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课件
l 农业:一个古老而常新、传统而朝阳的产业
l 农业的转型发展成为战略选择
7
二、重新理解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是由布罗哈德和哈默在1990 年的《哈佛商业评论》一篇论文中提出的。 关于更一般的竞争力理论的贡献应当归属于 麦克·波特。
2.1 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含义 分歧:理论与实践
8
实践中的理解—— 在中国商业世界,“核心竞争力”几乎成了一种日常
由农业产出(Q)、价格(P)、成本(C)决定。基 本计算公式如下:
Y=Q×P-C ①
2
重点:增加产量(Q)、提高价格(P)、降低成本(C) ➢ 增加产量?产量与价格的冲突(增产不增收-内在约
束)
– 低需求弹性及其市场容量的约束 – 低进入门槛:短缺(高价格)难以持久 – 同质性:“柠檬市场”
➢ 提高价格?计划经济 / 市场竞争——农民是价格的 接受者——难以作为(外部约束)
9
理论上的差异——
罗哈德和哈默:是持续竞争优势之源
麦肯锡咨询公司的观点: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 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的能带来超额利润的独特的能力
波特运用价值链的分析方法来确定核心竞争力
鲍·埃里克森和杰斯帕·米克尔森的最新研究认为:核心能力 是企业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的集合
共同之处是:
– 与企业外部条件相比,企业内部条件对于企业的市场竞争地位具有 决定性作用;
能力/应变与响应能力
全要素构成 论
凡企业特有的、足以胜过竞争对手的所有全部 要素。如市场预测、人力资源开发、市场营销、 经营决策、品牌战略、企业文化、制度创新等
资本能力—技术能力—管理能力—文化能力 阶段要素论
(企业发展初期)(发展中期) (发展后期1)2
1990年以来,大量文献提出了核心竟争力的不同因素。下表 是生成核心竟争力的要素频率表。
13
2.3 竞争力与企业目标 分析企业核心竞争力,要运用以价值为焦点的思维,
考虑什么是公司的目标,以及如何将之最大化。最 大化企业的价值是一个动态的而不是静态概念。 例如:许多人认为企业的目标是最大化利润,问题是 最大化哪一年的利润呢?能否以下一年的利润为代 价最大化今年的利润呢?显然这样做是不对的。更 何况许多企业管理者实际上追求的是企业规模最大 化、企业增长速度最大化、市场份额最大化等目标, 这样就更会将企业引入歧途! 因此企业的目标应该最大化利润的净现值,这就是一 个动态的概念。
产品需求 景观需求 生态需求
市场范围
需求
分工程度
生态资产与 环境保护
休闲、观光、 教化与感悟
保健性产品
观赏性、工艺性 产品
原料性产品 温饱性产品
政策与管制、组织 制度、知识与人力
资本、决策者
种子种苗、农艺、加 工技术、物流等
技术 资 其他 源
供给
农业产业深化
食物型 农业优质化
传统农业
功能与 质量型
14
麦当劳的案例就是一个Biblioteka 业成功地建立与保持核心竞 争力的典范。
➢ 降低成本?小规模分散的农户:生产成本(规模不 经济)、市场成本(交易费用)
结论:农民增收面临内在约束与外部约束
3
1.2 发展方向
改写公式①——
Y=Qi×Pi-Cj ②
即:农业的产出有i个类型,相对应的价格有i种。
情形1:假定Q为传统食用型农产品。 情形2:假定Q是食用型产品,但却是品牌型农产品、绿色与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珠江学者”特聘教授
1
一、背景分析:农业发展的趋势
1.1 一个简单的公式
分析起点:农民收入
✓ 现代农业发展的目的:农业安全、农民收入 ✓ 国家的农业安全目标,依赖农民的行为响应 ✓ 保障农民收入,才能保障农业安全
关键在于提高“以农为生”农民的收入。 如何提高农民收入?以农为生农民的纯收入水平(Y)
– 企业内部能力、资源与知识的积累,是企业获得超额收益和保持企 业竞争优势的关键;
– 企业被看作是一个知识的集合体,强调从企业内在发展的观点出发 分析企业和市场;
– 一个行业中某些企业之所以能够在较长时期内获得稳定的超额收益, 而有的企业则不能,是因为前者注重核心竞争力的培养,而后者没 有。
10
2.2 关于竞争力的构成 大部分学者在研究核心竞争力时都试图自己给
用语。这个颇具专业色彩、听起来又浅显易懂的说 法,高频率地出现在正式和非正式的商务沟通中。
“渠道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 “良好的政府关系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 “通过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打造我们的核心竞争力。” “××一个人的年销售额高达两千万,他是我们销售团队
的核心竞争力”……
在诸如此类的表达中,“核心竞争力”不过把“看家 法宝”、“杀手锏”、“独门暗器”之类换了一种 说法,与“核心竞争力”真实本义已相去甚远。
它重新赋予一个新的定义,而不愿意接受别 人已有的观点。这是造成目前无法统一对核 心竞争力概念界定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罗哈德和哈默提出核心竞争力的概念起,技 术就作为一个关键的构成要素被研究者们接 受。而对核心竞争力的其他构成要素,学者 们则存在较大分歧。 关于构成要素的不同主张——
11
竞争力的要素构成:比较表
两类竞争力 硬核心竞争力(核心产品、核心技术或技能)/软
构成论
核心竞争力(经营管理等)
两维系统构成 论
能力/能力架构与层次
三要素构成 技术和体现这一技术的新产品、新服务方式/管
论
理文化氛围/新理论、新经验的学习率和传递率
五要素构成 论
研究开发能力/创新能力/将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 生产力的能力/组织各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生产的
现代农业
数量型
原料型
农业原料化 •木材、药材 •油料、香料 •能源……
6
1.3 小结
农业的高级化——产品的高级化、功能的高级 化、结构的高级化
农业的非农化——农业向非农产业的扩展与延
伸——农业越来越不像农业
农业的新兴化——“好吃”的优质农业、 “好玩”的观光休闲农业、 “好价”的延伸 型农业
有机食品——市场分离、打破“柠檬市场”。 情形3:假定Q是农产品,是中间性农产品(原料型)——药
材、保健品、生物质能源原料等——打破低收入弹性。 情形4:假定Q是农业产出,但却不是一般的农产品,而是服
务型产品(物流、配送、观光、休闲)——打破低收入弹性、 突破市场容量约束。
4
农业的非农化与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多样化与路径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