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总复习原电池和化学电源【考纲要求】1.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2.能写出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式和反应的总方程式。
3.能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设计简单的原电池。
4.能根据原电池原理进行简单计算。
5.熟悉常见的化学电源(一次电池、二次电池和燃料电池),能分析常见化学电池工作原理,了解废旧电池回收的意义。
【考点梳理】考点一、原电池的概念1.能量的转化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电能是现代社会应用最广泛、使用最方便、污染最小的一种二次能源,又称电力。
2.工作原理设计一种装置,使氧化还原反应所释放的能量直接转变为电能,即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别在两个不同的区域进行,并使电子转移经过导线,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电流。
电子从负极(较活泼金属)流向正极(较不活泼金属或碳棒),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以下是锌铜原电池装置示意图:3.原电池的组成条件(1)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材料可以是金属或导电的非金属),分别发生氧化和还原反应。
原电池中两极活泼性相差越大,电池电动势就越高。
(2)电解质溶液,电解质中阴离子向负极方向移动,阳离子向正极方向移动,阴阳离子定向移动成内电路。
(3)导线将两电极连接,形成闭合回路。
(4)有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
4.原电池的判断方法(1)先分析有无外接电池,有外接电源的为电解池,无外接电源的可能为原电池。
(2)多池相连,但无外电源时,两极活泼性差异最大的一池为原电池,其他各池可看做电解池。
56.原电池中带电粒子的移动方向在原电池构成的闭合电路中,有带电粒子的定向移动。
在外电路上电子从负极经导线上流入正极;在内电路上即在电解质溶液中阴离子移向负极,阳离子移向正极。
具体情况见图:考点二、原电池原理的应用1.加快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例如:在锌与稀H2SO4反应时加入少量CuSO4溶液能使产生H2的速率加快。
2.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例如:有两种金属a和b,用导线连接后插入到稀H2SO4中,观察到a极溶解,b极上有气泡产生。
根据现象判断出a是负极,b是正极,由原电池原理可知,金属活动性a>b。
3.用于金属的防护将要保护的金属设计成原电池的正极,得到保护。
例如:在钢(铁)闸门上连接上锌块,由于锌比铁活泼,可使钢闸门受到保护。
4.原电池的设计设计原电池时要紧扣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具体方法是:(1)首先将已知的氧化还原反应拆分为两个半反应;(2)根据原电池的电极反应特点,结合两个半反应找出正、负极材料及电解质溶液。
①电极材料的选择在原电池中,选择还原性较强的物质作为负极;氧化性较强的物质作为正极。
并且,原电池的电极必须导电。
电池中的负极必须能够与电解质溶液或其中溶解的物质反应。
②电解质溶液的选择电解质溶液一般要能够与负极发生反应,或者电解质溶液中溶解的其他物质能与负极发生反应(如空气中的氧气)。
但如果两个半反应分别在两个容器中进行(中间连接盐桥),则左右两个容器中的电解质溶液应选择与电极材料相同的阳离子。
如在铜—锌—硫酸铜构成的原电池中,负极金属锌浸泡在含有Zn2+的电解质溶液中,而正极铜浸泡在含有Cu2+的电解质溶液中。
(3)按要求画出原电池装置图。
考点三、几种常见的电池(一)电池的评价比能量:电池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所能输出电能的多少。
比功率:电池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所能输出功率的大小。
质量轻、体积小而输出电能多、功率大、可储存时间长的电池,更适合使用者的需要。
(二)实用电池的特点(1)能产生比较稳定而且较高电压的电流; (2)安全、耐用且便于携带,易于维护; (3)能够适用于各种环境;(4)便于回收处理,不污染环境或对环境的污染影响较小; (5)能量转换率高。
(三)几种常见的电池1、一次电池:放电之后不能充电,内部的氧化还原反应是不可逆的。
干电池:一次电池中电解质溶液制成胶状,不流动。
碱性锌锰电池构成:负极是锌,正极是MnO 2,电解质是KOH负极:Zn+2OH --2e -=Zn(OH)2;正极:2MnO 2+2H 2O+2e -=2MnOOH+2OH -总反应式:Zn+2MnO 2+2H 2O=2MnOOH+Zn(OH)2特点:比能量较高,储存时间较长,可适用于大电流和连续放电。
2、二次电池 ①铅蓄电池 放电电极反应:负极:Pb(s)+SO 42-(aq)-2e -=PbSO 4(s);正极:PbO 2(s)+4H +(aq)+SO 42-(aq)+2e -=PbSO 4(s)+2H 2O(l)总反应式:Pb(s)+PbO 2(s)+2H 2SO 4(aq)=2PbSO 4(s)+2H 2O(l)充电电极反应:阳极:PbSO 4(s)+2H 2O(l)-2e -=PbO 2(s)+4H +(aq)+SO 42-(aq);阴极:PbSO 4(s)+2e -=Pb(s)+SO 42-(aq)总反应:2PbSO 4(s)+2H 2O(l)=Pb(s)+PbO 2(s)+2H 2SO 4(aq) 总反应方程式:Pb (s)+ PbO 2(s) +2H 2SO 4(aq) 2PbSO 4(s) +2H 2O(l) 说明: a 负极阴极 正极阳极b电池的正负极分别和电源的正负极相连c 各极的pH 变化看各电极反应,电池的pH 变化看电池总反应②镍一镉碱性蓄电池负极:Cd+2OH --2e -=Cd(OH)2;正极:2NiO(OH)+2H 2O+2e -=2Ni(OH)2+2OH -总反应式:Cd +2NiO(OH)+2H 2O 2Ni(OH)2+ Cd(OH)2外,空气中的氧气也可作氧化剂。
