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进行阴茎海绵体神经切除或假手术。
阴茎组织经过处理后 , 得以鉴定凋亡细胞、明确多种蛋白激酶磷酸化水平的改变情况以及多种特定激酶的免疫定位。
在切除小鼠海绵体神经后 , 给予小鼠他达拉非或药物载体 ,
同上处理阴茎组织。
用 Mann-
Whitney U 检验或 Student's t 检验对各组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
海绵体神经切除 2周后 , 海绵体平滑肌和内皮出现了明显的细胞凋亡 ,
4周后和 6周后进一步升高。
伴随着凋亡的增强 , c-jun 氨基末端激酶和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的磷酸化也同时升高。
磷酸化 c-
jun 氨基末端激酶免疫定位于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
他达拉非
治疗减少了凋亡细胞数目 , 并增强了两种存活相关激酶 Akt 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1/2的磷酸化水平。
这些结果为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或广泛盆腔手术术后早期应用 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提供了理论根据 , 这两种手术都可能造成阴茎海绵体神经损伤 , 而术后及早应用 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将有利于患者恢复勃起功能。
医生点评 :他达拉非片作为环磷酸鸟苷 (cGMP 特异性磷酸二酯酶
5(PDE5 的选择性、可逆抑制剂 , 当
性刺激导致局部释放一氧化氮 , PDE5受到他达拉非抑制 , 使阴茎海绵体内 cGMP 水平提高 , 这导致平滑肌松
弛 , 血液流入阴茎组织 , 产生勃起。
并且他达拉非的吸收率和程度不受食物的影响 , 独具 36h 稳定药效等特点 , 为成千上万的男性解除了ED 的困扰 , 深受广大 ED 患者的青睐。
发表于 J Urol 的这篇文献对他达拉非治疗能否抑制阴茎细胞失神经支配后的细胞凋亡以及所涉及的确切机制进行了分析。
并得出相关结论 , 通过他达拉非的治疗 , 减少了凋
亡细胞数目 , 并增强了两种存活相关激酶 Akt 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1/2的磷
酸化水平。
由于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或广泛盆腔手术都可能造成阴茎海绵体神经损伤 ,
因此上述结果为术后早期应用 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提供了理论根据 , 这将大大有利于患者恢复勃起功能。
这为进行上述手术术后出现性功能障碍的患者带来了福音 , 同时 , 也增加了他达拉非治疗的适应人群。
当然 , 这还需要大样本的临床观察来证实他达拉非在这方面的有效作用 , 我们也非常期待这个结果。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刘贤奎邮编 :110001
他达拉非治疗继发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下尿路症状 :病理生理与作用机制
Neurourol Urodyn , 2011, 30(3 :292-301.
5型磷酸二酯酶 (PDE5 抑制剂他达拉非被试用于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 患者的下尿路症状 (LUTS 。
多项有关他达拉非和其他 PDE5抑制剂的临床研究报告 LUTS 明显得到了改善而尿流率的改善有限。
北卡Wake Forest 大学医学院再生医学研究所的 Andersson 等总结了男性 LUTS 病理生理学特点 , 重点阐述了 PDE5抑制剂缓解或改善 LUTS 症状的机制。
作者通过检索 Medline 网络数据库和各个综述文件获取截止到2010年 3月的文献。
选取文章的范围包括了有关 LUTS 病理过程影响因素的体外、临床前以及临床研究 , 也包括了有关 PDE5抑制剂对于下尿路可能作用的研究。
造成 LTUS 的主要机制包括 , 一氧化氮 /环
磷酸鸟苷信号通路下调、 RhoA 激酶通路活性增强、自主神经高反应性、膀胱传入神经活性升高以及盆腔缺
血。
他达拉非和其他 PDE5抑制剂通过多种药理作用使 LUTS 患者
获益 :松弛平滑肌、促进平滑肌和上皮细胞增殖、改善神经活性以及组织灌注。
男性 LUTS 的病理生理机制十分复杂 , 尚不完全清楚。
LUTS 可单独或继发于 BPH 发生 , 但是无论上述哪种情况都涉及了梗阻性或刺激性机制 , 并且两种机制在病理生理学上有很大的重叠。
虽然确切的机制还不清楚 , 但是抑制 PDE5可能会通过多种途径改善 LUTS 。
医生点评 :近年来有许多关于他达拉非和其他 PDE5i 用于改善良性
前列腺增生下尿路症状 (LUTS 的
报道。
这对于扩大他达拉非和其他 PDE5i 的应用范围 ,
以及治疗 LUTS 的药物展示了良好的临床前景。
他达拉非和其他PDE5i 通过松弛平滑肌 , 改善组织灌流等机制改善 LUTS 。
但事实上 , 人们对 LUTS 的病理生理机制并没有完全搞清楚 , 其机制相当复杂。
他达拉非和其他 PDE5i 治疗 LUTS 的机制 , 临床应用于不同 LUTS 群体的效果差异 , 用药时效与剂量等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中南大学湘雅第二医院泌尿外科杨金瑞邮编 :410011 ·974·中华男科学杂志 2011年 5月第 17卷第 5期 Natl J Androl , Vol.17, No.5, May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