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施工支洞堵头砼施工技术措施

施工支洞堵头砼施工技术措施

施工支洞堵头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1、概况惠蓄电站输水系统A、B厂共设有9个施工支洞堵头,分别为:A厂0#、1#、2#、3#、5#;B厂:0#、1#、3#、5#,A厂0#、1#、2#和B厂5#施工支洞开挖支护后净断面为7.5m×6.7m(宽×高),A厂5#和A、B厂3#施工支洞开挖支护后净断面为7.0m×6.7m (宽×高)。

施工支洞堵头混凝土均设有实体段和灌浆廊道,其中A、B厂0#施工支洞堵头廊道通过从B厂上平洞下部穿过的φ2000mm交通预埋钢管相连,A、B厂5#施工支洞和B厂3#施工支洞实体段混凝土为一次浇筑成型,实体浇筑完成且灌浆廊道混凝土灌浆完成后A、B厂5#施工支洞再在灌浆廊道封堵5m,A厂2#施工支洞封堵3m;其它施工支洞堵头实体段混凝土分一、二期,二期混凝土待一期混凝土浇筑并灌浆完成再进行施工,A、B厂0#和1#施工支洞二期砼预埋进人孔钢管。

所有施工支洞堵头灌浆廊道成型断面均为3.0m×3.5m(宽×高),两侧设排水沟,并有回填灌浆、帷幕灌浆(除A、B厂5#和B厂3#施工支洞)、固结灌浆和化学灌浆(除A、B 厂5#施工支洞)。

施工支洞堵头特性见下表1,主要工程量见下表2。

施工支洞堵头混凝土特性表表1注:1、表中统计量未包括堵头和隧洞相贯部分长度;2、表中A、B厂5#施工支洞5m和A厂2#施工支洞3m实体堵头最后在灌浆廊道中封堵。

主要工程量表表22、施工依据(1)广东惠州抽水蓄能电站工程水道及厂房土建工程施工招标、投标文件;(2)《A、B厂0#施工支洞堵头结构布置图(1/2~2/2)》 DZ15D2-1A-03~04;(3)《A厂1#施工支洞堵头结构布置图(1/2~2/2)》 DZ15D2-1A-36~37;(4)《B厂1#施工支洞堵头结构布置图(1/2~2/2)》 DZ15D2-1B-36~37;(5)《A厂2#施工支洞堵头结构布置图》 DZ15D2-1A-29;(6)《A厂3#施工支洞堵头结构布置图》 DZ15D2-1A-31;(7)《B厂3#施工支洞堵头结构布置图》 DZ15D2-1B-31;(8)《A厂5#施工支洞堵头结构布置图》 DZ15D2-1A-30;(9)《B厂5#施工支洞堵头结构布置图》 DZ15D2-1B-30;(10)《惠州抽水蓄能电站工程施工支洞堵头混凝土、灌浆施工技术要求》;(11)《水工混凝土钢筋施工规范》 DL/T5169-2002;(1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13)《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T191-96;(1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3、施工布置3.1 风、水、电及通讯设施施工供风、供水、供电、排水延用前期各隧洞混凝土施工的线路。

利用施工区的移动通讯网络和有线电话进行通讯联络。

3.2 拌和系统、钢筋厂布置及材料运输通道0#施工支洞堵头采用永久公路K19+750右侧的EL563拌和站(50m3/h )统一供料,其它施工支洞堵头采用下库B厂通风洞洞口已建成的120m3/h拌和楼。

0#施工支洞堵头采用永久公路K20+220右侧钢筋厂,1#施工支洞堵头采用1#施工支洞洞口钢筋厂,其它施工支洞堵头采用A厂通风洞口钢筋加工厂。

混凝土均采用泵送入仓,泵车设在相应的施工支洞内。

3.3施工通道为保证和施工堵头相贯部位洞室施工时材料运输,浇筑完成后材料拆除,A 厂下平洞在A厂2#施工支洞堵头段、A厂尾水岔管在A厂3#施工支洞堵头段、B厂尾水隧洞在B厂3#施工支洞堵头段预留2m×2m的门洞,该门洞在浇筑堵头二期砼时封堵。

