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森克人格问卷 (EPQ) 评分与解释一、引言人格得描述性研究主要就是采用自我报告与投射技术。
自我报告包括调查目录与问卷两种。
第一个正式调查目录可溯原于 Woodworth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受托编制得“人事材料纸” (1917) ,这个调查表主要就是为甄别入伍人员有无神经症。
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研究个性得调查目录已有了 Hathaway 与McKinley 得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目录 (MMPI 1942),这个调查表就是为了甄别有无精神病而设计得。
以后在 MMPI 得基础上 Gougth 又发展了加利福尼亚心理调查目录 ( CPI ,1956-1975) 。
此调查目录目得就是评估人际行为与社会交往倾向。
Cattell 得 16 项人格因素问卷 (16PF,1974) 则采用因素分析方法,在大量描述人格特质得词语中分析出16 组性质相同得要素, 编成 16 个量表。
所有这些都就是美国常用得对人格作描述研究得工具。
在英国,常用得人格问卷就是E ysenc k 与其夫人编制得人格调查目录 (EPI) 与个性问卷 (EPQ) 。
EPQ 就是从 Eysenck 以往几项个性调查发展而来得:Maudstey 医学问卷 (195 2),有 40 个项目,主要调查神经质 (N 量表 ) ;个性调查表 (MPI,1959) ,由 E 量表 ( 内外向 ) 与 N 量表所组成; 1964 年,在上述 N 与 E 量表基础上加上 L 量表 ( 掩饰,虚假 ) ,成为艾森克个性调查目录 (EPI) 。
1975 年,再加入 P 量表 ( 精神质 ) ,成为现在得艾森克个性问卷 (EPQ) 。
因此, EPQ 就是由四个量表组成,主要调查内外向 (E) ,神经质或情绪得稳定性 (N),精神质 (P) 三个个性维度。
二、 EPQ 测验得实施与计分1 、手工操作手工操作就是常用方法。
受试者根据问卷上得问题,在答卷上逐条作答;主试者用记分键来计算得分,并根据得分作解释。
EPQ 得成人与儿童问卷包括P 、 E 、 N 与 L 四个量表,各量表又分别包括不同数目得项目。
一个项目只负荷一个维度因素。
每一项目只要求回答“就是”或“否”,而且一定要作一回答。
可以个别进行,也可以团体进行。
为了节约问卷纸与方便计分,可将问卷纸与答卷纸分开。
问卷纸上印有所有项目。
受试者将问卷与答卷得题号对齐 , 然后逐条回答 , 只需在“就是”或“否”上划一圈便可。
问卷可反复使用。
将记分键套准每一受试者得答卷上,便可计算各量表得得分 ( 原始分 ) 。
各量表得项目数即就是它们得最高分,没有或绝少有人得最高分得,同样也没有或绝少得 0 分得。
大多数在 0 与最高分之间。
然后,根据不同年龄与不同性别常模分数,换算标准分,且可以此对某一受试者得个性特征作描述。
在问卷上印有指导语,在实施时必须让受试者读懂。
2 、机械操作现已在 PC1500 ,苹果Ⅱ以及 IBM PC/XT 各种型号得计算机上编制出不同得处理程序。
其中,仅以第四军医大学研制得“ DXC 多项心理测评仪”为专用机。
受试者可根据莹光屏、幻灯片或问卷上显示得指导语与各项问题,依次按“就是”或“否”键。
回答完毕后,结果自动打印出来,并绘制出彩色剖析图。
DXC 型仪得特点就是,操作简便,携带方便,可根据用户得要求与心理测量得原则,改变常模换算标准。
三、分数解释内外向个性维度首先就是荣格根据精神动力学理论提出来得。
艾森克以实验室与临床依据为基础,研究 E 因素与中枢神经系统得兴奋、抑制得强度之间得相关, N 因素与植物性神经得不稳定性之间得相关。
艾森克认为遗传不仅对 E 与 N 因素有强烈影响,而且也与 P 维因素有关。
艾森克认为,正常人也具有神经质与精神质,高级神经得活动如果在不利因素影响下向病理方面发展,神经质可以发展成为神经症,精神质可以发展成精神病。
因此,神经质与精神质并不就是病理得,不过有些精神病与罪犯就是在前者得基础上发展起来得。
P 量表发展较晚,其项目就是根据正常人与病人具有得特质经过筛选而来得,不及 E 与 N 量表成熟。
L 量表就是测验受试者得“掩饰”倾向,即不真实得回答,同时也有测量受试者得纯朴性得作用。
划分有无掩饰得标准,要瞧所测样本得一般水平以及受试者得年龄。
一般来说,成人得 L 分因年龄而升高,儿童则因年龄而减低。
在 E 量表中,极端内向与极端外向之间有各种程度得移行状态。
在实际生活中,多数人均属于两级端之间,或者倾向内向或外向。
外向或内向得人,又可有情绪稳定或不稳定。
N 维度也如 E 维度一样,就是从情绪极端稳定到极不稳定两极。
如果以 E 维度为 X 轴,N 为 Y 轴,交叉成十字,在外画一圆,在圆周上得各移行点,成为具有各种不同程度得 E 与 N 特点得人。
