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理学城市空间分布体系
①同级别的中心城市的确定 应根据城市的行政等级、人口规模、经济实力 等指标,同时参考交通网络,主要采用定性的方法找出 离该城市最近的一圈同级城市。特别是当区域内城市很 多,使用简单的定性分析往往难以确定城市的职能等级 ,这时就需要计算每个城市的中心度,再进行比较分级 。
实用文档
20世纪70年代,普雷斯顿(R.E.Preston)提出 了城市中心度(中心性)的计算公式:
可运输性也显著影响着人的购物出行行为(人 们愿走较少的路程去购买低价值的商品,愿走较远的 路程去购买价值高的商品)。
实用文档
三、城市间、城市和区域间的相互作用
(一)基本概念
1.结节点
结节点是指在人口流动和能量物质交换中具有聚焦性的特 殊地段。城市是区域中的结节点(村庄、小城镇也是各自区域的结 节点)。
C=R+S-αMF
实用文档
(二)中介机会(侵入影响、侵入机会)
如果两地间存在着自然(高山、大海、沙漠、 戈壁等)或文化(不同的语言、文化、政治制度、消费习 惯等)障碍,则空间交互作用就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从而产生中介机会,引起货物运输原定起止点的替换。
一般来说,中介机会可起到节省运费、减少长 距离交互作用的作用。
实用文档
二、相互作用产生的条件 (一)互补性(互补关系)
即经济学中的供需关系,是指空间交互作用产 生于两地间供应和需求联系的存在(贸易关系)。
供需关系导致了商品、劳动力、资本、信息 在地域间的流动,没有供应和需求这两个基本条件,空 间交互作用关系不会产生。因此互补性是构成空间交互 作用的基础,两地间互补性越大,流动量也越大。
5.城市直接吸引范围
即城市吸引区,是指某一城市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在社 会经济联系中起主导作用的地域。城市吸引区的形成是区域内 同级城市空间交互作用力量平衡的结果。
6.城市等级体系
不同规模的结节点和结节区域的组合。不同等级的结 节点有不同等级的结节区域,低等级的结节区域被高等级的结 节区域所覆盖,高等级的结节区域又被更高等级的结节区域所 覆盖,从而组成层层嵌套的城市等级体系。
实用文档
(二)城市吸引区边界的确定
城市吸引边界的确定,就是结节区域的划分。从理论上 讲,可以通过各种分析找到城市间吸引力的平衡点,并可以在地 图上画出每个城市的吸引范围界线,实际上,由于城市的每个职 能都可以划分出各自的吸引范围,并且多数是不一致的,因此, 城市吸引范围的边界是一个过渡带。
城市的吸引范围的特点为:
①边界模糊性和动态性 ②内部联系强度的过渡性 ③相互之间的等级层次性
实用文档
1.经验的方法
在国外,通常通过调查来研究城市的吸引范 围,主要调查项目有:
①线上调查:调查交通线上各点的车流资料, 获得净运流。两城市间净运流最小的点,就是两城市 运输流的界线。
②面上调查:通过面谈访问,了解居民购买 或出行的指向来确定城市的吸引范围。
③点上调查:通过调查城市商业、服务业等 各种企事业单位的顾客来确定吸引范围。
实用文档
根据铁路通勤流向⑴、报 纸发行范围⑵、电话通话 次数⑶、工业公司首脑的 办公地点⑷、银行首脑的 办公地点⑸、综合得到 模式边界⑹
纽约和波士顿腹地的划分(一)
实用文档
纽约和波士顿腹地的划分(二)
实用文档
一般来说,城市单指标的吸引范围和两个城市之间的多 指标吸引范围比较容易确定,但要寻找一个中心城市和若干个同 级城市之间的综合性的吸引范围就比较复杂,问题的关键在于:
【准确把握中介机会,可促进一个国家、地区、 城市经济的发展。】
实用文档
(三)可运输性(交通运输条件、可运度)
空间交互关系是靠交通运输这一基本条件 来实现的。交互关系的大小与运输成本、运输时 间有关。当运输距离太长、费用太高,或运输时 间太长,导致商品流通的经济效益很低或无效益, 即使存在某种互补性,交互作用也难以发生。
实用文档
一、交互作用的分类
(一)交互作用的类型
1.对流——人流、物流 主要指产品、原材料等物质的运输和人口的移 动。
2.传导——金融流(货币流) 是指城市间所进行的各种交易,它以货 币流的形式表现出来。 3.辐射——信息流 指的是信息的流动和实用新文档思想、新技术等创新的扩
(二)交互作用的载体
1.交通网络 物质和人口的移动必须通过铁路、公路、航空、 水路、管道等交通网络。所以交通是城市对外联系的 重要载体。 2.通讯网络 包括电话、电报、网络、卫星通讯等在内的通 讯网络是城市对外信息联系的主要手段,也是现代资 本流转的重要载体。
第八章 城市空间分布体系
实用文档
第八章 城市空间分布体系
❖学习目标:掌握中心地理论的模型、发展及 验证等内容。了解空间相互作用和空间扩散的 内容、廖士景观的内涵、核心与边缘理论的相 关知识。熟悉中国城市的空间分布情况。
❖学习重点:中心地理论的模型、发展、验证 及评价;核心与边缘理论。
❖学习难点:中心地理论;廖士景观。
实文档
第一节 空间相互作用和空间扩散
城市之间、城市与区域之间不断地通过交 通、通讯等联系通道发生着物质、能量、人员和信 息的交换——(城市的)空间相互作用(空间交互作用、 空间相关)(spatial interaction)。
通过空间交互作用,使不同规模、等级、 职能的城市结合成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 体——城市空间分布体系。
实用文档
空间交互关系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距离 衰减规律(distance-decay regularity)—— 区域间的空间交互关系随着空间距离的增加而 衰减。 空间交互作用
距离
实用文档
货物的可运输性是由单位重量商品的价值决 定的,价值高的商品运距长;可运输性也是时间的函 数,随着时间的推移,运输工具革新、运输网络完善, 会导致运费下降,使可运度大。
2.吸引区
每个结节点都有一个按其有效服务半径的区域,称为“吸 引区”。吸引区的大小取决于结节点所提供的商品、服务和各种机 会的多少。一般来说,结节点的人口规模越大,其吸引区域也越大。
3.结节区域
由结节点及其吸引区实组用成文档的区域。
4.城市绝对影响范围
城市人流、物流、金融流等对外联系所及的范围。一 个区域可以同时接受很多城市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