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09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

2009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

取材:三株长势相同的盆栽植物黄瓜幼苗[对SO2敏感、阔 叶,便于观察]
三个大小相同的钟罩,测出钟罩容积[注水法— 溢水法]
计算并称量配制14mg/m3、28mg/m3的SO2所需的Na2SO3
在两只烧杯中各加入2ml 稀H2SO4
将三株盆栽植物分别放在三块玻璃板中央;在1号、 2号放盛H2SO4的烧杯
将2份Na2SO3分别加入到1号、2号的烧杯中,罩 上钟罩并用凡士林密封钟罩边缘。
将装置移至向阳处[光下气孔开放,SO2能迅速 进入叶片]
观察:每5min观察一次,并作记录填入下表, 直到其中一株死亡。 5min10 min15 min20 min1号幼苗2号幼苗3号幼苗
1号幼苗 2号幼苗 3号幼苗
洗去浮色: 滴加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1—
2滴(溶解有机物)
显微镜观察:有橘黄色(或红色)的脂肪微粒
(3)蛋白质的鉴定:
[原理: -CO-NH- (类似双缩尿H2NOC-NH-CONH2结构) 与Cu2+作用形成紫色络合物——双缩尿反应]
制备组织样液:黄豆组织样液或鸡蛋白稀液
取样液2ml加入试管
5min
10 min 15 min
20 min
[说明:作用机理:SO2使细胞膜改变其通透性,
继而叶绿体和叶绿素遭破坏;
受害顺序:成熟叶—老叶—幼叶;叶片—叶
柄—整个植株
受害症状:叶片褪绿呈黄白—叶脉间现黄白烟
斑—叶萎蔫—植株萎蔫死亡。
加入双缩尿试剂A [0.1g/mlNaOH] 2ml [创设碱性条件]
再加入双缩尿试剂B [0.1g/mlCuSO4] 3—4滴 [提供Cu2+] 溶液变紫色
[小须须结在分] 实开(验加1)前,和先使(混用3)合的都是—用使Cu到用2+N。的a是OHCu和(COuHSO)42,;(而1()3中)必必
2)观察细胞质的流动:
取材:将黑藻先放在光下、25℃左右的水中培养
(生成足量叶绿体)
制片:
制作临时装片
显微镜观察: 细胞质呈环形流动
[逆时针流动;适当增强光照、适当提高温度、 切伤等均可加速流动。]
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取材: 洋葱根尖2—3mm(含分生区细胞)
解离:用质量分数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95%酒 精(1:1)
分别各注入1ml新鲜淀粉酶溶液 摇匀 维持5min 各滴入1滴碘酒
观察现象:清水中的试管不变蓝,其余都变蓝
[注:先创设条件与后加酶的顺序不能颠倒] [绘出酶的活性受pH影响的曲线图]
观察SO2对植物的影响
[原理:Na2SO3+H2SO4== Na2SO4+SO2+H2O;SO2由气孔进入, 浓度越高,受害越严重]
分别同时放入60℃、沸水、冰块中5min
分别各注入1ml新鲜淀粉酶溶液 摇匀 维持5min 各滴入1滴碘酒
观察现象:60℃热水中的试管不变蓝,其余都变蓝
[绘出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的曲线图]
pH对酶活性的影响:
取3支试管,分别注入2ml可溶性淀粉溶液
分别同时放入5%盐酸、清水、5%NaOH各1ml 振荡
分离色素—纸层析法 不能让层析液没及滤液细线
(溶解度高—扩速快 相对质量小—扩速快) 观察:滤纸条从上到下为(圆形由外向内)
胡萝卜素—橙 黄色叶黄素—黄色 叶绿素a—蓝绿色 叶绿素b—黄绿色
[注:丙酮、苯等有毒,层析时要 加盖;实验中要通风;结束要用肥皂洗手。]
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
制备肝脏研磨液:用新鲜动物肝脏
加H2O2:在两只试管中各加入2ml 5%的H2O2
对照实验:分别加入等量肝脏研磨液、FeCl3溶
观察:①加肝脏研磨液的试管中产生气泡快而且 多; ②点燃但无火焰的卫生香分别放入试管内, 前者燃烧得更猛烈
3、探究类实验 (1)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

(2)温度、PH对酶活性的影响
(3)观察SO2对植物的影响
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
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可溶性淀粉、蔗糖溶液各 2ml
分别注入质量分数为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2ml 振荡 在60℃水浴中保温5min 加斐林试剂 煮沸1min
观察现象:只有注入可溶性淀粉溶液的试管中出 现砖红色沉淀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取3支试管,分别注入2ml可溶性淀粉溶液
[①使组织细胞相互分离 ②杀死细胞,固定各时期]
酥软为宜
漂洗: 用清水漂洗10min [去酸—防止干扰碱性染料染色]
染色:
0.01—0.02g/ml龙胆紫(或醋酸洋红)
[使染色体着色]
制片: 载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中央—镊子弄碎—盖玻片—压片
[使细胞分散开来]
低倍镜观察: 找出分生区细胞 [正方形,排列紧
密,有的正在分裂]
[注:①鉴定细胞死活;②测定细胞液浓度等]
2、验证类实验
(1)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 (2)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3)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4)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
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 质的鉴定
(1)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 [原理: CHO+Cu(HO)2 COOH+Cu2O 砖红色 ] 取材:含糖量较高的白色或近于白色的组织(排除色素对显色的干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取材:新鲜绿叶5g剪碎放入钵中加入少放许二氧化硅
(研磨充分) 碳酸钙(防色素受破坏)
5ml丙酮(溶取色素) 研磨
过滤:收集到绿色液体 [对光看绿色,背光看为红色]
制备滤纸条:1cm×6cm,一端剪去两角[两侧扩散均
匀,分层效果好]
画滤液细线:细、齐、重复几次[分层清楚,清晰]
扰)约5克。
制备组织样液:加黄砂(充分研磨)、5ml水(溶解可溶性糖)。 研磨 过滤
取2ml组织样液加入试管中
加2ml刚配好的斐林试剂(用前混匀,加入溶液时呈蓝色) 隔水加热 煮沸2 min
溶液中出现 (砖红色)
(2)脂肪的鉴定 : 苏丹Ⅲ (苏丹Ⅳ)
[原理:
脂肪
橘黄色(红色)]
制作花生子叶切片
染色: 滴加苏丹Ⅲ(苏丹Ⅳ)染液2—3滴
(先把物像调中 再换高倍物镜)
高倍镜观察: 先找中期细胞,再找其他各期
[间期最多]
绘图: 绘有丝分裂各个时期染色体变化简图
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紫色—有紫色的大液泡) 显微镜观察: ①紫色大液泡 ②质壁紧贴在一起
滴、吸0.3g/ml的蔗糖溶液 (充分 浸泡)
显微镜观察:
质壁分离
滴、吸清水
显微镜观察: 质壁分离复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