具体布置见附图6~11。

4、混凝土施工技术方案4.1混凝土分层、分块施工支洞堵头分块按照各施工支洞堵头结构布置图,详细分块见表1。

堵头混凝土分三层,即底板、边墙、顶拱,堵头实体段一期混凝土底板分层可根据施工进度及通车要求采用水平施工缝或竖直施工缝,边顶部也可一次浇筑。

施工支洞分层分块见附图1~14。

4.2施工支洞堵头混凝土浇筑分块施工次序(1)0#施工支洞堵头①混凝土浇筑→②混凝土浇筑→③混凝土浇筑→灌浆→进人孔钢管安装→④混凝土浇筑→灌浆→交通预埋钢管安装→⑤混凝土浇筑→⑥混凝土浇筑→灌浆→⑦混凝土浇筑→灌浆→⑧混凝土浇筑→⑨混凝土浇筑→灌浆→进人孔钢管安装→⑩混凝土浇筑→灌浆→○11混凝土浇筑→灌浆(2)1#施工支洞堵头①混凝土浇筑→②混凝土浇筑→③混凝土浇筑→灌浆→进人孔钢管安装→④混凝土浇筑→灌浆(3)2#施工支洞堵头①混凝土浇筑→②混凝土浇筑→③混凝土浇筑→灌浆→④混凝土浇筑→灌浆→⑤混凝土浇筑→灌浆→⑥混凝土浇筑→灌浆(⑥混凝土浇筑可在充水试验结束水道放空处理后进行)(4)3#施工支洞堵头A厂3#:①混凝土浇筑→②混凝土浇筑→③混凝土浇筑→灌浆→④混凝土浇筑→灌浆B厂3#:①混凝土浇筑→灌浆→②混凝土浇筑→灌浆→③混凝土浇筑→灌浆(5)5#施工支洞堵头①混凝土浇筑→②混凝土浇筑→灌浆→③混凝土浇筑→灌浆 4.3 施工工艺流程图施工支洞堵头混凝土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见图1。

图1 施工支洞堵头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4.4 施工方法4.4.1 基础及缝面处理基础清理前,测量检查断面是否存在欠挖,局部的欠挖利用人工配合手风钻进行处理,人工清除岩基上的杂物、泥土及松动岩石,压力水冲洗或人工清洗干净,进行地质资料收集整理,施工缝人工凿毛,以微露骨料为宜,人工清洗,保持清洁、湿润。

4.4.2 测量放线基础清理干净后,进行测量放线,放出混凝土仓位各控制点,并用红油漆作好明显标志,施工过程中严防控制点破坏。

4.4.3 钢筋施工由技术员根据施工详图和施工规范要求,开列钢筋下料单。

钢筋厂严格按钢筋下料表加工,加工后的钢筋需编号挂牌堆放,避免堆放混乱,严格按照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要求控制钢筋的加工偏差。

钢筋绑扎原则为先外侧(靠岩石面)后内侧,先弯后直。

首次钢筋绑扎和焊接先测量放线,具体顺序为:底板钢筋先再底板施工插筋,焊接间隔5m的横向受力钢筋,将纵向分布钢筋按1.5m间距焊接在受力钢筋固定,再将纵向分布筋绑扎完毕,最后绑扎横向受力钢筋;边墙钢筋利用边墙锚杆或插筋固定主筋,间距5m,横向分布筋按1.5绑扎固定,再分别将其它主筋及分布筋绑扎完毕;顶拱钢筋同底板。

钢筋的绑扎和焊接应符合如下要求:Ⅰ级钢筋绑扎的搭接长度:受拉为40d、受压为25d ;Ⅱ级钢筋绑扎的搭接长度:受拉为50d、受压为35d;绑扎搭接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35d距离,在接头区段1.0m范围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面积不超过受力钢筋总面积的50%;Ⅰ、Ⅱ级钢筋焊接的搭接长度:单面焊为10d、双面焊为5d;钢筋保护层利用50×50×50mm的混凝土预制块进行控制,混凝土预制块的强度不得低于结构混凝土强度。

4.4.4 施工缝、止水、钢管及预埋件施工(1)施工缝先浇混凝土和后浇混凝土间为施工缝,施工缝凿毛直至小石露出。

浇筑层表面用高压水清洗。

若清洗表面超过24小时后再浇筑混凝土,应重新清洗后再浇筑混凝土。

(2)止水止水铜片的型式、尺寸及埋设位置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止水片设置钢筋托架夹固定于设计位置,使止水片中心与缝面重合,并加以保护,防止在浇筑过程中发生偏移、扭曲,保证止水片与模板结合严密,防止结合面漏浆。

