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插床机构综合

插床机构综合


• 根据下图:
前面已经算出B1B2的距离为150mm,相当于剩余高度量为335mm,由于杆件实物 有一定的厚度以及插床机身厚度,并且为了留有一定的空间用于实物杆件的组装, 所以我们设定杆件B2C2的长度为150mm。 所以可算得C2D两点的长度为: DB2 x DB2 + DC2 x DC2 = C2B2 x C2B2 (1) DB2 = O2H - cos30° x O2H (2) 由1、2式可以计算出: DC2 = 149 mm

由于插床机身高度较高,所选择的机构传动方案必须能够实现长 距离传动,且保证定传动比。对于长距离传动我提出了以下几种方案 如:齿轮系传动;带传动;链传动;杆件机构传动等。 齿轮系传动 会使整个机器结构变得复杂,且容易使刀具的 主运动与工作台的间歇性进给运动无法精确配合。 本身具有个缺点:会产生弹性滑动,传动效率 低,且其精度不高,从而使刀具的主运动与工作 台的间歇性进给运动无法精确配合。 则会产生冲击,不稳定,而且传动效率低,并 伴随着很大的噪声 机构传动效率高,结构简单,完全复制了原动 件的运动,精确度高,且其刚度较高。
• 凸轮设计:凸轮最高点运动量为10mm,运用等速运动:
根据角度与位移的关系可做出下图:
• 根据上图可以大致得到凸轮的轮廓线图:
先在PRO/E中草绘出机构简图(为了作图方便,滑块以及铰链省略,但并不影 响结果),做出C2B2的平行线,往下移动0.05H(7.5mm),得到的线段下端再 与O2连接,作出一条线段,如下图。

线段会与圆有两个交点,两交点与圆心的夹角即为进给机构的运动 范围角度。由软件可以准确的得出,角度为:22.47°
H
首先对机构做出自由度计算:P=3N-2Pl-Ph=3x5-2x7=1 自由度为1,符合 题目要求。其次根据题目所给的条件:行程速比系数K=2、插刀往复行程 H=150mm(C1C2=150mm)。 由K=(180+θ)/(180-θ),将K=2代入可得,机构的极位夹角:θ=60°。所以 ∠A1O2A2=∠B1O2B2=60°,ΔB1B2O2为等边三角形,又因为四边形 C1C2B1B2为平行四边形,所以:C1C2 = B1B2 = B1O2 = B2O1 = 150 mm。

• 资料:
实物图
• 将资料与题目数据对比: • 插刀往复行程(mm) 150 • 将刀具的插削长度进行对比: 200 / 150 = 4 : 3 • 所以我设计的插床机床轮廓尺寸(长宽高mm)应该为:1038 x 978 x 1485 • 刀头支承面至床身前壁间距离 364 mm • 所以设定我们的机构高度为: 1485 mm • 去除夹刀具位置到地面的距离1000 mm,剩余 485 mm。

A1O1 是工作台进给运动的起始点,A2O1为进给运动的终点。由 于没有数据要求,我直接设定基圆直径为100mm,从动轮直径为 20mm,从动轮位置如图所示,机构杆件连接方式如图所示:
设定,各杆件长度为:杆12=杆23=60mm,∠122'=∠2'23=60°
这部分杆件的结构如左图,杆件35,中 间中点处有铰链4,保证3和5运动量相同, 杆件端点5连接杆56 , 6端点由铰链以及滑 块组成,杆件67一端由固定铰支座7组成。 杆件长度由已设定和计算出来的;插床 机床高为1485mm,在根据几何关系计算, 去除一定的装配,机床厚度等,大致可以 算得: 杆35 =1485-C2H-端点5到地面的距离+70 大概得;800mm 为了方便后面的计算以及运动形式的确 定,我们设定杆56为60mm. 杆件67与6的位置由棘轮方案来定。
• 由题目任务可知,只有工作台的前后运动需要在刀具做往复插削运动 的同时自动完成进给。数据要求如下;
速度不均匀系数 最大切削阻力(N) 工作台水平进给范围(毫米 / 次) 0.03 2300 0.052-0.283
• 我先计算运动机构较为复杂的工作台的前后运动; • 工作台的前后运动方案: 方案一: • 将工作台的前后运动的动力直接由电动机供给,电动机的输出力 要通过变速后,再从与刀具主运动相同的的主动轴引出,再运用不完 全齿轮,使其能够配合刀具的往复插削运动,完成间歇性进给运动。 机构图如下:
• 方案二: • 由于工作台的前后运动需要精确的配合刀具的主运动,在刀具进行 往复切削运动的同时工作台进行间歇性进给运动。所以我们可以从刀 具的主运动的最后一个齿轮动力输入处,安装一个凸轮,再安装上滚 轮、连杆等作为工作台前后间歇性运动的原动力。机构图如下:

经过分析,原理上两个方案都是可行的,但是由于题 目的要求:插刀所受的阻力曲线图(下图)和已知的工作 台的水平进给范围0.052-0.283 mm,可以知道工作台是在 刀具回程的0.05H与进程的0.05H这个时间内,水平运动 一个非常小的量。所以考虑到第一种方案会运用到较多的 齿轮,首先做到精确的配合十分困难;其次,考虑到齿轮 太多,机构也会变得非常复杂,一但齿轮有很小的磨耗, 叠加之后都会使得工作台的进给运动与刀具的主运动无法 准确配合,所以我们选择第二个方案,直接运用凸轮从主 运动的动力输入齿轮处引出。使其能够精确的使进给运动 与主运动配合,使机构方案一那样复杂。
• 综上所分析,我们得出方案三比较合适运用于插 床机构,所以我们选取方案三最为我们的最终的 主运动刀具的运动方案。方案3机构运动规律较为 简易,受力简单,运动易于控制分析。同时机构 的压力角较小,有利于提高机构受力情况,并且 经过分析计算得到该机构的传动效率较其它方案 高。
• 对于方案三,我们首先做出其上下极限:
插床整体机构
插床整机
插床输出运动
二、刀具主运动机构分析设计
一、基本要求:
1、确定运动形式;由齿轮单向连续转动到刀具的往复直线移动的变换。 2、刀具往复行程H为150mm。 3、刀具往复次数为30次/min。 4、速度不均匀系数§为0.03。
二、提出合理的方案:
方案一
方案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方案三
• 方案的选取
方案 方案评价
方案一:虽然结构简单,但是压力角打,传动 效率低,切急回特性不明显,耗能大。
方案二:虽然有急回特性,结构也较为简单, 但是运用凸轮,容易磨损,且不能传递较大的 作用力,结构中与刀具连接的连杆压力角大, 效率低,耗能大。
方案三:结构简单,其运动规律简易,具有急 回特性,受力简单,不出现死点,而且其压力 角较小,有利于传递较大的力,而且传动效率 高。


方案
方案评价
从图上可知:压力角从 42°→32°→42°,它是先减小在 增大。压力角较大,传递效率低。
从图上可知:压力角从4°→负 44°→4°,由此可知从B2到某个位 置的压力角为零,传动力最大,从H 到B1某个位置的压力角也为零,传 动效率最好。 从图上可知:角度由负9°→负 17°→负9°,由此可知角度为先减 小后增大。压力角较大,传递效率 低。

由上面三个方案对比可知,方案二最适用于我们的机构,但有刀 具的运动情况分析,当刀具在切割的进程是:加速度先增大,在中点 时达到最大值,之后加速度再逐渐减小,情况如下图:
方案二的加速度情况一上图差异较大,而且方案二容易让杆件 发生干涉现象,所以我们对方案二做进一步的改进,将c1c2通过 圆弧线端点H点,如下图;
• 至此关于刀具的主运动机构的各杆件长度已经全部计算完毕:
BC = 150 mm ; AB = 392 mm ; BO2 = 150 mm ; AO2 = 242 mm AO1 = 140 mm ; O1O2 = 280mm ; O2H = 150 mm
• 插床进给运动机构分析与设计
• 插床进给运动机构分析; • 插床工作台的进给运动主要包括有三个运动(由插床的正面方向观 察): • 1.前后运动 • 2.左右运动 • 3.转台的转动
设计数据与要求:
• 要求所设计的插床结构紧凑,机械效率高,数据如下:
插刀所受阻力曲线
设计任务:
• 1.针对图所示的插床的执行机构(插削机构和送料机构)可行方案, 并在一个原动力下将整个插床机构进行综合,在插削的同时自动完成 进给,绘制机构运动简图; • 2、依据设计要求和已知参数,确定各构件的尺寸和参数;(应有所 进行的计算) • 2.在机械基础实验中心机构实验室搭建所设计的机构模型,检验机构 简图和运动实现程度;(在说明书中应有照片) • 3.根据插刀所受的阻力变化曲线,在不考虑各处摩擦、其他构件重力 和惯性力的条件下,分析曲柄所需的驱动力矩; • 4.为达到所要求的速度不均匀系数,确定应加的飞轮转动惯量; • 5.用软件(VB、MATLAB、ADAMS或SOLIDWORKS等均可)对设计进行运 动仿真,并画出输出机构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线图。 • 6.编写说明书。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插床机构综合—— 执行、进给及分度机构
Jack
目录
• • • • • • 一、概述 二、刀具主运动机构分析设计 三、工作台进给运动分析设计 四、整机方案 五、建模与仿真 六、总结
一、概述
设计题目简介:
• 插床是常用的机械加工设备,用于齿轮、花键和槽形零件等的 加工。图示为某插床机构运动方案示意图。该插床主要由电动机作为 原动机,并通过带转动、齿轮传动减速后将动力传递给工作机构进行 插削加工,工作装置由两个部分组成,1是上下进行的切削运动和水 平方向的进给运动。 • 针对图所示的插床机构运动方案,进行执行机构的综合与分析。
带传动
链传动
杆件机构
所以,通过对几个方案的分析与比较,我认为杆件机构更符合题目要求。

通过杆件机构的传递后,要将杆件的上下摆动转化为齿轮的转动, 我在此处运用了棘轮机构(如下图),之后在通过齿轮机构将运动传 递给工作台。
凸轮的分析与设计: 先的确定凸轮所需要输出的运动特性,我们根据题意:刀具所受阻力曲线图 可知:刀具在回程到距离刀具上极限点时0.05H时工作台开始移动,当刀具运 动到进程0.05H时,工作台停止移动。所以,用作图法可以作出在工作台在输 入运动齿轮上的运动角度的范围,如下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