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率高于80%,远高于燃烧过程(仅30%左右),有利于节约能源。
燃料电池有广阔的发展前途。
(四)正确书写电极反应式(1)列出正、负电极上的反应物质,在等式的两边分别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
(2)标明电子的得失。
(3)使质量守恒。
电极反应式书写时注意:①负极反应生成物的阳离子与电解质溶液中的阴离子是否共存。
若不共存,则该电解质溶液中的阴离子应该写入负极反应式;②若正极上的反应物质是O 2,且电解质溶液为中性或碱性,则H 2O 必须写入正极反应式,且生成物为OH -;若电解液为酸性,则H +必须写入反应式中,生成物为H 2O 。
③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必须遵循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要求。
(4)正负极反应式相加得到电池反应的总的化学方程式。
若能写出总反应式,可以减去较易写出的电极反应式,从而写出较难书写的电极方程式。
注意相加减时电子得失数目要相等。
【典型例题】类型一:原电池原理例1.铜锌原电池(如图)工作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正极反应为:Zn—2e-=Zn2+B.电池反应为:Zn+Cu2+=Zn2+ +CuC.在外电路中,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D.盐桥中的K+移向ZnSO4溶液【答案】BC【解析】Zn是负极,故A错;电池总反应和没有形成原电池的氧化还原反应相同,故B正确;根据闭合回路的电流方向,在外电路中,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故C正确;在溶液中,阳离子往正极移动,故D错误。
【总结升华】一定要记住:原电池工作时,电子沿导线从负极流向正极,在溶液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
举一反三:【变式1】用铜片、银片、Cu (NO3)2溶液、AgNO3溶液、导线和盐桥(装有琼脂-KNO3的U型管)构成一个原电池。
以下有关该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在外电路中,电流由铜电极流向银电极②正极反应为:Ag++e-=Ag③实验过程中取出盐桥,原电池仍继续工作④将铜片浸入AgNO3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与该原电池反应相同A. 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答案】C【变式2】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图示方式插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B.甲中铜片是正极,乙中铜片是负极C.两烧杯中溶液的pH均增大D.产生气泡的速率甲比乙慢【答案】C【解析】图甲是一个原电池装置,负极:Zn-2e-==Zn2+,正极(Cu):2H++2e-==H2↑,形成的原电池能加快产生氢气的速率;图乙中,Zn直接与稀硫酸反应生成H2:Zn+2H+==Zn2++H2↑,甲、乙两烧杯中H2SO4均被消耗,溶液的pH均增大。
【高清课堂:399158例2】【变式3】右图是一种航天器能量储存系统原理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系统中只存在3种形式的能量转化B.装置Y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C.装置X能实现燃料电池的燃料和氧化剂再生D.装置X、Y形成的子系统能实现物质的零排放,并能实现化学能与电能间的完全转化【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电化学知识。
A项,在该装置系统中,有四种能量转化的关系,即太阳能、电能、化学能和机械能之间的相互转化;B项,装置Y为氢氧燃料电池,负极电极反应为H2 -2e- + 2OH- = 2H2O;C项,相当于用光能电解水,产生H2和O2,实现燃料(H2)和氧化剂(O2)的再生;D项,在反应过程中,有能量的损耗和热效应的产生,不可能实现化学能和电能的完全转化。
综上分析可知,本题选C项。
例2.某同学根据离子反应方程式2Fe3++Fe==3Fe2+来设计原电池。
下列设计方案中可行的是()A.电极材料为铁和锌,电解质溶液为FeCl3溶液B.电极材料为铁和石墨,电解质溶液为Fe(NO3)3溶液C.电极材料为铁和石墨,电解质溶液为FeCl2溶液D.电极材料为石墨,电解质溶液为FeCl3溶液【答案】B【解析】由离子反应方程式可知,设计的原电池中Fe为负极,不与电解质溶液反应的导体为正极,含Fe3+的溶液为电解质溶液,故B项可行。
举一反三:【变式1】依据氧化还原反应:2Ag+ (aq)+Cu (s)==Cu2+ (aq)+2Ag (s)设计的原电池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1)电极X的材料是________;电解质溶液Y是________;(2)银电极为电池的________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X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3)外电路中的电子是从________电极流向________电极。
【答案】(1)Cu AgNO3溶液(2)正Ag++e-==Ag Cu-2e-==Cu2+(3)X Ag【解析】由氧化还原反应:2Ag+ (aq)+Cu (s)==Cu2+ (aq)+2Ag (s)可知,可以选用Cu (s)—Ag (s)—AgNO3(aq)构成简易的原电池,因此上图中电极X的材料是Cu,电解质溶液Y 是AgNO3溶液,正极为Ag,正极上发生的反应为Ag++e-==Ag,负极为Cu,负极上发生的反应为Cu-2e-==Cu2+,在外电路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即从X电极流向Ag电极。
类型二:金属活动性强弱比较例3.X、Y、Z、W四块金属分别用导线两两相连浸入稀硫酸中,组成原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