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融学》第12讲 金融监管

《金融学》第12讲 金融监管

信贷市场上的道德风险:
借款者可能从事从贷款者的观点来看不希望看到的那些活动的 风险,因为这些活动使得这些贷款很可能不能归还。
12.1 金融监管必要性
金融机构脆弱性
商业银行作为一种金融中介,它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信息不对称。 因为:
金融中介作为信息生产的专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判断贷款风险的高低,从而弱化 逆向选择;
金融活动者
债权债务关系
交易和结算关系 持股关系
金融活动者
非接触传染机制——源于金融恐慌。
金融活动者
金融恐慌
金融活动者
12.1 金融监管必要性
金融市场脆弱性
金融市场的脆弱性主要来源于金融资产价格的波动性。金融资产价格的过 度波动是金融体系脆弱性积累的重要来源。
现代资产定价理论认为,一种资产的价格是其预期现金流量的风险调整贴现值。 影响未来收入流量变化的各种因素难以为资产持有人尽知,未来收入流量主要依靠 预期而得到。这样,任何影响资产未来收入流量的心理预期都会引起资产价格的波 动。具有代表性的理论:
Kindleberger认为市场集体行为非理性导致的过度投机会对资产价格产生重要影响。
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一级市场)服务于企业与现实生产直接相连,而二级市场服务于各类 投机者和投资者与生产企业只有间接联系,市场上交易型货币资本独立运动的无序性、逐利 性,会推动资本市场价格频繁波动,资本市场价值远远超过其代表的实际价值时,即资本市 场的泡沫形成。
国家或主权风险(country of sovereign risk):债务人所在国际因外汇短缺而终止支付 或限制支付到期债务所带来的损失。
12.1 金融监管必要性
金融脆弱性的理论机制
明斯基——金融不稳定性假说
克瑞格——安全边界说
金融机构脆弱性 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理论
金 融
博弈论:银行挤提模型

12.1 金融监管必要性
微观领域的金融风险种类
金融机构面临的金融风险
利率风险(interest rate risk):金融机构的资产转换功能可能造成其其资产和负债期限 的不匹配,当利率变动时,资产负债价值变动不一致的风险。
市场风险(market risk):金融机构在市场上频繁交易各类金融工具,持有敞口或未 对冲的债券、股票和外汇,以及衍生工具多头或空头头寸,当价格变动的方向与预期 相反时,就会面临市场风险。
表外风险(off-balance-sheet risk):表外业务快速发展引起的,如备用信用证担保形 成的或有负债,有可能由于借款人违约而成为资产负债表上的真实负债。
操作风险(operational risk):金融机构由于管理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 以及系统外部事件而直接或间接造成损失的风险。
12.1 金融监管必要性
金融机构脆弱性
抵补型筹资者

投机型筹资者



庞氏型筹资者
信用紧缩 资金链条断裂
0
经济繁荣时期 40 50
经济衰退时期
100
明斯基认为,在新周期开始,绝大多数融资企业属于抵补型,随着经济的进一步繁 荣,会刺激更多企业扩大借款,投机型和庞氏型迅速增多,处于主导地位,经济背 离均衡状态,金融脆弱性越来越严重。如果此时货币当局进一步紧缩货币,则投机 型主体会演变为庞氏型主体,而庞氏型主体会违约破产,而且金融机构的破产会进 一步扩散,金融资产价格泡沫会迅速破灭,金融危机爆发。
借款人:对 自己的投资 决定充满信 心,并且认 为自己是有 眼光的投资 家
安全边界 逐渐降低
12.1 金融监管必要性
金融机构脆弱性
斯蒂格利茨(Joseph·E·Stiglitz)将信息不对称理论引入到金 融领域:信贷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性
信贷市场上的逆向选择:
最可能造成不利结果即造成信贷风险的借款者,常常就是那些 寻找贷款最积极,而且最可能得到贷款的人。由于逆向选择, 贷款者可能决定不发放任何贷款,即使市场上有信贷风险很小 的选择
12 金融监管
12.1 金融监管必要性:金融脆弱性和金融危机 12.2 金融监管:概念、体系与实施 12.3 金融监管的国际协调与合作
12.1 金融监管必要性
金融脆弱性
金融脆弱性(financial fragility)
狭义上的金融脆弱性是指高负债经营的行业特点决定了金融业具有容易 失败的特性。广义上的金融脆弱性:则是泛指一切融资领域——包括金融机 构融资和金融市场融资——中的风险积聚。现在更多的是从广义角度使用这 一概念。
发生挤 兑的低 效率均 衡(危 机破产)
存款人2 存款人1
提款
不提款
提款 r,r 2r-D,D
不提款 D,2r-D
R,R
没有挤兑 的高效率 均衡(正 常经营)
12.1 金融监管必要性
金融机构脆弱性
银行挤提动态模型(Diamond & Dybvig)
任何导致“挤提”预期的事件均会诱发挤提产生,先到先提” 排队提存的原则也会强化存款人的挤兑选择欲望。所以,这种低 效率均衡的可能性时时威胁着银行。
庞氏型(ponzi firm ): 该类企业借款用于投资回收期很长的项目,在短期内没有 足够的收入来支付应付的利息(本金则不用说了),而必须通过滚动融资的方式来支 付,并且不断地增加借款金额。而且它们的长期收入也是建立在假想的基础上的,它 们预期在未来临近期末的某一天,会有好的回报来弥补过去积累的负债,并能获得可 观的利润。
加强对银行审慎的监督
12.1 金融监管必要性
金融机构脆弱性
安全边界说(Margins of Safety)
安全边界理解为银行收取的风险报酬,当不测事件使得未来没有重复过去 的良好记录时,安全边界能够给银行提供一种保护
商业银行的信贷主要看借款人过去的信贷记录而不太关注未来预期
经济繁荣扩张时期,有良好信用记录的借款人越来越多,安全边界相应降 低,即使一些错误的投资决策或扩张被市场繁荣景象掩盖
货币危机:是指投机冲击导致一国货币的对外比值大幅贬低,或同时迫使该国金融 当局为保卫本币而动用大量国际储备或急剧提高利率。
风险传染性理论


