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是群面,大概七八个人一起,半个小时。
首先,HR会宣读一下要求,说一下讨论的主题,并让大家决定用什么语言进行讨论,广东话或英语,内地的话不太清楚,应该是普通话或英文吧。
目前我所了解到的讨论内容有两类,一类是网上盛传的case analysis,给出一个case,并提出一个待解决的问题,经过讨论大家一起给出一个方案。
这类问题网上有很多经验,文章结尾也会附上一些自己总结的cases。
第二类讨论的主题就是给出一个类似辩论的题目,比如说,当时问的是比较一下四大工作和政府工作。
会给你好像是5分钟还是10分钟的考虑时间,然后大家开始讨论,各抒己见。
总之,有三点需要注意。
第一,可以主动充当time keeper 的角色,这样能保证你的参与度。
第二,不要太锋芒毕露,都说KP不喜欢太aggressive的人,似乎是真的。
第三,表达自己的想法很重要,但是千万不要忘了,学会听更重要。
讨论过程中不要自说自话,要听别人在说什么,然后基于此表达自己的看法。
为了表明你是在认真地听,时不时的点点头,做做笔记并说一些“true,yes…”之类的话也是必要的。
最后,结束面试后,HR会带你出去,随手带个门,说声谢谢什么的就可以了。
附:case analysis(网上找的)fun day的plan(HK)先定时间然后按预算和员工喜好定地点Contingency plan突发事件的处理,预留一些钱比较好组织公司员工出去玩一次有公园、体育馆、高尔夫、魔术四个方案可选员工的喜好、不同的费用开支等等然后要结合时间、员工的兴趣爱好以及预算挑选一个方案主要抓至那些数字,包括日期、人数、费用、百分比等等,然后明白它们都代表什么含义,就差不多了所以第一个人气得可能也是抛砖引玉的作用吧我们大致是先敲定了时间,为12月底至1月初然后用排除法排除了体育馆和魔术表演HiAll应届生毕业生求职接着估算了实际可能参与的人数这里比较复杂,包括能参与的员工、配偶、子女成人和小孩的费用是不一样的这个环节比较麻烦 HiAll应届生毕业生求职因为预算有限,公园的项目开支比较大HiAll应届生毕业生求职最终我们选择了高尔夫整个讨论期间我看了N次表,提醒了两次时间,一个是15分钟的时候,一次是还剩下2分钟的时候其实我们组大概在还剩5分钟的时候就已经讨论完了后来我们把整个过程梳理了一遍,还设想了如果发生意外譬如说当天下雨怎么处理这样的预案出来以后我们交流觉得总体上都感觉不错我们是首先讨论时间,再确定地点,最后算budget。
其实总觉得先确定玩什么会比较好,不过鉴于时间影响到大多数人能不能去就没多纠结于此了。
我们小组很和谐,没有出现只有两个人在那争来争去的情况,也有不同的观点但是都统一了,在确定时间的时候vote 了一次。
确定地点的时候由于budget原因首先把amusement park 否了,然后是体育馆不记得是什么原因也给否了……剩下的golf 和魔术的由于看魔术的宾馆太远,来回就7个小时,所以也否了。
最后就是golf了,我们简单算了预算,然后讨论了transportation的具体方式,可惜的是没有把具体的活动讨论下,过于关注budget了。
唉唉~一个marketing 公司做一个给员工的fun day 计划,有四个地方可以选,分别是amusement part,sports center,golf club还有一个什么hotel的magic show。
要决定地点,时间,交通,以及午餐的安排以及最后的budget。
每个地点都有比较详细价包括门票,午餐以及交通。
之后还给一些数据,包括大概有多少人想去sports,男女比例,年龄分布,以及婚姻状况等等(ps:这个fun day 是可以带家属的),还有不同department不同的工作忙季,因为你要找个大家都有空的时间才行方案一超支直接pass,方案三时间冲突,方案四员工没兴趣时间也有冲突怎样减少支出,比如找自己的客户要赞助,或者问问club可不可以给团体价的折扣。
接下来决定具体时间,考虑到租车的情况,以及路上时间,然后确定几点出发,几点返回。
总结见缝插针,看到有漏洞就上去补一下的人,也没说很多话,大概有三个point筹办一个annual dinner。
根据partner的时间表定好时间、选酒店、抽奖环节的改进(奖品、一等奖)记得整个分析包括定时间、选地点还有准备奖品什么的,细节已经不记得了,需要一定的计算。
有一些suggesstion:1) 看材料时不可能全部看完,所以最好是选一part重点分析,然后再讨论时有东西可说,其他部分可以大致看下,然后听其他组员讨论临场发挥2) 讨论过程中一定得发言,但千万不要太agressive3) teamwork,最后最好要lead to a conclusion扩大办公室选址问题预算、完工时间、事务所长远计划Conflict of interest数据不足(租金、审计费用)两个选择独立性减少利益冲突先进行利益冲突等级分析如果不行拒绝剩下的预算用来弄shuttle bus帮一群人安排行程新员工培训:时间、地点、吃饭、娱乐活动、借用设备的成本问题KPMG的简介3项、价值、审计、税务……经典问题的答案全部认真思考1、看材料要有条理,首先看前面的资料,明白这项任务要完成什么,它的要求的是什么,在时间、预算、人数等基本资料要做好笔记。
