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女性的政治参与

女性的政治参与

女性的政治参与•教学目的:了解妇女的政治参与状况与存在问题,促进当代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意识•教学重点:妇女在政治参与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教学难点:女性政治参与中的性别影响一、女性参政的历史1.西方妇女争取政治权利的斗争妇女参政权利是百年来妇女运动竭力争取的目标之一。

从国内外妇女运动历史来看,妇女参政的第一个目标都是争取选举权。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各国妇女运动普遍提出选举权的要求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陆续得到实现(1)女权思想的萌芽•女性问题作为一个社会问题,最初产生于18世纪后半期法国大革命时期,深受启蒙运动(enlightment movement)的影响。

卢梭提出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思想唤起了处于“无权”状态下妇女的觉醒。

启蒙运动的核心观点:1、自由、平等、博爱2、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认识到做人的权利启蒙精神的实质:理性的觉醒、主体意识、权利意识的觉醒•罗兰夫人——“法国大革命之母”,著名革命家,是吉伦特派的核心人物。

法国大革命期间,她组织中上层妇女用沙龙的形式宣传革命思想和各种关于女权的主张。

•1789年10月,法国大革命爆发后,一群巴黎妇女进军凡尔赛,向国民议会要求与男子平等的合法人权,从此揭开了女权运动的序幕。

•1791年,法国著名女作家奥林伯·德·古热批判《人权宣言》实际上是“男权宣言”,发表了著名的《女权宣言》,宣告:“妇女生来就是自由的……”。

是法国历史上也是世界上最早关于妇女权利的宣言。

系统阐述了妇女权益共17款,提出男女生来平等,应享有同等权利。

•1792年,玛丽·华尔斯东(英)发表《为妇女权利辩护》:(1)男女根本没有差别,女性弱于男性是由于环境和教育造成的。

(2)男女彼此相倚,如果男女地位永远不能平等,则社会永远无法进步。

主张男女接受同样的教育。

•受益于男性启蒙思想家,超越(surpass)男性思想家。

•对男性启蒙思想家作了批判——人类的启蒙,遗忘了妇女的启蒙。

西方女权运动的发展19世纪中叶,女权运动的中心从欧洲转向美国。

2)第(一次女权主义运动背景:20世纪30年代,美国妇女投身于废奴运动与禁酒运动导火线:1840年,英国“万国奴隶废止会议”遭拒•伊丽莎白·卡迪·斯坦顿和卢克丽霞·莫特倡导召开了美国第一次妇女权利大会,并起草了《观点宣言》,标志着美国第一次妇女运动的诞生。

出身贵族的伊丽莎白·卡迪·斯坦顿也加入了女权运动——与后来的女权者不同的是,她用鲜花而不是烈火为自己开路。

●20世纪初,英国激进女权主义者E.潘克赫斯特领导的“战斗的参政派”,以暴力行动要求妇女参政权利。

●英国的女权运动开始于1865年的曼彻斯特。

主要吸引着中产阶级妇女的参与,最初的女权运动都采取了较为温和的行动方式,直到20世纪初才趋于激烈。

5月22日,由50多名妇女参政权论者组成的队伍猛攻白金汉宫,试图向国王乔治五世递交一份请愿书。

但她们未能如愿,反倒纷纷被警察逮捕并关入了监狱。

1893年,新西兰妇女获得选举权1906年,芬兰妇女获得选举权1913年,挪威妇女获得选举权1915年,丹麦妇女获得选举权1917年,苏联妇女获得选举权1920年,美国妇女获得选举权1928年,英国妇女获得选举权1944年,法国妇女获得选举权1949年,中国妇女获得选举权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在法律上明确规定了男女平等的政治权利。

(3)第二次女权主义运动历史背景:•美国民权运动与妇女运动(20世纪50-60年代)美国民权运动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黑人反对种族隔离与歧视、争取民主权利的群众运动,激发了第二次女权主义运动。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新行业相继出现,形成了一些女性化的行业,尤其是二战期间,妇女就业人数猛增,就业领域、行业大大拓宽。

