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成语与典故篇
1.破釜沉舟
“破釜沉舟”比喻不留退路,非打胜仗不可。
《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fǔ古代炊具)甑(zēng古代炊具),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中,详细地描述和记裁了巨鹿之战,“破釜沉舟”成为名传千古的不朽之笔。
巨鹿,今邢台,秦时属巨鹿郡。
历史上有名的巨鹿之战发生在邢台的巨鹿、平乡一带。
2.舌绽莲花
原指佛家讲经讲的好,化为朵朵莲花。
原为舌灿莲花。
指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舌灿莲花”的典故源自南北朝高僧佛图澄的事迹,在《高僧传》和《晋书·艺术传;佛图澄》里记载:后赵国主石勒在邢台召见佛图澄,想试验他的道行。
佛图澄即取来钵盂,盛满水,烧香持咒,不多久,钵中竟生出青莲花,光色曜(yào耀)日,令人欣喜,于是,后人便引“舌绽莲花”来譬喻说话的文采和美妙。
这个故事发生在当时后赵的国都襄国,即今邢台市。
腹有诗书气自华
3.时苗留犊(dú小牛)
“时苗留犊”比喻为官清廉。
时苗,邢台平乡人。
东汉末年,时苗曾任寿春令,上任时乘母牛驾的车,后母牛生一犊,他离任时将牛犊留下,不肯带走。
时苗留犊的故事被广泛记载于《寿州志》《太平广记》《三国志》《平乡县志》等书,在唐代被李瀚记入儿童启蒙读物《蒙求》后,开始广泛流传。
4.谦虚谨慎
“谦虚谨慎”形容人虚心礼让,小心谨慎。
出自《晋书•张宾载记》:“封濮阳侯,任遇优显,宠冠当时,而谦虚敬慎,开襟下士。
”
张宾,邢台人。
后赵开国功臣,后赵皇帝石勒尊张宾为右长史,大执法,封为濮阳侯,加中垒将军,号曰“右侯”。
5.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从魏征劝唐太宗的话演变而来。
指要同时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才能正确认识事物;只相信单方面的话,必然会犯片面性的错误。
《新唐书.魏征传》中记载,唐太宗问魏征,作为一国之君,怎样才
能明辨是非,不受蒙蔽,魏征回答说,作为国君,只听一面之辞就会糊
腹有诗书气自华
里糊涂,常常会作出错误的判断。
只有广泛听取意见,采纳正确的主张,才能不受欺骗。
魏征,邢台巨鹿人,唐朝政治家。
曾任谏议大夫,封郑国公,以直谏敢言著称,是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
6.珠圆玉润
“珠圆玉润”指细腻光滑,象珠子一样圆,象玉石一样光润。
比喻歌声宛转优美,或文字流畅明快。
出自唐·张文琮(cóng)《咏水诗》:“方流涵玉润,圆折动珠光。
”
张文琮,今邢台市清河县人,唐朝贞观年间,为治书侍御史。
7.阳春有脚
出自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有脚阳春》:“宋璟爱民恤物,朝野归美,时人咸谓璟为有脚阳春,言所至之处,如阳春煦物也。
”后以“阳春有脚“称誉贤明的官员。
宋璟,邢台南和人。
唐朝“四大名相”之一。
当时人们称赞宋璟像长了脚的春天,走到哪里,就把光明和温暖带到哪里。
8.万古留芳
“万古留芳”指好名声永远流传,用以称颂人的德行永远传扬。
亦
作“万古流芳”。
腹有诗书气自华
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二折曾有:“老宰辅,你若存的赵氏孤儿,当名垂青史,万古留芳。
”
元·无名氏《延安府》第四折也有:“汉廷汲黯忠,唐室魏征良。
见如今千载名扬,万古流芳。
”
赵氏孤儿藏匿处位于今邢台县赵孤庄,魏征是今邢台市巨鹿县人,为唐代名相,此成语两个出处均与邢台市关系密切。