2、接下来的几页一般都是分开罗列每个活动的具体情况,大致浏览一边先,别急着了解细节。
翻去最后一页,一般是关于员工对时间、活动内容等方面的偏好和要求,按照一定的条理做好笔记,时间偏好算一下,圈定一个比较适合的时间;然后根据偏好选比较重要的活动。
3、然后回到材料,每项活动具体内容的费用和时间都做好笔记,一定要方便计算和讨论的时候进行比较,有条理地做笔记还是很重要的。
一般弄好这些15分钟差不多就没了,开始讨论。
KPMG喜欢积极发言但是不喜欢太强势的,KPMG喜欢用数据说话的人,讨厌空话连篇,尤其是没有逻辑的。
KPMG CASE STUDY和精英计划的GD是差不多的(可以再多找一找)在粤海天河城大厦38楼参加KPMG精英计划的群面。
面试内容为案例分析,共8人作为一个小组参与,阅读15分钟,讨论30分钟,一共45分钟。
案例共8页,大意是为一个公司策划年会,根据各个信息点的分析做出预算,时间,地点,出行方式的计划书。
我在规定的15分钟内读完了整个案例,并根据信息点做了相应的笔记。
然而,我对于整个任务没有明确的概念,以至于第一点——确定时间我就比旁边的女生反应慢一拍。
其实,只要在两周内去除总裁没空的时间,还有租金过于昂贵的平安夜,结合75%员工希望举行的时间就可以确定。
我在隔壁叙述完之后看着日历指出应该是24或者25号。
可能隔壁在第一时间提出自己有逻辑清晰的论点论据,引起了HR的注意,我的结论显得不那么重要。
有两个人在讨论的过程中扮演time controller角色。
这个角色若要扮演的好,与会者必须在第一时间提出对整个讨论程序的规划,每一部分需要多少时间,以及最后要不要做中文或者英文的presentation.我有提出自己的观点,有计算出三个酒店的餐费预算,但是隔壁非常自信又很合作,没有给人咄咄逼人之感,她把所有的预算都说了一遍(她可以说是扮演了隐形leader的角色),以至于我只能对最后一个餐费预算做了补充。
我还有记录其他人的观点。
后来有点lose track了,在讨论奖品的设置问题上有点跟不上。
时间剩下4分钟,我们没有推出一个人做presentation。
7分钟看完案例就开始讨论了,一个复旦的男生最先发言…但是,似乎有点出状况,他一来就说自己的结论,我心里想不对劲,也不敢打断。
终于一个女生打断他了,说我们还是先安排一下讨论的时间和流程吧,好几个人响应,耽误了一会终于入正轨了~讨论的时候有几个备选的方案,我提出用排除法,先把不可能的排除掉,然后进入下一轮,根据其他因素从剩下的方案中挑~~讨论了一下,基本方案是确定了,然后是预算,预算算出来刚刚好。
有人提出应该留一点钱出来做应急,我们就开始研究怎么省钱……最后还剩5分钟的时候,我们开始总结,把之前的结论和支持结论的理由写下来~最后时间刚刚好。
我们组讨论得还算十分和谐,没有人感觉特别强势,大家也都蛮活跃很积极~不一会就进去面了。
面我们的是HR,先是让我们在纸上写上自己的名字,做成席卡,然后一圈轮着做1分钟的自我介绍,完了HR会问问题,全部英文哦…复旦和交大的两个女生十分厉害,标准的美音,HR问问题的时候也是对答如流,英语讲的十分流利……我准备的自我介绍漏了一段,问题回答得也有点语无伦次的T T然后面试正式开始。
案例比较长,是要求为一家很强悍的公司的新员工做培训课程,不过还是能读完的,我建议一定要记好笔记,框架一定要把握好(案例其实都已经给出来了),根据框架里的几个要点把握好接下来的讨论重点。
做决策的时候我是尽量站在shareholders的立场上的,training时更关注一些员工的想法,预算时当然尽量降低成本,不过也要balance benefits和costs,不能一味关注廉价。
15分钟后,讨论开始了,大家比较沉默,我建议说30分钟要keep好,大家先出个讨论框架来。
于是沸腾了,大家不拘束出来,框架说的不少,我提示说文中要求那部分其实就可以用作框架。
我们开始制定培训时间,联系了新员工能来公司的日子和boss有空的日子。
然后开始定地点,不过hotel和room有空时间都不一样,有点乱。
这时一个同学说可以先选trainer,根据他们有空的时间再定地点,众人恍然大悟。
根据文中要求的培训内容,和本着节省成本的原则,我们选定了讲师,后来再选地点和餐饮,筛了不少,却在一个hotel和内部教室上绊住了。
综交通,娱乐,时间,价格,设施考虑,两方各有利弊,这可怎么办才好旁边的浙大MM建议投票,我提议还是梳理一下现在的方案和各方利弊再投,投票之后,hotel 占大多数,于是地点定下来了。
还有8分钟了,浙大MM建议分组,让数学不错的2个人先去计算total cost,其他人排了一下讲师出场顺序,并给了其他活动建议:破冰,海滩party等。
预算的时候,我建议要考虑一下突发事件的处理,预留一些钱比较好,于是多计算了一些。
最后2分钟大家梳理了一下讨论结果,就结束了。
做在各边的2位HR姐姐说我们讨论地很投入,记录并确认了最后的答案。
我们大家觉得讨论地还是比较愉快的,也顺利完成了任务,虽然觉得最后给的total cost比较大。
我感到浙大的学生还是很强的,旁边的MM就给了我不小的压力,沟通和决策力都很强。
我觉得说话时候的条理性也很重要。
不过大家不要太Aggressive了,如果影响到团队合作就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