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糖尿病治疗幻灯片PPT课件

糖尿病治疗幻灯片PPT课件

使用有效治疗剂量则同效
格列本脲--优降糖
刺激胰岛素分泌作用强而持久 可引起致命性低血糖 老年DM慎用或不用 肾功能不全禁用 优点:价廉
格列吡嗪--美吡达
吸收迅速,降血糖作用快 刺激胰岛素分泌时间短,降糖效应可达24h 降血脂,增加纤溶,有利于减少血管并发症
格列吡嗪控释片--瑞怡宁
胃肠道治疗系统(GITS)控制制剂 B细胞对进餐刺激的反应促胰岛素分泌 进一步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每日一次给药,全天控制血糖,方便,依从性高
糖尿病的治疗
治疗原则
早期治疗
综合治疗 治疗措施个体化
治疗目标
• 长期稳定血糖于近正常水平,消除症状,提 高生活质量
• 严格控制血压 • 纠正血脂异常和肥胖
防止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病残率 和死亡率 保证病人正常的社会生活和寿命 保证儿童正常生长发育
糖尿病控制标准(1999年亚太DM政策组)
理想控制
禁忌症:
糖尿病急性代谢紊乱 肝肾功能不全 缺氧状态(休克、心衰,慢性肺病,严重贫血) 慢性酒精中毒和酗酒者 孕妇 应激和手术时
效果
90%的病人对二甲双胍有良好反应 原发失效10%,包括胃肠反应不能继续用药者 继发失效平均每年5~1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制剂
格华止(Glucophage 850mg/片 500mg/片 法国) 迪化糖锭 (Diaformin 0.5/片 澳洲) 美迪康 (0.25/片 深圳中联,印度原料,) 立克糖 (0.5/片 台湾) 国产原料加工的天安二双甲胍、
二甲双胍肠溶片等(0.25/片)
用法
小剂量(500mg/日)最大量 (国内≯1500mg/日,国外≯3000mg/日)
饭后服
副作用
胃肠道反应 乳酸性酸中毒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作用机理
. 竞争抑制肠系膜刷状缘-葡萄糖苷酶 . 阻碍小分子寡糖分解为单糖,从而延缓碳水化合
物的吸收 . 主要降低餐后血糖 . 长期使用也可葡萄糖毒性,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每天1-2次即可。 用量:小剂量最大限量,可5-7天调整一次 联合用药:同类不主张联用
选药:根据其降糖效果及特点
副作用 价格
选药:根据其降糖效果及特点
副作用 价格
SU疗效:
早期应用 每日一次,低剂量 早餐前30’服用 应用快速及短效制剂 必要时与二甲双胍合用
降糖效果
同等剂量:
优降糖美吡达克糖利糖肾平达美康D860
格列齐特--达美康 格列波脲--克糖利
安全有效,低血糖少见,适应于老年DM患者 血小板粘附或聚集,对阻止糖尿病微血管 并发症有益
格列喹酮--糖肾(适)平
主要经肝排泄,<5%经肾排泄 可用于轻、中度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格列美脲--亚莫利
新一代SU 对胰岛B细胞选择性强 与SU膜受体蛋白65Kda结合 结合和解离快,亲和低,快速高效持久降血糖 每日一次可控制24h血糖 治疗剂量1-6mg
降糖机理:
改善外周组织和肝脏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增加葡萄糖利用
抑制肝糖异生 促进无氧糖酵解 减少肠道葡萄糖吸收 降体重,不刺激细胞、不增加高胰岛素血症
单用不引起低血糖
适应症:
肥胖或超重2型DM病人首选 在瘦的2型DM者中可与SU合用 与胰岛素(1型和2型DM)合用,可减少外源 胰
岛素用量20-30%
FBG10,GHbA1C>9.5% 发生率5-10%/年
原因:
病人:饮食、服药、精神
疾病:衰竭或IDDM,应激 治疗:长期大量SU,细胞抵抗、高血糖
毒性、升糖药 原因不明
处理
联用双胍类 或糖苷酶抑制剂 或胰岛素
或改用胰岛素
双胍类(BG)
种类:正丁双胍(Buformin) 苯乙双胍(Phenformin) 二甲双胍(Metformin):现唯一应用
7 10 8
6.0 0.9 ≥2.2 160/95 ≥ 27 ≥ 26
治疗措施
1.控制血糖 糖尿病教育 病情监测(血糖自我监测) 饮食控制 适当运动及减肥 口服降糖药及胰岛素的应用 胰岛移植
2.并发症治疗
一、糖尿病教育--糖尿病治疗的基础措施之一
1.内容:
糖尿病是终身疾病,需长期治疗 糖尿病基本知识和控制要求,并发症的危害及防治 监测尿糖,有条件自我监测血糖 饮食治疗的具体措施 体育锻炼的具体要求 使用降糖药物的注意事项 学会胰岛素注射 个人卫生,预防感染,足部护理
注意: 高血糖→↓SU的吸收、↓药效→早期应用
SU治疗效度与 FBG C肽曲线下面积(AUC)有关
FBG低、AUC高,成功率高
禁忌症:
1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代谢紊乱 严重肝肾功能不全 妊娠期间 感染、手术等严重应激状态
用药注意:
用药时间:餐前30-45分 用药次数:生物学效应多持续12小时以上,
2.形式:
集中听课 看录像 个别指导示范 解答病人问题 糖尿病病人分组讨论及互相取经
二、病情监测
改善治疗安全性和质量所必需,定期进行并记录 1.自我监测血糖: 1-2天/W(4-7次血糖),检
测质量 2.尿糖监测:四段 3.每2-3个月GHbA1C,3周果糖胺--病情控制程度 4.每年1-2次全面复查,着重血脂、心、肾、神
经和眼底
口服降糖药治疗
磺脲类 双胍类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噻唑烷二酮类--胰岛素增敏剂 餐时血糖调节剂
磺脲类(SU)
作用机理: 主要作用: 刺激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 胰外作用: ↑胰岛素敏感性 、促糖利用
适应症:有一定细胞功能,经饮食运动治疗未获良好 控制的 2型糖尿病,BMI<26Kg/m2为首选
血糖(mmol/l)
空腹
4.4-6.1
餐后2h
4.4-8.0
GHbA1C(%)
6.2
血脂(mmol/l)
总胆固醇
5.2
HDLC
1.1
甘油三脂
1.5
血压(mmHg) 130/80
BMI(kg/m2) 男25
女24
较好控制
≤7.0 ≤10 6.2-8.0
6.0 1.1
2.2 160/95 27 26
控制差
副作用
低血糖 高胰岛素血症和肥胖 少数影响血液系统、胃肠道反应、肝损害 长期SU可使—细胞发生耗竭引起继发失效
原发失效
用SU持续1个月以上血糖无明显下降 发生率5-30% 原因:饮食、高血糖、衰竭或IDDM
继发失效
开始有明显效果(FBG两次8) 一段时间(1月或1年以上)后疗效逐渐减弱 现用最大剂量(6片/日为极量)、足够疗程(1个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