虚拟经济
金融市场脆弱性
资产价格波动理论
泡沫经济
12.1 金融监管必要性
金融机构脆弱性
金融不稳定假说(The Financial Instability Hyplthesis)
明斯基(Minsky)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从企业角度分析了金融不稳定性问题。 为解释周期性危机是如何形成的,明斯克对银行借款者进行了创新性的分类,即: 抵补借款人、投机性借款人和庞氏借款人。这三类借款人的风险依次加大。 抵补型(hedge-financed firm) :预期收入不仅在总量上大于债务额,而且在每一
另一方面,相对于零散的储蓄者,金融中介处于更有利的地位来监督借款人在借款 后的行为,从而限制了道德风险。
然而,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金融中介这种积极作用的发挥受到两个前提条 件的限制:一是储户对银行有信心;二是商业银行对借款人的筛选和监督是高效
率的,并且是低成本的。
通常情况下,商业银行对借款人的筛选和监督做不到高效率低成本,直接后果是资 产质量存在恶化的可能性。而在经济衰退的时候,这种情形可能普遍存在于众多的金 融机构中,这种信息一旦为储户所知,就容易使储户对银行产生信心危机。
金融中介: 弱化逆向选择 前提条件①② 限制道德风险
条件②不易满足
传染性
博弈论
银行体系崩溃 银行破产倒闭 银行挤提
信心危机
12.1 金融监管必要性
金融机构脆弱性
银行挤提动态模型(Diamond & Dybvig)指出了银行面临的 内在不稳定性——“挤提”风险的存在性
银行的功能就是: 给存款人提供流动性保险,将流动 性差的贷款转换为流动性好的存款。
宏观经济的不稳定,即使显示了某种变动的迹象都会对股市产生影响; 交易和市场结构的某些技术性特征。如保证金制度。
多恩布什(Dornbush)汇率超调理论认为,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的剧烈波动和错 位主要原因在面对某种初始的外部冲击,市场预期会引起汇率的大幅度波动。
12.1 金融监管必要性
金融危机
金融脆弱性与金融风险
金融脆弱性与金融风险(financial risk)意义相近。严格说来,金融风险是指 潜在的损失可能性。金融脆弱则是指风险积聚所形成的“状态”——与稳定、 坚固、不易受到破坏摧毁相对的状态。金融风险既用于微观领域,也用于宏观 领域。金融脆弱性多用于对金融体系的讨论,但人们也常常剖析微观金融行为 主体的脆弱性问题。
商业银行贷与不贷依循了管理要求和对其他机构的参照
最后商业银行给与借款人的正面信用记录权重普遍提高,降低了安全边界, 以往得不到贷款的借款人也能获得贷款,信用风险逐渐扩大,金融脆弱性 逐渐产生.
12.1 金融监管必要性
金融机构脆弱性
安全边界说(Margins of Safety)
银行:对借 款人的能力 深信不疑, 信贷项目本 身的风险变 得微不足道
金融危机(financial crises)
难以定义,但一旦相遇却极易识别。通常的说法是,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 标——利率、汇率、资产价格、企业偿债能力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 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便意味着金融危机的发生。金融脆弱仅仅表明 金融具有内在不稳定性,不等于金融危机。但金融危机的爆发以金融脆弱 积累到一定程度为条件。有以下几种形式:
存款人 预期别人挤提 加入挤兑
存款人 预期别人不挤提 则不挤兑
12.1 金融监管必要性
金融机构脆弱性
银行挤提风险:银行挤提动态模型(Diamond & Dybvig)
假设有两个存款者,在一家银行每人有一笔存款D,银行将他们的存款投 资于长期项目,如果在项目到期前,银行被迫清算投资,他们将会收到总额 为2r的款项;如果银行允许投资到期,项目收益总额为2R,设R﹥D﹥r﹥D/2, 有两个时期,存款者可以考虑从银行提款:第一个日期在银行投资到期之前, 第二个日期在银行投资到期之后。其支付矩阵如下表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