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家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优秀范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好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中国文学家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优秀范文一教学目标:1、识记并运用文中生字词;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领悟文意。
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材和剪裁的方法。
3、体会文章语言的优美和抒情性。
4、了解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迹,学习闻一多敢说敢做,言行一致的崇高品质和革命精神。
教学重点:1、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学习闻一多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
教学难点:1、理解本文围绕中心选材和剪裁的方法。
2、理解本文的语言特色。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介绍作家作品三、检查预习1、读准字音2、理解生词。
四、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朗读课文。
2、根据教师提示理清文章结构。
3、深入思考:】中国文学家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优秀范文二1.积累词语。
?2.了解臧克家与闻一多,了解写作背景。
?过程与方法:1.通过预习法来达到学生掌握生词和解释的目标。
2.通过朗读法初步掌握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以及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让学生熟记词语。
2.正确流畅、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难点:让学生灵活运用生字词。
三、学法指导1.解释法,运用法,点拨法。
2.比较阅读法。
3.运用多媒体配合教学。
四、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教科书五、教学过程导学过程二次复备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听过七子之歌吗?(有些学生可能听过,跟学生提一些问题)。
通过播放《七子之歌》,学生可跟唱,创造情境。
这首歌的作者是闻一多先生,他是近、现代史上一位杰出的人物。
二、作家作品1、作者介绍臧克家,诗人。
1905年生于山东诸城。
从小受家庭影响,喜欢古典诗词和民歌,并目睹农民的苦难生活,引起他深切的同情,这为他后来的诗歌创作,初步奠定了基础。
1932年开始发表新诗,以一篇《老马》成名。
2、臧克家和闻一多臧克家于1930年至1934年在青岛大学学习期间,是闻一多先生的高足,经常出入于闻一多的办公室和家中,向老师请教;闻一多也很赏识臧克家,1932年回清华任教后写信给臧克家说:“得一知己,可以无憾,在青岛得到你一个人已经够了。
”可见相知之深。
3、闻一多闻一多,本名家骅,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
1899年11月24日出生于湖北省浠水县。
1922年赴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后来研究文学。
1925年5月回国后,历任青岛大学、清华大学教授。
三、检查预习1、查字典,读准下面加点字的音衰微(shuāi),赫然(hè),锲而不舍(qiè),兀兀穷年(wù),沥尽心血(lì) 2查工具书,解释生词。
例如:(1)衰微:(国家、民族)衰落,不兴旺。
(2)赫然:形容令人惊讶的事物突然呈现的样子。
(3)迭起:一次又一次地兴起、出现。
四,初读课文你能说出称赞“说”和“做”的词语吗?举例:言:一言九鼎、一诺千金、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做:言出必行。
言必行,行必果。
1.给学生播放本课的录音2.要求学生听的过程中注意和划出不懂字词的读音。
3.学生朗读课文要求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跟学生提问有关作者和主人公的一些问题来引导学生激起他们的兴趣。
教师巡视学生检查一下他们的预习情况。
让学生自由发挥,说出相关成语或者词语学生听录音,教师管理秩序指名学生朗读课文,教师适当引导。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达到掌握生字词和提高灵活运用能力的目的。
布置作业1、预习课文2、掌握生词3、做练习册P37(语言积累)八、课后反思板书设计说和做熟记词语:词语解释(1)高标: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指超群、出众。
(2)锲而不舍: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
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锲:雕刻。
(3)兀兀穷年:辛辛苦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
穷:尽。
备课组长签字年月日负责人签字年月日库车县乌恰镇语文集体备课教案(定稿)课题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的言行片段课型第二课时年级八年级备课时间2016年4月26日主备人如克亚木.牙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2、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法来达到让学生掌握课文主旨的目标。
2.通过合作探究法来达到提高学生合作能力的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闻一多严谨、谦逊的治学态度,言行一致的做人原则和崇高的革命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如何掌握课文主旨。
难点:品味重点语句中的关键词语,探究语句的内涵,体会饱满的激情。
三、学法指导1.朗读法、合作探究法、思考法,引导法。
2.比较阅读法。
3.运用多媒体配合教学。
四、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教科书五、教学过程导学过程二次复备一,复习导入检查学生到齐情况和预习情况。
二,整体感知1、给文章分段并归纳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1—7自然段)记述闻先生作为学者方面“做”了再“说”“做”了也不“说”的特点。
第二部分(8—20自然段)记述闻先生作为革命家方面“说”了就“做”的特点。
2、文章两个部分写出了闻一多前期和后期思想品格上的主要特点。
闻一多前后期有什么变化?又有什么共同的地方?讨论并归纳:闻一多先生的前期是一名卓越的学者,后期是言行一致的民主战士。
所走的道路不同,反映了他对社会认识的变化。
3、课文的两个部分之间,是用哪些话过渡的,怎样过渡的?讨论并归纳:是用两个句子完成过渡的。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是对前一部分的全面概括,然后指出这只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革命家的方面”,这句话领起了文章的后一部分。
