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螺杆空气压缩机 安 装 建 议青岛泰能达机电设备有限公司一、安全GD公司的产品是精心设计和制造的,所以能安全可靠地运行。
不过安全运行仍需使用和保养机器的工作人员来保证。
以下注意事项,若能认真遵守,将会使机器在使用寿命之内的事故率降到最低。
只有经过培训并被授权的人才能操作使用压缩机。
这些人应仔细阅读随机操作手册并充分理解。
不遵循手册中的指导、工作程序和安全注意事项将会导致事故的发生甚至人员的伤亡。
所以启动空压机之前请务必阅读操作手册。
除非安全,否则绝不允许开机;若已确知存在问题,不要启动,此时应切断电源或移开传动装置并做出标志,使不知情的人不至于误操作。
机器的安装、使用和操作均应严格遵守所在国家和地方的相应法律和标准的规定。
不要改动装置及控制方式,除非有制造厂家的书面认可。
注:其他安全事项参见附页1。
二、空压机站房设计原则1、空压机站房设计应该考虑下列因素:1.1靠近用气负荷中心。
1.2供电、供水合理方便。
1.3有扩建可能性。
1.4避免靠近散发爆炸性、腐蚀性和有毒气体和粉尘等有害物质的场所,并尽可能位于上述场所上风侧。
1.5站房与有噪声、震动防护要求场所的距离,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规定。
1.6空压机站房外要有足够的空间以保证空压机热风排放。
2、空压机站房要有足够的空间确保空压机四周不少于1.5米、顶部不少于2.5米的距离。
并确保:风冷机:1.35M3/kw的空间;水冷机:0.45M3/kw的空间。
3、空压机站房应保证有足够的自然通风,尽量不要采用辅房设计,宜采用相对独立的站房,并尽量避免西晒。
空压机站房的设计应考虑空气流动顺畅,机房进风的设计要求与相应压缩机进风量匹配,进风空气流速应控制在5米/秒以内,以免造成机房负压,并确保:风冷机:0.015M2/kw的通风窗口;水冷机:0.006M2/kw的通风窗口。
并保证空压机站房内温度不超过40摄氏度。
4、空压机站房要有符合要求的空压机及其辅助设备的安装地基。
地基要求:地基要有足够的强度,且要求地基表面平整及水平,平面度应控制在3mm以内,应保证机组机座底面的每一处充分着地。
地基尺寸应稍大于空压机底座尺寸,四周各超出10公分为宜。
5、空压机站房要预留进出、维修通道,以方便整机进出以及维修。
单台排气量大于等于20立方,且总容量大于等于60立方的空压站,宜设检修用起重设备。
6、空压机站房应该有必要的防冻、保暖措施,可考虑安装暖气等。
7、空压机站房要有合理的地沟、管道等排污、排水设施。
8、空压机站房要做好电缆预埋、架空等方式的电缆走线。
9、空压机站房应做好隔音降噪措施,必要时可在站房墙壁安装隔音材料。
10、压缩空气储气罐应布置在室外,并宜位于机器间的北面,且不影响采光跟通风。
压缩空气中含油量不大于1mg/m3的储气罐,可以布置在室内。
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50029━2003《压缩空气站设计规范》3.0.17 压缩空气站宜设置隔声值班室。
在空气压缩机组、管道及其建筑物上,应采取隔声、消声和吸声等降低噪声的措施。
3.0.18 压缩空气站应设置废油收集装置。
废水的排放,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三、整机就位1、GD各型号空压机都备有叉车孔供叉车操作。
2、注意:严重的震动将缩短电机及机头的寿命,也可能会引起渗漏及其它零件的损坏。
因此应在空压机底座与地基之间使用15-20毫米橡胶垫隔震,并确保橡胶垫每一部分都被压实。
3、空压机基础应为C30混凝土基础,里面用直径φ12mm的钢筋双向双层铺设(间距200mm×200mm),面砂浆造平,平整度为±3mm,基础承重要求5T/m²以上;4、空压机底座四周边框及所有和地面接触的承重横梁与地面紧密接触(最好二次灌浆);如现场无法二次灌浆,则底座四周边框及所有和地面接触的承重横梁与地面要均匀连续垫一层15-20mm以上厚度的橡胶垫,确保空压机基础都和地面充分接触;5、空压机排气口与空压机外部设备的连接管最好用金属软管连接;同时还要确保所有外来重力不能加到空压机上;6、风冷型机组散热风扇排风原则上应外接风管引至室外,以免热风循环进入压缩机的进气口导致排气温度过高而停机。
