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物流与供应链的理论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关于物流与供应链的理论、方法、技术或案例等的研究【摘要】在我国将发展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现代物流业提升到全国战略的情况下, 本文对新兴的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领域的发展历程、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已有的综述性研究成果以及国内的教育现状进行了系统归纳和分析,期望为相关学者和从业人员迅速、系统地了解该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提供一条捷径。
供应链理论的创立与发展, 综合了很多其他基础理论。
文章对与供应链理论密切相关的价值链理论、交易费用理论、系统工程理论、加速原理、博弈论、产业集群等相关理论做了一定的梳理, 并探讨了其与供应链理论的相互关系, 以期对供应链的内涵有更深的认识。
【关键词】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综述Research on logistics and supply chain theory, method, technology and case Abstract: In our country,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especially the hoisting the modern logistics industry to the national strategic situ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ystematic induction and summary of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 of the emerging field of logistics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of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subjects and research methods, and educational situation in China, is expected to provide a shortcut for the relevant scholars and practitioners quickly, systematic understanding of the status quo and development trend in this field.The establishment and development of thetheory of supply chain, integrated a lot of other basic theory. This paper closely related to the theory of supply chain and the value chain theory, transaction cost theory,The relevant theory of engineering system theory, acceleration principle, game theory, industrial cluster to do some sort, their mutual relations and the theory of supply chain and discussion,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connotation of the supply chain has a deeper.Key words: supply chain; logistics capabilities; e lement; perfo rmance0 引言随着技术进步、经济全球化和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 企业面临着全球市场竞争, 以及缩短交货期、提高质量、改进服务、满足个性化需求和降低成本的挑战。
当前, 单靠在制造方面的能力竞争以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已经越来越难[ 1] , 企业唯有具备其他企业所不具备的核心竞争优势, 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
在这一实际背景下, 企业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从未受到足够重视的物流领域, 并将其作为企业的/ 第三利润源泉0和获得核心竞争优势的渠道之一。
在研究过程中发现, 开展物流运作和提供物流服务的企业的运输、仓储、订单处理和配送等物流运作都存在一定的能力约束, 系统研究企业的物流能力, 有助于分析制约企业发展的关键物流能力要素, 通过制订和实施适当的物流发展战略并有针对性地加以完善, 就能使企业以较低的投入获得更具优势的运营绩效, 沃尔玛和家乐福等大型超市的成功就是有效的例证。
基于这一点, 国外学者从20 世纪80 年代开始就对企业的物流能力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 其成果为企业发展自身的物流能力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随着全球竞争的不断加剧, 企业之间的竞争逐步转变为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对企业物流能力的关注和研究也就自然扩展到供应链层面。
供应链中包含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 其中, 物流是供应链成功与否的最关键也是最难实现的因素之一。
为了保持竞争优势, 供应链不仅需要更好地运用物流资源, 协调地理上分散的制造和市场活动, 而且必须使物流资源所形成的物流能力成为供应链高效运作的关键。