9.雨过天青
雨过天青(雨过转晴)比喻釉色莹润,青中带着淡蓝色彩,也就是后来所说的“天青色”。
意为雨后转晴,也比喻政治上由黑暗到光明,后来比喻情况由坏而渐渐好转。
出自明·谢肇淛《文海披沙记》。
五代时,文治武功俱属上乘的后周世宗柴荣(邢台龙岗人),某次被大臣请示釉彩的颜色。
柴荣答复:“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作将来。
”
10.赵氏孤儿
春秋时代,晋国大臣赵盾之子赵朔娶晋成公之姐为夫人。
成公死后,景公继位,大夫屠岸贾进谗言,景公于是灭赵朔一族,赵朔之妻因其公主身份,幸免一死,并生下遗腹子。
赵氏两个门客公孙杵臼和程婴定计救出赵氏孤儿,程婴携孤儿躲至偏僻山林中并抚养其长大,取名赵武。
十五年后,大臣韩厥向景公进言,为赵氏平反。
于是景公接回赵武和程
腹有诗书气自华
婴,让赵武继承了赵氏的俸禄和封地,杀死了屠岸贾。
这就是“赵氏孤儿”的故事。
邢台赵孤庄即为当年程婴藏匿赵武之地。
据《邢台县志》记载:“赵孤庄在城西北二十五公里,为程婴匿赵武处,因赵氏孤儿慷慨悲壮的故事而得名。
”
11.巨鹿之战
秦朝末年,诸侯割据,军阀混战,秦将章邯以20余万秦军北上攻赵,并命令王离率领20万秦军南下,围困赵王歇于巨鹿(今邢台平乡),赵王向楚怀王以及各国诸侯求援。
救赵诸军顾虑秦军的强大,驻扎在巨鹿城北,不敢交锋。
楚怀王便封项羽为将军,攻打秦军。
项羽先派兵渡过黄河,切断秦军运粮通道。
然后,项羽亲率5万主力渡河,并下令全军将士破釜沉舟,每人只携带三天的干粮,以示决一死战之决心。
项羽破釜沉舟的决心和勇气,极大地鼓舞了将士们的士气。
楚军个个士气振奋,以一当十,奋勇死战,九战九捷,大败秦军,活捉了王离,围巨鹿的秦军就这样瓦解了。
巨鹿之战,是秦末农民战争所取得的一场巨大胜利,它基本上摧毁了秦军的主力,奠定了反秦斗争胜利的基础。
12.牡丹救主
西汉末年,王莽新朝,光武帝刘秀为躲避追杀,藏于邢台柏乡县北
郝村弥陀寺的牡丹花丛中而得救,因此北郝村的牡丹花被称作“汉代牡
腹有诗书气自华
丹”,又叫“救主之花”。
据1932年《柏乡县志》记载,光武帝刘秀称帝后,巡视河北时经过柏乡,有感而发,题咏牡丹诗一首:“萧王避乱过荒庄,井庙俱无甚凄凉。
惟有牡丹花数株,忠心不改向君王。
”
13..大树将军
冯异,东汉人,文武双全,作战勇敢,为汉光武帝刘秀的大将军,对东汉的统一立下汗马功劳,但他从不居功自傲。
在路上每遇其他文武官员,必退让一旁,让他人先过。
他率部交战,在各军之前,退兵时,在各军之后。
休战时,诸将各炫耀自己的功劳,以便多得升赏,冯异却躲于大树之下,一言不发,似是乘凉憩息,实为让功而躲避,故军中皆称他为“大树将军”。
邢台县有“南大树”、“东大树”、“西大树”三个村,即由此而来,沿用至今。
14.良马骥邢
千座山来,
万道水,
阶级兄弟心连心,
震在邢台的地上,
疼在藏胞的心上。
这是1966年西藏同胞万里送马,支援邢台地震灾区时唱的歌,直到
腹有诗书气自华
现在这首歌还在震区传唱,“良马骥邢“也成为邢台当地一段不朽的佳话。
15.铁牛进藏
1966年,邢台发生地震,藏族人民从遥远的青藏高原“良马骥邢”支援震区。
33年后,邢台市人民进行了“良马骥邢兄弟情,铁牛进藏一家亲”回访活动,万里迢迢将拖拉机赠送给遭受了雪灾的西藏人民。
时任西藏自治区政府副主席的洛桑顿珠衷心祝愿:“汉族和藏族是同一个妈妈的儿女,谁也离不开谁。
愿西藏人民和邢台人民之间的友谊像雅鲁藏布江一样源远流长。
”
兰亭序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腹有诗书气自华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腹有诗书气自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