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

② 防护缺陷(无防护、防护不当、支撑不当、防护距离不够);
③ 电伤害(带电部位裸露、漏电、雷电、静电、电火花、其他电危 害);
④ 噪声危害(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流体动力性噪声、其他噪 声);
⑤ 振动危害(机构性振动、电磁性振动、流体动力性振动、其他振 动);
⑥ 电离辐射(X射线、Y射线、α 粒子、ß粒子、质子、中子、高能 电子束等); ⑦ 非电离辐射(紫外线、激光、射频辐射、超高压电场);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 风险控制工作培训
安委会
2015年12月
目录 CONTENTS
一、目的和意义 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三、工作流程与安排
事故、事件 一、目的及意义
为系统地识别公司各部门在活动、产品或服 务中存在的危险源,并使用科学的方法评价
危险源的风险程度,确定重要危险源,并对
3、特定的作业活动(如实验设备运行)及计划的保养作
业(如设备维护保养)
4、紧急时的修缮、救急措施及消防等情况。
9
步骤二 危险源辨识
什么是危险源? 可能导致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这 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10
危险源的分类
按GB/T 13861-2009《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分为四 大类: 1、人的因素:在生产活动中,来自人员或人为性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2、物的因素:机械、设备、设施、材料等方面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三、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步骤
步骤一 业务活动分类 步骤二 危险源辨识 步骤三 风险评价 步骤四 是否可接受风险 步骤六 风险控制计划 的定期评审 步骤五 确定控制风险计划
新材料
新工艺 新工作场所 危险源的新辨识
职业健康安全变化
8
步骤一 业务活动分类
1、按场所分类,例如,办公室、工厂、仓库等 2、按生产或提供服务的各阶段分类,如原材料 的搬入、 生产等工序中危险评价的分类。
28
“将来”时态案例
29
步骤三 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是根据危险源辨识的结果,采用科学的方法, 评价危险源给组织所带来的风险大小并确定是否可容许 的过程。 风险的构成:
• 后果的严重程度 • 发生危险的可能性 • 暴露于危险环境业条件危害性评价法(LEC法)对危险源进行半定 量评价。计算公式:D=L×E×C
⑤ 作业场地不平:包括不平坦的地面和路面,有铺设的、未铺设的、
草地、小鹅卵石或碎石地面和路面 ⑥ 航道狭窄、有暗礁或险滩
⑦ 脚手架、阶梯和活动梯架缺陷 :包括这些设施的扶手、扶栏和护
栏、护网等
21
3、环境因素
(2)室外作业场地环境不良 ⑧ 地面开口缺陷:包括升降梯井、修车坑、水沟、水渠等
⑨ 建筑物和其他结构缺陷:包括建筑中或拆毁中的墙壁、桥梁、建
重点关注: ① 存在什么危害(危险源)
① 谁(什么)会受到伤害
② 伤害怎样发生?
25
危险源辨识方法
2、现场观察:通过对作业环境的现场观察,或发现存在危险源。从事
现场观察的人员,要求具有安全技术知识并掌握了职业健康安全法、
标准。(各部门安全负责人和兼职安全员参照前面提出的人、机、环 三个方面危险源类别逐项进行识别。)
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完全可以预料 相当可能 可能,但不经常 可能性小,完全是意外 很不可能,可以设想 极不可能
0.1
实际不可能
32
风险评价—LEC法
表二 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
分值数 10 6 3 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连续暴露 每天工作时间暴露 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
2
1
每月一次暴露
② 综合性作业环境不良:显示有两种以上作业环境致害因素,且不
能分清主次的情况。 ③ 以上未包括的其他作业环境不良。
24
危险源辨识方法
1、危害源辨识提问 各部门可分工种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全员参与,统计各
工种在以往作业过程中遭遇过的作业风险,出现过的工伤事故
或者未遂事故,尤其是多向经验丰富的老职工提问请教,努力 让我们的危险源辨识工作更加全面完善。例如我们在提问时可
筑物;筒仓、固定式粮仓、固定的槽罐和容器;屋顶、塔楼等 ⑩ 门和围栏缺陷:包括大门、栅栏、畜栏和铁丝网等
(11) (12)
作业场地基础下沉
作业场地安全通道缺陷:包括无安全通道、安全通道狭窄、不畅 等
22
3、环境因素
(2)室外作业场地环境不良
(13) (14) (15)
作业场地安全出口缺陷:包括无安全出口、设置不合理等
作业场地光照不良:指光照不足或过强、烟尘弥漫影响光照等
作业场地空气不良:指自然通风差或气流过大、作业场地缺氧、 有害气体超限等
(16) (17) (18)
作业场地温度、湿度、气压不适
作业场地涌水 其他室外作业场地环境不良
23
3、环境因素
(3)其他作业环境不良
① 强迫体位:指生产设备、设施的设计或作业位置不符合人类工效 学要求,而易引起作业人员疲劳、劳损或事故的一种作业姿势。
组织须遵守关于工作场所附近或暴露于工作场所活动的人员的健康安全方面的法律法
规要求。