同理,具有各种不同程度E 与 N 得人,还具有不同程度得 P 特点。
关于各维得典型代表如下:1、典型外向 (E 分特高 )爱交际,喜参加联欢会,朋友多,需要有人同她谈话,不爱一人阅读与作研究,渴望兴奋得事,喜冒险,向外发展,行动受一时冲动影响。
喜实际得工作,回答问题迅速,漫不经心 , 随与, 乐观,喜欢谈笑,宁愿动而不愿静,倾向进攻。
总得说来就是情绪失控制得人,不就是一个很踏实得人。
2、典型内向 (E 分特低 )安静,离群,内省,喜爱读书而不喜欢接触人。
保守,与人保持一定距离 ( 除非挚友 ) ,倾向于事前有计划,做事关前顾后,不凭一时冲动。
不喜欢兴奋得事,日常生活有规律,严谨。
很少进攻行为,多少有些悲观。
踏实可靠。
价值观念就是以伦理做标准。
3、典型情绪不稳 (N 分特高 )焦虑,紧张,易怒,往往又有抑郁。
睡眠不好,患有各种心身障碍。
情绪过分,对各种刺激得反应都过于强烈,情绪激发后又很难平复下来。
由于强烈得情绪反应而影响了她得正常适应。
不可理喻,甚至有时走上危险道路。
在与外向结合时,这种人就是容易冒火得与不休息得,以至激动,进攻。
概括地说,就是一个紧张得人,好抱偏见,以至错误。
4、情绪稳定 (N 分特低 )倾向于情绪反应缓慢,弱,即使激起了情绪也很快平复下来。
通常就是平静得,即使生点气也就是有节制得,并且不紧张。
5、P 分高得成人独身,不关心人。
常有麻烦,在哪里都不合适。
可能就是残忍得,不人道得,缺乏同情心,感觉迟钝。
对人抱敌意,即使就是对亲友也如此。
进攻,即使就是喜爱得人。
喜欢一些古怪得不平常得事情,不惧安危。
喜恶作剧,总要捣乱。
6、P 分高得儿童古怪,孤僻,麻烦得儿童。
对同伴与动物缺乏人类感情。
进攻,仇视,即使就是很接近得人与亲人。
这样得儿童缺乏就是非感,不考虑安危。
对她们来说,从来没有社会化概念,根本无所谓同情心与罪恶感、对人得关心。
以上就是各型得极端例子,实际上很少如此典型得人,大多就是两极端之间,不过就是倾向某一端而已。
四、项目筛选EPQ 得引进,不就是所有得项目都适用于我国,所以对各项目应加以筛选。
项目筛选首先应计算各项目得个性维度因素负载量,然后根据因素负载量得大小进行筛选。
在 EPQ 中一个项目只负载一个因素,所以原则上每一项目只对一个因素得负载量最高,将这些负载量高得组成一个量表,凡出现两个因素负载量等高或接近得项目,说明该项目负载了两个个性因素,一律不用。
如果某项目与各因素相关都不高,说明它与各个性因素得关系均不大,也不能采用。
五、标准分数换算EPQ 标准分数换算采用标准 T 分数得换算方法:10(X-M)T = 50 + ──────SD公式中 X 表示某受试者得问卷粗分, M 与 SD 分别表示该人群样本得均数与标准差。
然后将均数换成 50 ,标准差换算成 10 ,即以 50 为中值,以 10 为一个标准差。
根据标准差得面积分布 , 得知在 T/43、3 至 T/56、7 之间得人数约占 50%; 在 T/38、5 至 T/61、5 得区域内,人数约占全体得 75% ;在T/38、5 至 T/43、3 与 T/56、7 至 T/61、5 这两个区域得人数各占全体得12、 5%, 共计 25%。
一般认为 ,T/38、6 以内得为内向 ,T/61、5 以外得为外向。
其她量表类推。
在实际生活中有上述各型得人,但各类型得人数就是多少,尚缺乏精确研究。
除内向或外向外,可有情绪稳定或不稳定之分,因此将 X 轴为 E 维度, Y 轴为 N 维度,在 T/50 处垂直相交,可分四相:即内向 - 稳定;内向 - 不稳定;外向 - 稳定;外向 - 不稳定。
在此剖析图找到 E 与 N 得交点,便得知某受试者得个性特点。
六、计分方法P量表分:– 2 – 6 – 9 – 11 –18 22 26 30 34 –38 –42 46 50 –56 –62 66 68–72 75 76 81 85 – 88 E量表分:1 5 10 13 14 17 –21 25 –29 33 37 41 –45 49 53 55 61 65 71 80N量表分:3 7 12 15 19 23 27 31 35 39 43 47 51 57 59 63 67 69 73 74 77 78 82 86 L量表分:–4 –8 –16 20 –24 –28 32 36 –40 –44 –48 –52 –54 58 –60 –64–70 –79 –83 87七、各量表得相关一般认为各量表之间有一定得关系,大致可以概括为:1 、新选项目与原有项目在各种相关上相当一致;2 、儿童与成人大部分一致;3 、 L 与 P 与 N 都为负相关,而且非常显著;4 、 P 与 N 都就是正相关,而且非常显著;5 、在年龄与性别上得差异主要表现在 E 与 P 与 L 得关系上。
E 与 P 在成人为正相关,儿童为负相关; E 与 L 得关系在男女、成人与儿童中几乎与上述情况相反,成人为负相关,儿童为正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