村 男 女 生 为 13.3% 、 5.6% 和 7.8%和 3.8%. 给青少儿带来沉重的身心压力, 对成年期健康造成深远影响。

视力不良:据我省历年调研结果显示视 力低下人群中 99%以上是近视, 2010年全 国调研结果显示,视力不良检出率继续上 升,并出现低龄化倾向。大中小学生分别 为84.7% 73.3% 40.9%。乡村正在迅速赶 上城市水平,增幅高于城市。
精神健康/心理卫生问题将更加突出
行为问题
情绪问题


物质使用 除了用法律限制非法物质、烟草和酒精的可 获得性之外,减少对这些物质需求的干预措施也 会改善健康发育状况。增加物质使用危险的意识, 建立抵御同辈压力的能力,以及以健康的方式管 理压力,对减少青少年的物质使用动机都是有效 的。

暴力 生活技能和社会支持对减少暴力行为很重 要。支持教师和父母提高解决问题和非暴力 训导上的技能对减少暴力也是有效的。持续 的心理疏导和社会支持能帮助青少年应对暴 力产生的长期心理影响,并且可降低他们将 来成为暴力的施暴者的可能性。
学生常见病都较5年前有所增长。随着我 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在不断提 高,学生常见病不仅没有下降反而在增长, 这提醒我们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健康自我保健 意识的重要。
我省近25年学生常见病患病率变化
100 80 60
80.2 73.15 64.25 53.45 85.3 73.4 83.4 75.5 86.8 83.4

艾滋病毒 年轻人面临的艾滋病毒感染威胁与首次性交的 年龄是紧密关联的。性交的节制和首次性行为的 延迟是年轻人艾滋病预防的核心目标。减少性伴 侣的数量,增加综合预防服务的获得和利用,包 括预防教育和避孕套的提供。这些规划也要对诸 如物质使用等其他健康危险行为的预防和早期干 预作为重点。提供适宜艾滋病毒检测服务;治疗、 保健、支持和积极的预防服务。
二、我省近25年学生常见病患病率变化
对1985、1995、2000、2005、2010年安徽省 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资料7—22岁学生视力不良、龋 齿、贫血、肥胖和超重四种常见疾病进行比较分 析,其样本数均在8000人以上。结果如下:
2010年调研结果:
1、视力不良率高达63.0%,高于2005年(52.9%),尤其是 小学生高达41.3%,明显高于过去10年(2000,23.1%; 2005,23.9%)水平,显示出低龄化;农村增幅高于城市; 不良程度加重,重度者达85%以上; 2、混合龋患率为46.6%;较2005年的26.1%增加20.5个百分 点; 3、贫血率为11.1%,较2005年的5.3%增加5.8个百分点; 4、7~18学生肥胖和超重率分别为3.7%和8.7%,超重较2005 年的和5.2%高出3.5个百分点、男生肥胖率高出2.9个百分 点。 5、7—22岁学生中较轻体重(轻度营养不良)率为44.2%;营 养不良(中度)率为7.7%,较轻体重和营养不良率较2005 年的27.1%和4.1%高出17.1和3.6个百分点。
学生常见疾病预防与控制
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王淑芬 2011年12月
学生常见疾病预防与控制



主要内容: 学生健康问题变化的新模式 我省近25年学生常见病患病率变化 转变观念,提高技术水平,做好学生常见病防治 工作 成年期疾病预防
一、学生健康问题变化的新模式
(一)伤害 中小学生伤害死亡率上升,成为学龄儿童 青少年的首位死因;2005年我国18个省市监 测结果:中学生伤害的发生率达43.7%;

性和生殖卫生 针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规划,并与他们所学 知识的规划结合起来。还应与一些活动结合起来。 提供预防或治疗卫生服务。从不同的层面对抗青 少年中的性压迫,女孩和妇女应该在教育机构、 工作场所和其他社区环境下免受性骚扰。 预防过早怀孕 ,卫生服务随时准备为怀孕的 青少年提供所需的产前保健,或在法律允许的情 况下为她们进行安全的流产。儿童期的有效保健 对保证产妇和婴儿的生存是重要的,这对预防诸 如产科瘘等问题也是重要的。

