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判断题()1.行政公文是国家行政机关行使职权、实施和管理政务活动的权威工具和有效手段。
()2.公文的作者是对公文负有法律责任的机关或机关的法定代表人。
()3.凡公文都有其特定的格式要求。
()4.2001 年1 月1 日起施行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是我国目前关于公文处理的一份最具权威的文件。
()5.公文格式分为:文头格式、正文格式、文尾格式。
()6.密件应分别标明“特急”、“急件”,标于文头右上角。
()7.文件落款即:签署发文机关名称,也可加盖公章。
()8.联合行文时各方意见不一致,可单独行文。
()9.公文写作的时限性强,但不是所有的公文都要求做到快写快发。
()10.公文处理必须准确、周密,确保质量。
()11.通报主要用于传达事项。
()12.公文的正本不等于定稿。
()13.所有的会议纪要对与会者都具有约束力。
()14.公文写作的时限性强,但不是所有的公文都要求做到快写快发。
()15.公文处理必须准确、周密,确保质量。
()16.通报主要用于传达事项。
()17.公文的正本不等于定稿。
()18.所有的会议纪要对与会者都具有约束力。
()19.机关公文文稿经签发后,即为公文的定稿。
()20.文件封装发出后,文书人员对办复的发文,要履行注办手续。
()21.凡是需要立卷的文件都是领导认为重要的文件。
()22.将平时办理完毕的文件材料,按照立卷目录中的要求存放起来,叫做组卷。
()23.办公室收到的行政事物性便函无需登记。
()24.公文写作的时限性强,但不是所有的公文都要求做到快写快发。
()25.公文处理必须准确、周密,确保质量。
()26.通报主要用于传达事项。
()27.公文的正本不等于定稿。
()28.所有的会议纪要对与会者都具有约束力。
()29.负责公文处理工作的是本机关的档案室。
()30.公文办理主要分为收文和发文。
()31.文件的拆封是文书人员的职责。
()32.办公部门或业务部门负责人根据来文情况提出初步处理意见,就是公文的承办。
()33.一般的传阅文件,在有关人员传阅完毕后,文书人员应注明已阅文。
()34.公文排版必须从左到右横写、横排。
()35.公文用纸一般采用国际标准B5(18.2cmⅹ25.7cm)。
()36.绝密、机密的公文一定要编注份号,普发性公文可不编注份号。
()37.公文的发文机关是撰写公文的人。
()38.一般已正式打印的公文,可以不加盖发文机关的公章。
()39.公文的主送机关,是指行文的对象,也就是承办这一公文的收文机关。
()40.命令(令)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发布重大事项时所使用的公文()41.议案是各级人大委员按照法律程序向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
()42.议案只能由法定机关依照程序向上一级机关提交审议。
()43.决定的标题一般采用完全式标题,不能随意使用省略式标题。
()44.意见是就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意见既可以作为上行文,也可以作为平行文和下行文。
()45.联合行文的公文,其必要条件是机关单位必须平级。
()46.联合上报的公文,发文机关都须加盖印章。
()47.两个机关联合发文,需要表明两个机关的发文字号。
()48.上报国务院的公文,向上级机关的请示等,应注明签发人。
()49.附件,就是指那些为公文作补充说明或印证参考的材料,以及以命令发布的规章制度和转发的文件。
()50.发文时间,一般以文件发放的日期为准。
()51.发文时间可以将“二00一年”写成“2001 年”或简称“O 一”年。
()52.公文中适当用一些形容词,也是允许的,但不要乱用华而不实、矫揉造作的词语和不必要的描写。
()53.公文要尽量避免语言的套路化、格式化。
()54.几个单位联合发文要把主办单位放在第一位。
()55.报刊上刊登的公文,也是公文的正本。
()56.公文作者和读者都不是特定的。
()57.行文一般只标志一个主送机关,如果同时送几个上级机关,可以用抄送形式。
()58.公文中的数字,应一律使用汉字书写。
()59.说明、叙述和描写是公文最常用的表达力法。
()60.所有的公文都应加盖公章。
()61.同级政府部门与下级政府部门可以联合行文。
()62.重要的公文应当标主题词.一般公文可省略主题词。
()63.为了增加感染力,公文也可以进行描写和抒情。
()64.X局发一份公文通知.其主送机关是全体职工。
()65.省财政厅关于职工居住公房租补贴问题的答复(给文化厅)。
()66.XX 省人民政府关于申请XX风景区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报告(给国务院)。
()67.XX 市证券管理办公室关于XX 公司代理你公司B 股经纪业务的批复。
()68.X市工业局关于职工高等学校教师职称审批权限问题的请示(给人事局)。
()69.X省人民政府关于XX 煤矿重大事故的通知。
()70.XX 市建没局关于对建筑企业进行资格年审的公告。
