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等差数列》单元测试题百度文库
《等差数列》单元测试题百度文库
A.数列 单调递减B.数列 有最大值
C.数列 单调递减D.数列 有最大值
30.下面是关于公差 的等差数列 的四个命题,其中的真命题为().
A.数列 是递增数列
B.数列 是递增数列
C.数列 是递增数列
D.数列 是递增数列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等差数列选择题
1.B
【分析】
根据等差数列的性质可知 ,结合题意,可得出 ,最后根据等差数列的前 项和公式和等差数列的性质,得出 ,从而可得出结果.
1、由 成等比,即 ;
2、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 的应用.
3.D
【分析】
由题意结合新定义的概念求得数列的前n项和,然后利用前n项和求解通项公式,最后裂项求和即可求得最终结果.
【详解】
设数列 的前n项和为 ,由题意可得: ,则: ,
当 时, ,
当 时, ,
且 ,据此可得 ,
故 , ,
据此有:
故选:D
4.C
一、等差数列选择题
1.设等差数列 的前 项和为 ,若 ,则 ()
A.60B.120C.160D.240
2.等差数列 的公差为2,若 成等比数列,则 ()
A.72B.90C.36D.45
3.定义 为 个正数 的“均倒数”,若已知数列 的前 项的“均倒数”为 ,又 ,则 ()
A. B. C. D.
4.在等差数列{an}中,a3+a7=4,则必有()
对于D,令 ,解得 ,故n的最大值为12,故D正确.
故选:ACD.
【点睛】
方法点睛:由于等差数列 是关于 的二次函数,当 与 异号时, 在对称轴或离对称轴最近的正整数时取最值;当 与 同号时, 在 取最值.
28.AB
【分析】
根据已知条件求得 的关系式,然后结合等差数列的有关知识对选项逐一分析,从而确定正确选项.
7.已知等差数列 中,前 项和 ,则使 有最小值的 是()
A.7B.8C.7或8D.9
8.若两个等差数列 , 的前 项和分别为 和 ,且 ,则 ()
A. B. C. D. 9.题目文件丢失!
10.已知数列 中, ,且满足 ,若对于任意 ,都有 成立,则实数 的最小值是()
A.2B.4C.8D.16
11.等差数列 中,若 , ,则 ()
因为 ,所以 ,化简得 ,
所以 ,
对称轴为 ,
因为 , ,
所以当 或 时, 取最大值,
故选:A
18.D
【分析】
先由 得出 ,再由累加法计算出 ,进而求出 .
【详解】
解: ,
,
化简得: ,
两边同时除以 并整理得:
,
即 , , ,…, ,
将上述 个式子相加得:
… … ,
即 ,
,
又 也满足上式,
,
.
故选:D.
A.a5=4B.a6=4C.a5=2D.a6=2
5.等差数列 的前 项和为 ,若 , ,则 ()
A.11B.12C.23D.24
6.设 , ,数列 的前 项和 , ,则存在数列 和 使得()
A. ,其中 和 都为等比数列
B. ,其中 为等差数列, 为等比数列
C. ,其中 和 都为等比数列
D. ,其中 为等差数列, 为等比数列
27.ACD
【分析】
由题可得 , , ,求出 可判断A;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可判断B;求出 可判断C;令 ,解出即可判断D.
【详解】
设等差数列 的公差为 ,则 ,解得 ,
, ,且 ,
对于A, ,故A正确;
对于B, 的对称轴为 ,开口向下,故 或7时, 取得最大值,故B错误;
对于C, , ,故 ,故C正确;
A. B. C. D.
20.已知等差数列 满足 , ,则 ()
A.10B.9C.8D.7
二、多选题
21.斐波那契数列,又称黄金分割数列、兔子数列,是数学家列昂多·斐波那契于1202年提出的数列.斐波那契数列为1,1,2,3,5,8,13,21,……,此数列从第3项开始,每一项都等于前两项之和,记该数列为 ,则 的通项公式为()
A.若 是等差数列,则 是等方差数列
B. 是等方差数列
C. 是等方差数列.
D.若 既是等方差数列,又是等差数列,则该数列为常数列24.题目文件丢失!
25.设数列 满足 , 对任意的 恒成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是递增数列
C. D.
26.(多选题)已知数列 中,前n项和为 ,且 ,则 的值不可能为()
【详解】
解: ,
当 时,有 ;
当 时,有 ,
又当 时, 也适合上式,
,
令 , ,则数列 为等差数列, 为等比数列,
故 ,其中数列 为等差数列, 为等比数列;故C错,D正确;
因为 , ,所以 即不是等差数列,也不是等比数列,故AB错.