工作场所:在组织控制下实施工作相关活动的任何物理区域。
在考虑工作场所的构成时,组织宜考虑对如下人员的职业健康安全的影响,例如:差 旅或运输中(如驾驶、乘机、乘船或乘火车等),在客户或顾客处所工作或在家工作的人 员。
7
法律义务:作为一个组织,要承担遵守有关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义
务。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是保障劳动者免遭伤害的最基本要求。因此, 对于组织来说,可容许风险应是以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为最低要求。
6
1、术语和定义
• 职业健康安全:影响或可能影响工作场所内的员工或其他工作人员(包 括临时工和)、访问者或其他人员的健康安全的条件和因素。
5
1、术语和定义
• 危险源辨识: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存在的过程。
采用一些特定方法,对危险源进行辨识,并判定其可能导致事件的种类 和发生的直接因素,这种识别过程就是风险源辨识。

风险:发生危险事件或有害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
身伤害或健康损害的严重性的组合。
• 风险评价: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评估、对现有控制措施 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 • 可接受的风险:根据组织法律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已被 组织降至可容许程度的风险。
3、安全检查表:通过已编制好的安全检查表,对组织进行系统的安全
检查,可辨识出存在的危险源。(我们公司参照公司制定的《安全生 产积分考核标准》进行检查)
26
危险源辨识需考虑以下问题

过去
三种时态、三种状态 正常

现在
异常

将来
紧急
七种类型:人、机、物、料、环、建、管理
27
“过去”时态案例
13
导致存在这些人为有害因素最常见的六种职工心理状态:
1. 自我表现心理;
2. “经验”心理; 3. 侥幸心理 ; 4. 从众心理; 5. 反常心理;
6. 逆反心理 。
14
2、物的因素
(1)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① 设备、设施、工作、附件缺陷(强度不够、刚度不够、稳定性差、 密封不良、制动器缺陷);
19
3、环境因素
(1)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
⑧ 室内安全通道缺陷:包括无安全通道、安全通道狭窄、不畅等 ⑨ 房屋安全出口缺陷:包括无安全出口、设置不合理等 ⑩ 采光照明不良房屋安全出口缺陷:指照度不足或过强、烟尘弥漫影响照 明等
(11)
作业场所空气不良:指自然通风差、无强制通风、风量不足或气流过大、 缺氧、有害气体超限等 室内温度、湿度、气压不适 室内给、排水不良 室内涌水 其他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
每年仅几次暴露
0.5
非常罕见的暴露
33
风险评价—LEC法
表三 分数值 100 40 15 7 3 1 发生事故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C) 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 一次造成10人以上(含10人)死亡 一次造成1000万元以上(含1000万元)直接经济损失 一次造成3-9人死亡 一次造成100万元-1000万元直接经济损失 一次造成1-2人死亡 一次造成10万元-100万元直接经济损失 严重伤害 一次造成5000元(含)-10万元直接经济损失
3、环境因素:生产作业环境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4、管理因素:管理和管理责任缺失所导致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
11
1、人的因素
(1)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① 负荷超限 (体力负荷超限、听力负荷超限 、视力负荷超限、其他
负荷超限 )
② 健康状况异常:指伤、病期等 ③ 从事禁忌作业
④ 心理异常(情绪异常、冒险心理 、过度紧张、其他心理异常)
15
2、物的因素
(1)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⑧ 运动物危害(固体抛射物、液体飞溅物、反弹物、岩土滑动、料 堆垛 滑动、气流卷动、冲击地压、其他运动物危害);
⑨ ⑩
(11) (12)
明火; 高温物体(高温气体、高温固体、高温液体、其他高温 物质); 低温物体(低温气体、低温固体、低温液体、其他低温物质); 信号缺陷(无信号设施、信号选用不当、信号位置不当、信号不清、 信号显示不准、其他信号缺陷) 标志缺陷(无标志、标志不清晰 、标志不规范、标志选用不当 、标 志位置缺陷 、其他标志缺陷) 有害光照(包括直射光、反射光、眩光、频闪效应等)
(13)
(14)
(15)
其他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16
2、物的因素
(2)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① 爆炸品 ②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③ 易燃液体 ④ 易燃固体、自然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⑤ 有毒品 ⑥ 放射性物品 ⑦ 腐蚀品 ⑧ 粉尘与气溶胶 ⑨ 其他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