()71.X市商业局关于表彰X 县商业局2002年商业工作显著成绩的通知。
()72.X区政府办公室关于我区企事业单位机构设置情况的复函(给市政府办公室)。
()73.X厂关于给技术革新能手X X 同志晋升两级工资的请示函。
()74.省政府关于鼓励发展风险投资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75.会议纪要不是会议记录,而是根据需要有选择地写出会议的要点。
()76.与会议记录相比,会议纪要具有明显的思想上的倾向性、内容上的选择性、文序上的条理性和文字上的简明胜等特征。
77.每一份会议纪要应把会议进行的时间、地点、主持参加人、主要议题、召开会议的目的、原因、依据、会议议程等一一写清楚。
()78.会议纪要正文的主体应写明会议议定的事项和主要精神、讨论发言的要点或比较一致的意见为使这些要点条理清楚,则应按议程或发言先后的顺序来安排。
()79.会议纪要须经会议通过方能发布。
()80.会议纪要用干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的事项,具有原始记录性。
()81.十三种公文中,会议纪要是惟一可以省略公章的文种。
()82.会议纪要可用第三人称叙述,也可用第一人称表达。
()83.会议纪要与会议记录写法不同.但作用是相同的。
()84.会议纪要的称谓具有特殊胜,表述时常用“会议”称谓表述文休,如“会议认为”、“会议指出”、“会议决定”等三、判断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
四、填空题1.一份公文通常是由、和三大块构成的,每一个部分又包括若干个项目。
2.公文的发文字号一般包括、和三项内容。
3. 、、和是构成公文标题的三个基本要素。
4.按照行文关系和行文方向的不同,可将公文分为三类:、、。
5.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转发上级机关、平行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告知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周知或共同执行的事项,都可以用。
1 版头主体版尾2 发文机关的缩写年份年度序号3 发文单位名称主要事由文种4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5通知6.一份比较规范的计划大都由、和三个部分构成。
7.总结通常是由、和三个部分构成的。
8.公文除了主送机关外,还需要向平级或不相隶属的机关送达时,应在文件尾端注明____________。
9.公文的秘密等级分为、、;紧急程度分为、。
10.公文签发人指的机关领导人,会签人指的协办机关负责人。
6目标措施步骤 7过去的工作成功经验(或失败教训)今后工作地奴隶方向 8 抄送(或抄报) 9 绝密机密秘密特急急10 发文单位联合行文11.公文发文字号,由、、按顺序组成;其位置在发文机关标识下12.公文附件是随公文一起发出的,是公文的重要组成部分。
附件包括作为正文补充和说明的材料。
13.公文成文日期以的日期为准;经会议讨论的文件以的日期为准。
14.一般情况下,除了外,公文必须加盖印章,否则被视为无效11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年份序号 12 文件或材料 13 领导人签字会议通过 14 会议文件七、案例题1、××市旅游局外收发人员对收文签收、启封后,将《××市林业局关于申报市级旅游风景区的函》径送局办公室王主任。
王主任在公函空白处写到:“建议××处与××处共同办理复文,报请刘××局长阅批。
”刘局长阅毕拟办意见,用铅笔圈阅,以示同意。
承办单位遂开始办理复文。
王主任对拟好的文稿进行审核。
刘局长随即在“发文稿纸”的签发栏内签批:“拟同意发出。
刘××,××××年×月×日”。
文稿交付文印室打印。
校对文稿时,王主任突然发现遗漏了重要事项,于是又对文稿作了相应补充。
随后,缮印、校对、盖印,然后按规定程序正式向外发出文件。
请根据上述公函的实际办理过程,指出办文环节的错漏之处,并说明理由或提出改进意答:错误环节如下:(1)外收发人员违反公务处理程序,不应当将文件启封,并直接交给局办公室王主任。
该局应当分清内外收发程序,应由外收发人员将文件交给内收发人员,由内收发人员将文件交给拟办人员处理。
(2)王主任作拟办工作,建议由两个处办理复文不妥,谁是主办?谁是辅助办理,责任不明确。
(3)刘局长不应用铅笔“画圈”的方式表示意见,应在批办单上用钢笔书写明确的办理意见。
铅笔书写不符合存档要求。
(4)承办单位应当进行核稿,而不应该由王主任审核,刘局长作为签发人应当对文件进行终审,刘局长作签发工作时没有履行终审的责任,没有遵守“先核后签”的原则。
(5)王主任将文稿交付打印时,发现遗漏问题,不能直接补充后即付印文件,应当请示签发人进行核签后,再行办理。
(6)该办事过程,没有使用专用的登记单、拟办处理单和批办、承办、注发等表格,不规范。
总之,该案例是违反收文处理程序。
首先应当明确工作职责和范围。
即内外收发的区别和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