故选:D.
【点睛】
方法点睛:
由数列前 项和求通项公式时,一般根据 求解,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
7.C
【分析】
看作关于 的二次函数,结合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可以求解.
【详解】
,
∴数列 的图象是分布在抛物线 上的横坐标为正整数的离散的点.
又抛物线开口向上,以 为对称轴,且 |,
所以当 时, 有最小值.
故选:C
8.C
【分析】
可设 , ,进而求得 与 的关系式,即可求得结果.
【详解】
因为 , 是等差数列,且 ,
【详解】
解:由题可知, ,
由等差数列的性质可知 ,则 ,
故 .
故选:B.
2.B
【分析】
由题意结合 成等比数列,有 即可得 ,进而得到 、 ,即可求 .
【详解】
由题意知: , ,又 成等比数列,
∴ ,解之得 ,
∴ ,则 ,
∴ ,
故选:B
【点睛】
思路点睛:由其中三项成等比数列,利用等比中项性质求项,进而得到等差数列的基本量
24.无
25.ABD
【分析】
构造函数 ,再利用导数判断出函数的单调性,利用单调性即可求解.
【详解】
由 ,
设 ,
则 ,
所以当 时, ,
即 在 上为单调递增函数,
所以函数在 为单调递增函数,
即 ,
即 ,
所以 ,
即 ,
所以 , ,故A正确;C不正确;
由 在 上为单调递增函数, ,所以 是递增数列,故B正确;
所以可设 , ,
又当 时,有 , ,
,
故选: .
9.无
10.A
【分析】
将 变形为 ,由等差数列的定义得出 ,从而得出 ,求出 的最值,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因为 时, ,所以 ,而
所以数列 是首项为3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故 ,从而 .
又因为 恒成立,即 恒成立,所以 .
由 得
所以 ,所以 ,即实数 的最小值是2
故选:AB
【点睛】
等差数列有关知识的题目,主要把握住基本元的思想.要求等差数列前 项和的最值,可以令 或 来求解.
29.ABD
由 ,可得 ,且 ,然后逐个分析判断即可得答案
【详解】
解:因为 ,所以 ,且 ,
所以数列的公差 ,且数列 中Sn的最大项为S5,所以A正确,B错误,
所以 , ,
所以C正确,D错误,
故选:AC
23.BD
【分析】
根据等差数列和等方差数列定义,结合特殊反例对选项逐一判断即可.
【详解】
对于A,若 是等差数列,如 ,则 不是常数,故 不是等方差数列,故A错误;
【详解】
依题意,等差数列 中 ,即 ,
.
对于A选项, ,所以A选项正确.
对于C选项, , ,所以 ,所以C选项错误.
对于B选项, ,令 得 ,由于 是正整数,所以 ,所以数列 中最大值的项是 ,所以B选项正确.
对于D选项,由上述分析可知, 时, ,当 时, ,且 .所以数列 的前 项递减,第 项后面递增,不是等差数列,所以D选项错误.
【点睛】
易错点点睛:利用累加法求数列通项时,如果出现 ,要注意检验首项是否符合.
19.A
【分析】
根据等差数列的性质,由题中条件,得出 ,再由等差数列前 项和公式,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
因为 为等差数列, ,
所以 ,即 ,
所以 .
故选:A.
【点睛】
熟练运用等差数列性质的应用及等差数列前 项和的基本量运算是解题关键.
故选:A
11.A
【分析】
由 和 求出公差 ,再根据 可求得结果.
【详解】
设公差为 ,则 ,
所以 .
故选:A
12.B
【分析】
设出数列 的公差,利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已知条件,得到 ,然后代入求和公式即可求解
【详解】
设等差数列 的公差为 ,则由已知可得 ,
所以
故选:B
13.B
【分析】
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d.由已知得 ,可得关系 .再运用求和公式和二次函数的性质可得选项.
解:当 为奇数时, ,
当 为偶数时, ,
所以 ,
是以2为首项,2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所以 ,
故选:B
16.B
【分析】
由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可得 ,再由 ,从而可得结果.
【详解】
解: ,
,
.
故选:B.
17.A
【分析】
由 ,可得 ,从而得 ,然后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求其最值即可
【详解】
解:设递减的等差数列 的公差为 ( ),
【详解】
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d.由 得, ,整理得, .
又 ,所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