这两个句子关联的十分紧密,“仅……还……”“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这都是起关联作用的词语,“学者的方面”“革命家的方面”这是呼应紧密的提法。
4、作为学者的闻一多有哪些主要成就?中国文学家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优秀范文三教案设计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小学2,学科:语文2,课时:23,课前准备:教师:搜集《热土》中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片断;准备课文朗读录音带;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闻一多先生的文学常识;预习课文,识记文中的生字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二、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积累字词,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内容;品味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并从中分析闻一多先生的品格和精神。
(2)过程和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闻一多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言行一致的做人原则以及他热爱祖国、为了祖国的民主富强奋斗不息的优秀品质三、教材分析《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二篇课文,是一篇教读课文。
文章用诗一般的语言生动地记叙了作为学者和革命家两方面说和做,表现了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以及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赞扬了他为国家为民族为民主的献身精神。
课文不仅人文内涵丰富,而且感情充沛,语言精警,结构严谨,选材精当,充满感人的力量。
因此依据新课标理念,结合课文特点,我把这课的重难点确定如下:教学重点:感知课文内容;品味重要语句,并从中分析闻一多先生的形像。
教学难点:把握闻一多先生的品格和精神。
了解课文的写法。
四、教学方法根据新课标要求,结合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情况,本节课我在教法上以教师引导为主,努力创设情境,提出疑难,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学法上以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为主,让学生相互合作,敢于质疑,不断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发展他们的智力。
五、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播放电视剧《热土》中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片同学们,大家知道是谁在演讲,在呐喊吗?闻一多!看了短片,你的心,你的血会有什么变化?(热血沸腾,感情澎湃,激动人心。
我们能感受到闻一多先生面对凶残的敌人,表现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你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了,谁来介绍一下闻一多?明确:闻一多,本名家骅,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
青年时代是新月派诗人,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闪烁着反帝爱国的火花。
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
中年时代是旧经典的研究学者,晚年成为青年所爱戴的,昂头作狮子吼的民主战士,“一二•一”惨案后,他更英勇地投身爱国民主运动,直到牺牲生命。
你们见过真正的闻一多吗?想不想见?不过见到他是不可能了,因为他早在我们出生前就由于反对独裁,争取民主被国民党杀害了,幸运的是我们能看到他的画像?请大家看课本中的插图,看从中能感受到闻一多的哪些特点?(不爱修饰,把时间用到了研究上。
留了一把胡子。
抗战八年中,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战到底的决心。
目光坚毅,说明他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为了祖国,他红烛一样燃烧自己)。
对画像的解读是感性的,我们还是通过学习闻一多先生的高足臧克家写的课文《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来进一步了解吧。
(二)整体感知课文1、听课文朗诵,请学生谈感受。
2、指名学生朗读课文,读后评议,正音。
(多媒体显示)shuāihèdiéqièlìjiŏngkāngkăilínlíkăiqìdǒu衰微赫然迭起锲而不舍沥尽心血迥乎不同慷慨淋漓小楷气冲斗牛3、自读课文后,出示分组合作探究(多媒体显示):(1)课文从哪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围绕这两方面课文写了哪几件事?从中可看出闻一多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用课文原话回答)(2)据此,文章可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是怎样衔接起来的?有何作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问题,教师适时点拨:(1)课文从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两个方面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
围绕这两个方面课文写了闻一多十多年来默默钻研,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起稿政治传单、在群众大会演说、参加__共六件事。
课文最后评价: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
他,是行的高标。
(2)两个部分:第一部分(1-7)记述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方面的“说”和“做”。
第二部分(8-20)记述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方面的“说”和“做”。
两部分之间用了七、八、九三个段落过渡。
第七段承接上文小结,第八、九段开启下文。
这样连缀紧密,脉络清楚,过渡自然,把两个方面的情况简明地并列提出,给读者以深刻印象。
4、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交流感受。
(三)分析人物形象,感受闻一多先生高贵的人格1、研究闻一多先生的言行,看闻一多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老师教给大家一种读书方法,叫注读课文。
注读课文脂砚斋评点《石头记》朱熹集注《诗经》毛泽东批注《二十四史》金圣叹评点《水浒传》示例:无材可去补苍天,【书之本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