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裹分拣机主输送装置设计开题报告
目录
1 包裹分拣机主输送装置及分拣道口机构设计的目的和意义及其研究的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 1
1.1. 包裹分拣机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1
1.2. 包裹分拣机研究的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 1
2. 文献检索 3
2.1. 国内研究综述: 3
2.2. 国外研究综述: 5
3. 本课题的基本内容 7
3.1. 本课题的基本内容 7
3.2. 本课题的重点与难点 7
4. 课题设计内容、步骤和要求 7
4.1. 课题设计目的与要求 7
4.2. 设计的方案选择 7
5. 课程工作进度安排和参考文献 9
1 包裹分拣机主输送装置及分拣道口机构设计的目的和意义及其研究的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
1.1. 包裹分拣机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互联网的发达带动了电商行业的发展,原来人工分拣包裹的效率已经不能够满足物流业对包裹的快速分拣需
求逐渐增加,所以一种我们需要研发一种自动分拣包裹的机器就要来代替人工了。
1.2. 包裹分拣机研究的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
研究现状:分拣作业是物流配送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它指的是依据顾客订货要求或配送中心送货计划,迅速、准确地将商品从储位或其他区域拣出,并按照一定方式进行分类、集中,等待配装送货的作业过程。
分拣是配送中心作业中最繁锁、工作量最大的环节,也是配送中心作业系统的核心。
如今,商品经济逐步深入,社会需求呈现出向小批量、多品种方向发展的趋势,配送商品的种类和数量急剧增加,这使得分拣作业在配送中心作业的比重越来越大,而客户对配送服务和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分拣作业的速度和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配送中心的信誉和服务水平,分拣系统的建设也成为配送中心非常重视的问题之一。
分拣系统概述构建分拣系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从规划设计到实现,需要考虑很多因素。
分拣系统与上游的仓储系统以及下游的装运送货系统都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还要考虑它们之间的衔接,解决好接口的问题。
建立分拣系统首先应了解分拣作业的流程,明确系统需要完成的任务。
就实际运作过程来看,分拣作业主要由生成拣选信息、行走或搬运、拣货、分类和集中四个基本环节组成。
其中:拣选信息是分拣工作的指令,一般由顾客订单或送货单经加工处理而成,以拣货单或电子信
号等形式存在;行走搬运是分拣作业人员或机器直接接触并拿取和移动货物的过程。
实现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人员通过步行或搭乘运载工具到达货物储位;二是货物随自动化货架到达人员面前;三是无人参与的自动分拣系统中完全由机械自动完成;拣货是按照拣选信息的指示抓取货物并确认的过程,是分拣作业的核心,根据货物体积、重量、出货频率等的不同分为手工、机械辅助及自动化设备等实现形式;分类集中是必要时(如批量拣选时)为了衔接出货装运作业而进行的再加工,在实际中也有人力分货、机械辅助和自动分货机等实现形式。
分拣作业流程是分拣系统的业务流程依据,合理利用机械、自动化设备,采用新技术可以节约作业时间、降低分拣错误率,也是构建分拣系统的目标与关键。
由于这样的分拣系统被广泛的应用所以需要更加的自动分拣机投入到这样的自动分拣系统中间来。
27903 : 应用场所:
(1)零售业、物流中心、大型商店、百货店
(2)批发业物流中心
(3)日用百货、化妆、饮料、食品、汽车零件、电器产品
(4)报纸、出版、印刷论文网
对于分拣机的应用前景,主要着眼于分拣进的可靠性,优越性,应用领域的适用性以及其经济效益和成本等方面来
考虑:
1自动分拣机能灵活的与其他物流设备实现无缝连接,如自动化仓库、各种存储站、自动集放链、各种运载工具、机器人等。
实现对物料实物流的分配、对物料信息流的分配和管理。