营养 婴儿慢性营养不良是产生发育迟缓的原因,并 对一生的健康和社会造成不利后果,最好在儿童 期加以预防。改善食品的获得能使青少年获益。 贫血症是女性青少年中的主要营养问题。预防过 早怀孕并在进入孕期前改善营养状况,能够降低 产妇和婴儿的死亡率,并能打破代际营养不良的 循环。这包括改善营养食品和微量营养素补充品 的获得,在许多地方还包括预防感染。青少年期 是形成健康饮食和锻炼习惯的时期,这些对青少 年期的身体和心理都会有好处,并且也能降低在 成人期罹患疾病的可能性。鼓励健康的生活方式, 对阻止迅速上升的肥胖流行病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无意伤害 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当发生交通事故时减少严 重伤害发生的方法,对保护青少年的健康是重要 的。这些方法包括: 实行限速; 教育和法律相结合,鼓励安全带(和头盔)的 使用,禁止在使用酒精或其他心理活性物质后驾 驶车辆; 通过增加公共交通,替代驾车的交通方式。 使环境变得更为安全的行动,以及教育儿童和 青少年如何避免溺水、烧伤和跌倒,能够帮助减 少这些情况的发生。一旦有人受伤,迅速地获得 有效的创伤治疗,能够拯救生命。
(三)转变服务职能。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 扩大预防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1、建立常见病 服务门诊。2、普及儿童少年心理卫生知识。有 条件的地区可建立儿童心理咨询和行为问题矫 正服务机构。3、加强学校健康教育,提高学生 和家长的自我保健意识和利用卫生服务的能。
4 、定期对学校的食品卫生、饮用水、传染 病防治等开展监测。 5、倡导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6、加强对 学校青春期性教育的引导,开展性病、艾 滋病预防教育,戒烟和禁毒教育等,降低 健康危险行为发生率。 (五)加强技术培训。
2008年安徽省城市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监测结 果显示,我省城市青少年伤害发生率为16.4%。伤 害的主要原因依次有扭伤、跌坠伤,发生地点主要 是家中、学校内体育场/馆和学校其他地方等。伤 害相关危险行为曾经发生过的报告率均较高,大多 在20%—90%之间;经常或总是发生的报告率在 10%左右,大多为男生高于女生。不同家庭环境中 伤害及相关危险行为的发生率亦不同。
限制近距离用眼时间 每隔1小时短时间休息,远 处眺望;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每天1小时的课外 活动;睡眠要充足(10、9、8)。 重视读写卫生 坐姿端正;眼书距离一尺、胸距 桌一拳、手指距笔尖一寸;书本与视线成直角; 避免光线过强或过弱。





开展体育锻炼,增加户外活动 :有助于眼压↓, 有研究显示:一次剧烈运动可使眼压↓6mmHg 并持续1小时;自行车负荷运动试验1min后眼压 ↓25%。 眼保健操使眼球内气血通畅,改善神经营养,消 除睫状肌紧张痉挛。 合理膳食,注意营养:良好饮食习惯;补充足够 的优质Pr、钙、磷、Vit、锌、铬等微量元素;限制 精制糖摄入量。
超重和肥胖发生原因: ( 1)膳食结构不合理,热量、脂肪和糖 摄入过高,过多脂肪积聚在体内。 (2)体育锻炼不足; (3)“以静代动”的生活方式; (4)不良饮食行为方式。 (5)遗传。
与发达国家不一样的是,我国在超重、肥胖 大幅度增长的同时,低体重和营养不良近 10年 有 所 下 降 , 但 仍 是 普 遍 ( 2005 年 城 市 男 生 21.6% 、女生 32.7% ;乡村男生 25.8% 、女生 34.2%), 85%以上属轻度。呈现出“双峰现 象”,即肥胖和营养不良两端多,正常体重比 例减少。 肥胖和营养不良同时存在,导致我国在新世 纪改善学生营养方面,面临更艰巨任务。
品行问题 发育问题(包括学习能力障碍)

青少儿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呈上升趋势,1998 年我省调查资料显示:中学生各种心理卫生问 题阳性检出率高中生达41.41%;初中生达 26.94%。 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随年龄增长呈上升。
(五)全球性问题:
WHO提出(2008年):什么样的健康问题影响 着青少年,怎样预防和应对它们? 精神卫生 儿童晚期和青少年早期阶段会出现许多精神卫生问 题。 社会技能、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信力的提高能有助 于预防精神卫生问题,卫生工作者需要有与年轻人 交流的能力,并能及早发现精神卫生问题,并且能 提供包括咨询、认知行为治疗和适宜情况下的精神 药物等治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