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考等差数列专题及答案 百度文库
高考等差数列专题及答案 百度文库
1、由 成等比,即 ;
2、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 的应用.
4.C
【分析】
根据题意转化成等差数列问题,再根据等差数列下标的性质求 .
【详解】
由题意可知金锤每尺的重量成等差数列,设细的一端的重量为 ,粗的一端的重量为 ,可知 , ,
根据等差数列的性质可知 ,
中间三尺为 .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数列新文化,等差数列的性质,重点考查理解题意,属于基础题型.
一、等差数列选择题
1.已知数列 , 都是等差数列,记 , 分别为 , 的前n项和,且 ,则 =()
A. B. C. D.
2.等差数列 中,已知 ,则 ()
A.13B.14C.15D.16
3.等差数列 的公差为2,若 成等比数列,则 ()
A.72B.90C.36D.45
4.中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有如下问题:“今有金箠,长五尺,斩本一尺,重四斤,斩末一尺,重二斤.问次一尺各重几何?”意思是:“现有一根金锤,长五尺,一头粗一头细.在粗的一端截下一尺,重四斤;在细的一端截下一尺,重二斤.问依次每一尺各重几斤?”根据已知条件,若金箠由粗到细是均匀变化的,中间三尺的重量为()
A.25B.11C.10D.9
17.在等差数列 中, ,则 的前 项和 ()
A. B. C. D.
18.已知数列 是公差不为零且各项均为正数的无穷等差数列,其前 项和为 .若 且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B.
C. D.
19.等差数列 中,若 , ,则 ()
A. B. C.2D.9
20.设 , ,数列 的前 项和 , ,则存在数列 和 使得()
30.已知无穷等差数列 的前n项和为 , ,且 ,则()
A.在数列 中, 最大B.在数列 中, 或 最大
C. D.当 时,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等差数列选择题
1.D
【分析】
利用等差数列的性质以及前 项和公式即可求解.
【详解】
由 ,
.
故选:D
2.A
【分析】
利用等差数列的性质可得 ,代入已知式子即可求解.
5.A
【详解】
由 .故选A.
6.C
【分析】
利用等差数列的性质直接计算求解
【详解】
因为a3+a7=2a5=4,所以a5=2.
故选:C
7.C
【分析】
利用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化简求解即可
【详解】
= = = = = .
故选C
8.D
【分析】
设年纪最小者年龄为n,年纪最大者为m,由他们年龄依次相差一岁得出 ,结合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得出 ,再由 求出 的值.
24.设等差数列 的前 项和为 .若 , ,则()
A. B.
C. D.
25.已知等差数列 的前 项和为 , , ,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B.
C. D.当且仅当 时, 取得最大值
26.记 为等差数列 的前n项和.已知 ,则()
A. B. C. D.
27.等差数列 的前n项和记为 ,若 , ,则()
A.32B.33C.34D.35
9.等差数列 中, ,公差 ,则 =()
A.200B.100C.90D.80
10.已知等差数列 中, ,则 的前n项和 的最大值为()
A. B. C. D.
11.已知数列 的前 项和为 ,且 ,现有如下说法:
① ;② ;③ .
则正确的个数为()
A.0B.1C.2D.3
12.《周碑算经》有一题这样叙述:从冬至日起,依次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十二个节气日影长减等寸,冬至、立春、春分日影之和为三丈一尺五寸,前九个节气日影长之和为八丈五尺五寸,则后五个节气日影长之和为()(注:一丈=十尺,一尺=十寸)
A.一丈七尺五寸B.一丈八尺五寸
A.3斤B.6斤C.9斤D.12斤
5.已知数列 是等差数列,其前 项和为 ,若 ,则 ()
A.16B.-16
C.4D.-4
6.在等差数列{an}中,a3+a7=4,则必有()
A.a5=4B.a6=4C.a5=2D.a6=2
7.等差数列 的前 项和分别为 ,若 ,则 的值为()
A. B. C. D.
8.《周髀算经》是中国最古老的天文学和数学著作,它揭示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其记载“阴阳之数,日月之法,十九岁为一章,四章为一部,部七十六岁,二十部为一遂,遂千百五二十岁”.现恰有30人,他们的年龄(都为正整数)之和恰好为一遂(即1520),其中年长者年龄介于90至100,其余29人的年龄依次相差一岁,则最年轻者的年龄为()
A. B.
C. D.当且仅当 时,
28.公差不为零的等差数列 满足 , 为 前 项和,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B. ( )
C.当 时, D.当 时,
29.已知数列 的前 项和为 ,前 项积为 ,且 ,则()
A.当数列 为等差数列时,
B.当数列 为等差数列时,
C.当数列 为等比数列时,
D.当数列 为等比数列时,
A.
B. 且
C.
D.
22.已知数列 的前n项和为 ,且满足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数列 的前n项和为 B.数列 的通项公式为
C.数列 为递增数列D.数列 为递增数列
23.设等比数列 的公比为 ,其前 项和为 ,前 项积为 ,并且满足条件 ,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B.
C. 的最大值为 D. 的最大值为
【详解】
由等差数列的性质可得 ,
所以 ,解得: ,
故选:A3.BFra bibliotek【分析】由题意结合 成等比数列,有 即可得 ,进而得到 、 ,即可求 .
【详解】
由题意知: , ,又 成等比数列,
∴ ,解之得 ,
∴ ,则 ,
∴ ,
故选:B
【点睛】
思路点睛:由其中三项成等比数列,利用等比中项性质求项,进而得到等差数列的基本量
C.二丈一尺五寸D.二丈二尺五寸
13.已知等差数列 的公差 为正数, 为常数,则 ()
A. B. C. D.
14.已知数列 的前项和 , ,则 ()
A.20B.17C.18D.19
15.已知 是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前5项和 ,若 ,则 ()
A.4B.6C.7D.8
16.在等差数列 的中,若 ,则 等于()
A. ,其中 和 都为等比数列
B. ,其中 为等差数列, 为等比数列
C. ,其中 和 都为等比数列
D. ,其中 为等差数列, 为等比数列
二、多选题
21.斐波那契数列,又称黄金分割数列、兔子数列,是数学家列昂多·斐波那契于1202年提出的数列.斐波那契数列为1,1,2,3,5,8,13,21,……,此数列从第3项开始,每一项都等于前两项之和,记该数列为 ,则 的通项公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