2采用自动分拣机,使得人工分拣、堆置物料的劳动强度大大降低,操作人员无须为跟踪物料而进行大量的报表工作、登单工作,因而显著提高劳动生产率。
另外,非直接劳动力如物料仓库人员、发料员以及运货员工作量的减少甚至取消又进一步直接降低了作业成本。
3由于自动分拣机运行平稳、安全性高,同时,人工拣取物料的作业量降低,对物品的损坏减少,顾客假造了更多的价值,为公司赢得了更多的信誉和商机。
4采用分拣机,由于投放地址的准确,减少了物料分类错误的可能性,减少了由于分类错误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信誉损失。
5由于分拣采用标准化、模块化的组装,具有系统布局灵
活,维护、检修方便等特点使得它可以方便的放置使用场所,受场地
原因影响不大。
6自动分拣机适于分拣底部平坦且具有刚性的包装规则
的商
3.1. 本课题的基本内容本课题要求学生设计包裹分拣机的主输送装置和分拣道口机构,并提出分拣机的控制方案。
通过三维结构设计、电机的选择、传感器配置和控制系统设计使学生掌握机电装备的结构设计方法和控制方法。
使学生对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设计思路和主要设计步骤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为参加工作奠定较为牢固的基础。
3.2. 本课题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就是对于包裹分拣机的主输送装置和分拣道口机构的设计,在设计结构的同时还要把它的考虑到这个结构在现在中是不是能够加工生产出来,而不是只是有一个大概的方案,同时在选择方案的时候还要通过对于几个方案的比较来选择最优的方案。
在设计的结构的同时还需要考虑到这样结构所需要配的控制精度是不是精确,所配的驱动机构是不是合理的。
4. 课题设计内容、步骤和要求
4.1. 课题设计目的与要求
使学生对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设计思路和主要设计步骤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为参加工作奠定较为牢固的基础。
4.2. 设计的方案选择
方案一
图中5是主输送道,当5的包裹来到2的地方,在2处
放一个重量感应的传感器,把重量分成2个等级,一个等级的是输送到6分拣道,然后在送到4的升降机处把包裹自动运走,一个送到7分拣道口,同样的最后由3升降机运走,在包裹到达2重量感应区域时,1的杆放下阻止包裹继续前进。
输送道上都是用步进电机带动,2的重力感应平台是用一个电机带动它升降的,它最高可生的高度跟输送道平行,在升降机3,4上也装传感器,当包裹到达升降机上时传感器感受到,然后来控制升降机的运动,这个方案的主要控制系统就是单片机控制。
方案二:
1是主输送道口,包裹沿图中逆时针方向输送,图中5.6.7.8处都装一传感器,当传感器5感应输送来的物品属于10道口的气缸2就把包裹推向10道口,依次是12的气缸4就推向12,13的气缸5就推向13,14的气缸3就推向14。
传动方式也是用步进电机带动皮带的运动的,当遇到比较小的包裹时,皮带上海安装一个跟它垂直的皮带,这个垂直的皮带也跟着运动,这样包裹就沿着切线方向分拣出来了。
比较2个方案:
方案1由于它能够分拣的方向比较少,要想它分拣的方向增加的话,就得多增加它的分拣道,这样下来那么它的结构会很多,并且它所占的空间也会变大,所以从经济等方面
综合考虑着方案不是很合理,并且这只有一个分拣机构运用称重量感应去分拣包裹这样分拣起包裹的速度、效率也比较低,所以在此看了也是不合理的。
方案2:它有很多个分拣道,可以很有效率的去分拣去往各个城市的包裹,并且它的结构是一个相当于圆形的结构,这样的结构占地面积不会太大,并且经济性也比较好,这样的结构把包裹分拣错误的机率很小,所以选择2方案。
5. 课程工作进度安排和参考文献
5.1课程工作进度安排:
1.19--3.8了解课题,收集资料,并进行总结和分析讨论(在毕业实习阶段完成);
3.9--3.21根据收集的资料和课题要求,进行方案论证,并完成开题报告;
3.22--
4.4依据设计要求和设计方案,进行总体设计分析和相关的计算校核;
4.5--4.25系统设计,并绘制和修改机械结构草图;
4.26--
5.23进行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5.24--
6.6检查并修改图纸;
6.7--6.19完善设计图纸并撰写毕业设计说明书;
6.19--6.20准备和进行毕业答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