止水铜片安装前应清除表面的浮皮、锈污、油漆、油渍等。

如有砂眼、钉孔应予以焊补。

止水铜片的衔接可采用搭接方式,其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0cm,并必须双面焊接,不得绑接或仅搭接而不焊接。

(3)钢管安装排水钢管安装前由测量放出精确位置,型号及埋设位置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钢管底部采用型钢固定,局部施作插筋,保证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移位变形。

交通钢管和进人孔钢管安装焊接技术要求按《尾水钢支管安装技术措施(FCB[2006]B2-02-008)》和《引水钢支管安装技术措施(FCB[2006]B2-02-011)》执行。

(4)预埋件施工施工支洞堵头实体段二期混凝土顶部回填灌浆预埋2″黑铁管,间距2m,每一断面5处;无二期混凝土实体段正顶部预埋回填灌浆预埋2″黑铁管,间距2m,每根灌浆管均引出仓外,具体详见附图15.预埋黑铁管利用锚杆或插筋进行焊接固定,并对孔口按设计要求进行封堵,保证混凝土灌浆的不变形且管路畅通,固结、帷幕、化学灌浆均采用在混凝土内直接钻孔,不预埋灌浆管。

4.4.5 模板所用模板必须平整、清洁,满足强度和刚度要求,接缝要平顺。

支撑体系的材料强度应满足结构荷载及施工荷载要求,并搭设水平撑、剪刀撑或将部分锚杆与支撑体系焊接在一起,确保支撑体系的整体稳定。

模板之间接缝采用带泡沫的双面胶吹塑纸(0.5~1.0mm厚)进行压缝处理。

模板安装前进行测量放线,准确放出模板安装的控制点位,控制点位应在施工过程中给予保护。

模板立设过程中应不断对两控制点位中间部分拉线检查,保证模板安装准确。

(1)施工程序模板加工、制作→模板运输、清理、刷脱模剂→模板安装、校正→混凝土浇筑→拆模、清理→养护→下一循环(2)施工支洞堵头一期混凝土模板施工支洞堵头一期混凝土衬砌厚度为0.75m~1.5m,顶拱和两边墙模板分别采用P3015和P6015钢模板,局部可用木模辅助拼装,钢模长边沿洞轴线方向铺设,φ48×3.5mm钢管作为模板纵、横向围令,施工时先纵向后横向。

模板支撑为满堂脚手架,间排距为0.67m×0.67,根据施工情况,可作适当调整,但不得大于0.8m,顶拱采用定型拱架,模板支撑型式见附图15。

(3)灌浆廊道混凝土模板灌浆廊道混凝土混凝土衬砌厚度为1.0m~3.75m,顶拱和两边墙模板分别采用定型钢模板和P6015钢模板,纵向及横向钢管作为模板围令,φ48×3.5mm的钢管搭满堂脚手架作为模板的支撑系统进行对撑,间排距为0.60m×0.60m,顶拱采用定型拱架,排距为0.6m,模板支撑型式见附图15。

4.4.6 混凝土施工混凝土浇筑前技术员根据相关的技术要求进行技术交底,详细明确注意事项,混凝土队根据仓面情况进行设备布置。

现场供电、照明、浇筑设备准备充分,泵车及泵管连接到位,混凝土浇筑前,必须检查混凝土的施工设备是否有备用。

混凝土的拌制和运输:在施工前对拌和楼各种称量装置进行率定,使其称量误差精度满足规范规定的要求,砂石、石骨料为±2%,水泥、MgO、粉煤灰、外加剂为±1%。

根据仓面和钢筋布置情况,混凝土采用Ⅰ级配或Ⅱ级配混凝土。

拌制混凝土时,必须严格按照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混凝土配料单和投料程序进行配料,严禁擅自更改。

如需调整,应得到监理工程师的同意。

混凝土运输采用6.0~8.0m3搅拌运输车,根据混凝土的浇筑能力及仓面布置情况配置足够数量的混凝土搅拌运输车,以满足混凝土浇筑间歇时间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