相对而言, 国内对物流能力的研究则十分薄弱, 甚至还没有意识到该问题的重要性,这反映出我国在物流理论研究方面与国外的差距。
1 价值链理论1.价值链理论概述价值链理论是哈佛大学迈克尔·波特教授于1982年在研究企业的竞争优势时提出的, 波特认为每一个企业都是由进行设计、生产、营销、交货以及对产品起辅助作用的各种活动( 材料供应、技术、人力资源、售后服务等) 的集合。
基本活动为企业创造和增加外部顾客所需要的价值, 辅助活动支持目前和未来的基本增值活动。
这些活动在公司的价值创造中相互联系, 组成公司价值增值的链条, 即为价值链。
对企业的分析应该以价值链上的增值为主线, 从价值的角度寻求企业的竞争优势。
波特指出, 虽然价值活动是构成竞争优势的基石, 价值链并不是一些独立活动的集合, 而是相互依存的活动构成的一个系统。
并且, 不仅公司内部存在价值链, 一个公司价值链与其他经济单位的价值链也是相连的, 任何一个企业都存在于从供应商到消费者的价值链体系中, 体系中各价值行为之间的联系对公司竞争优势的大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1](P38)。
因此, 波特十分强调价值链上活动的整合与协同, 这种整合不仅局限于企业内部, 还应该在企业之间进行。
价值链理论认为, 各种活动集成的程度对竞争优势起着关键的作用。
协调一致的价值链, 将支持企业在产业的激烈竞争中获取竞争优势。
企业可以利用内部扩展的景框而获胜或者也可以通过与其他企业形成联盟来做到这一点。
联盟包括与结盟伙伴相互协调或者共同分享价值链, 这有利于拓展企业价值链的有效景框。
价值链理论要求, 消除整个流程价值链上不必要的不产生增值效应的中间环节, 业务期活动之间要紧密衔接, 保证物流和信息流的顺畅通过, 以最大可能地获取流程的增值效应。
2 价值链理论, 供应链理论流程整合的理论基础价值链的提出, 为供应链管理理论提供了理论佐证价值链与供应链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首先: 两者都把企业的经营看做完整的链状体系结构。
供应链比较倾向于外在表象环节流程, 而价值链更多的是(从企业经营本质价值增值与转移的视角去考察。
因此, 没有价值链理论作支撑, 供应链就如同没有血肉的骨架。
其次, 供应链理论强化与延伸了价值链整合与协同的思想, 并脱离企业边界的局限审视企业的竞争优势。
价值链理论指出, 企业对外部供应商价值链的影响, 并不是一种零和博弈, 而可能是一种双赢的途径。
供应链强化这种思想, 并立足整个供应链上的价值提升来对供应链上价值环节进行整合。
总之, 价值链理论从企业经营的本质上来审视运作环节与流程, 为供应链理论的流程整合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导, 也为供应链管理由职能管理走向流程管理奠定了理论基础。
3研究对象的选取《中国物流学术前沿报告》(China Logistics Academy Frontier Report,后文简称CLAFR)目前共有2005- 2006、2006- 2007、2007- 2008、2008- 2009、2009- 2010 五本,平均每本669 页,收录文章(文献)众多,对其所反映的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状况不能泛泛而谈,想要得到具有较高可信度的研究结果,必须要进行合理的研究设计。
笔者采取了对CLAFR按年份进行纵向比较的思路,选取CLAFR 上共289 篇文章进行统计分析,在对比历年文章的基础上,找出我国物流业发展的成就、局限以及未来发展空间,具体的技术路线如图1 所示。
之所以对所选择的CLAFR 按时间顺序进行比较,首先是因为自2005 年以来CLAFR 是连续的;其次,从内容看,CLAFR 所收录的论文均为每年物流学术年会经过专家匿名评审后评出的优秀论文,因此它们所刊载的论文基本上都代表了各年度物流领域前沿而权威的研究。
(由于物流学术年会召开的时间是每年11 月的第二个周末,其参会评选的论文基本上都是截止于当年9 月中旬,因此,其所代表的文献其实是跨上一年度的,例如CLAFR(2009- 2010)论文来源是2008 年9 月至209 年9 月之间的,由于统计时间有75%落在2009 年,因此,笔者为了方便描述,将2008 年9 月至2009 年9 月之间的物流研究。
4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领域的研究主题和方法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是一个交通运输学、军事学、计算机科学、营销学、社会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多学科交叉的新兴学科。
这部分将从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等角度对该领域的整体情形进行分析,以期勾勒出该领域的大致轮廓。
对某一领域博士层面研究主题的归纳和分析是勾勒该领域发展历程、现状和趋势最为直接的方式之一。
为保证对不同时期博士论文研究的一致性, 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领域的研究主题分为国际物流、供应链管理、库存管理、逆向和绿色物流、分销渠道等24类。
从1970年-2004年不同研究主题博士论文的数量和所占比的变化中可以发现:1、自20世纪90年代早期开始,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领域发表的博士学位论文数量表现出明显增长的态势。
2、决策支持系统、库存管理、供应链管理和国际物流管理等成为当前博士论文研究的主导选题。
3、运输,仓库与储存,DRP、JIT、Kanban和MRP三个领域博士论文的数量有所减少;工程物流、人力资源、选址分析、订单处理和信息系统、包装和全面质量管理等领域仍然保持低靡的状态。
对我国的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研究现状和趋势进行了系统分析后发现:1、从研究主题看, 作者将研究主题分为系统设计、结构和有效性,分销和路径规划,组织发展和竞争力研究,系统集成,环境问题,合作(组织间或与供应商的合作)、第三方物流,物料搬运和运输系统8类,对诸如客户需求、战略采购、网络协调、精益性和敏捷性、可持续性、供应链设计、电子商务、信息系统和虚拟物流等主题则没有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