水冷型机组冷却风扇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空压机空压机通风方案一通风方案二柔性连接排风筒空压机清扫孔活节b、压力露点在-20℃~10℃之间(含10℃)或含尘粒径在5μm~40μm之间(含40μm)的干燥和净化压缩空气管道,可采用经钝化处理或热镀锌的碳钢管;c、压力露点在-40℃~-20℃之间(含-20℃)或含尘粒径在1μm~5μm之间(含5μm)的干燥和净化压缩空气管道,宜采用不锈钢管或铜管;d、压力露点小于-40℃或含尘粒径小于1μm的干燥和净化压缩空气管道,应采用不锈钢管或铜管。
1.1.3阀门选择应选择密封、耐磨、抗腐蚀性能与管路相匹配的阀门。
阀门类别:蝶阀、球阀。
阀门要求:公称压力1MPa;适用温度80℃。
压缩空气管道内壁、阀门和其他附件,在安装前应进行清洗、脱脂或钝化处理。
1.2管路安装1.2.1安装原则:压缩空气在管道中流动产生的压力损失,通常由流经直管部分的沿程损失和流经弯管、阀门、变截面管等的损失组成,因此气管路安装原则:a、气管路连接应尽量走直线,少弯头,避免直角、锐角连接,而要圆弧过渡。
b、不论歧气管或总气管,其长度每超过30m,应放大一号管径。
一个90°弯头相当2лR长度(R为转弯半径)。
c、歧管内压缩空气应从总管的上部以圆弧方式沿流动方向进入总管,即歧管气流方向与进入总管后的流动方向夹角应大于90°,特别是多机组联控,其歧管必须从上部进入总管。
d、机组出气口处应有一个手动阀门,在该手动阀与机组之间管路上最低处应有一个朝下的手动放空阀。
(放空阀规格:3/4″或1/2″)。
1.2.2管道敷设方式管道敷设方式可分为地上(架空)敷设和地下敷设。
地上敷设:又称架空敷设。
是指管道敷设在地面上的独立支架或建筑物的附墙支架上的敷设方式,是一种较为经济的敷设方式。
它构造简单,易于发现和消除故障,维修管理方便;地下敷设:是指管道敷设在地面以下的敷设方式,可分为地沟敷设、直埋敷设、套管敷设和隧道敷设。
注意:寒冷地区和严寒地区的压缩空气管道采用架空敷设时应采取防冻措施 严寒地区厂(矿)区压缩空气管道,宜与热力管道共沟或埋地铺设。
1.2.3管路连接方式空气压缩机出口、阀门以及其他辅助设施进出口应采用法兰或螺纹连接,其他应采用焊接方式。
1.2.4管路吹扫管路安装完毕后需要进行吹扫或者清洗。
管路吹扫可按照由大到小、由主到次、由前到后的方式依次进行。
吹扫过程中,气体流速不低于20m/s,并反复进行多次吹扫直到确认吹扫干净。
注意:吹扫过程中应对不需进行吹扫的设备如冷干机等进行隔离。
厂房管路安装可参照下图:2.2.6冷却水水质要求可参见附表3。
附表3工业循环冷却水设计处理规范(GB 50050━2007)标准,冷却水应符合下标标准间冷开式系统循环冷却水水质指标项目 单位 要求或使用条件 许用值 根据生产工艺要求确定≤20 浊度 NTU 换热设备为板式、翅片管式、螺旋板式 ≤10 PH-- --6.8~9.5 碳酸钙稳定指数RSI≥3.3 钙硬度+甲基橙碱度 (以CaCO 3计) Mg/L 传热面水侧壁温度大于70℃ ≤1100 总铁Fe Mg/L -- ≤1.0 CU 2+Mg/L--≤0.1 碳钢、不锈钢换热设备,走水管程 ≤1000 CL -Mg/L不锈钢换热设备,走水壳程 传热面水侧壁温度不大于70℃ 冷却水出水温度小于45℃ ≤700 SO 2-4+ CL -Mg/L -- ≤2500 硅酸(以SIO 2计)Mg/L -- ≤175 Mg 2XsiO 2(Mg 2以CaCO 3计)Mg/L PH≤8.5 ≤50000 游离氯 Mg/L 循环水总管处 0.2-1.0 MH 3-N Mg/L -- ≤10 非炼油企业 ≤5 石油类 Mg/L 炼油企业 ≤10 COD CRMg/L--≤100五、电气安装1、每台机组必须装备独立的电源断路器及短路保护,严禁与其它用电设备共用,如空气开关或其它形式开关。
短路保护其瞬时整定值要合理,建议不小于电机铭牌电流七倍。
2、电源高电压(到机组处)上下浮动不超过额定电压10%。
3、电源进线口应有护套,防止金属切口伤害电源线。
4、电缆线要保证在启动箱内压接可靠;电缆线接线要整齐规范。
电缆线不得外露于地面,要有防水、防油等措施,如走地下管内,或架空线槽内。
5、尽量控制电缆在100米范围内,若超过需适当调整电缆规格。
电缆选择注意事项: 1、应符合当地的有关规定。
2、额定电压不得低于所敷设电缆的额定电压。
3、应考虑到环境的温度、湿度、敷设方式、叠放方式、导线数量等因素对载流的影响。
4、应保证线路压降不得超过额定的5%。
5、应考虑足够的机械强度。
附页1 经典空压系统- 1附页2 经典空压系统-2附页3 正确的安装方式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