然而,在许多人看来,妇女外出工作只是战争的临时需要。

此外,劳动力市场中性别隔离的传统并没有改变。

护士、图书管理员、社会福利工作者、售货员、低等秘书等成为女性职业,在社会地位和工资待遇上远远低于“男性职业”。

妇女发现她们仍然是父权社会中的“第二性”。

•a“我们要求有工作的权利”。

•随着源源不断的青壮年男性被送往西线战区,英国的工厂、车间和服务业人手短缺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但女人们站了出来.成了一支令人吃惊的生力军。

•男人们都上前线下,钢铁工人的头盔下于是换上了一些女人的面孔。

(1943年,美国)•70年代一种新型的女权运动已发展到了“必须特别警惕引起男人杀女人的危险”的地步。

第二次妇女运动的内容•经济的:反对雇工中的女性歧视;打破职业领域中的性别隔离;争取同工同酬;建立妇女自己的企业等。

•政治的:争取平等权利宪法修正案的通过;鼓励妇女竞选公职等。

•社会的:社会改革方面。

•1973年的罗伊诉魏德案的判决,使美国女性争得了自由选择堕胎权。

这也是美国女性主义运动的一个实际成果。

虽然这一权利的获得几经挫折,至今还是触动西方社会神经的敏感。

西方女性主义理论流派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社会主义女性主义激进女性主义后现代女性主义二、世界妇女在政治领域内取得的进展•政治参与权利是决定女性政治地位高低的重要标志。

妇女参政是对男权制下妇女从属地位的一种历史性反抗与觉醒,它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制约的社会进程。

(二) 中国妇女参政取得的进展•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妇女在法律上获得了与男子同样的参政权利。

1954年中国第一部《宪法》明确规定了“妇女有同男子平等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参政高峰,“乡乡都有女乡长,县县都有女县长”的参政目标得到初步实现。

•2003年,第十届全国人大会议,有女代表604人,占代表总数的20.2%,其中女常委21人,占常委总数的13.2%,有三位女性当选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务院副总理和国务委员中各有一位女性,分别占总理总数和国务委员总数的20%。

•截止至2008年,在国家一级女性高层领导人员有8位;有230多位女性省部级高层领导;在国家的公务员的队伍中,女干部已经占公务员总数的40%以上。

三、妇a女参政面临的问题虽然经过50多年的发展,中国妇女参政已经取得显着成就,但实际生活中妇女的参政权仍然没有得到完全实现,参政依然是妇女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

(1)女性参政比例仍然较低•统计表明:中国妇女参政比例在国际社会的排名,1994年是第12位,2002年下降为第28位,今后排名还在下降。

男女平等参与决策不仅是公正或民主的指标,而且是使妇女利益得到保障的必要条件,各级决策进程如果没有妇女的积极参与,如果不能充分吸纳妇女的观点,那么民主就是一句空话,平等也就成为空谈。

女性参政中的“最低比例制”•通过政党来实行最低比例制的典型国家是北欧诸国家。

2002年,世界女性议员的平均比例是14.3%,北欧国家的比例数高达38.8%。

其中,瑞典议会中女性代表占了42%,丹麦为38%,挪威为36%。

是世界排名最高的三个国家。

•我国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规定妇女代表的比例将不低于22%,这是中国首次对女性占全国人大代表比例数做出明确规定。

•(2)女性政治地位与经济地位不相称据统计,2001年,中国妇女劳动力对中国GDP的贡献已超过40%,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到2000年,中国的女专业技术人员已达1.1亿多人,占全国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40.6%。

中国妇女参政的总体现状是:•党政领导班子中女性配备不够、出席全国人大代表中女性比例下降;•女性参政议政的绝对人数比例偏低;•现任女领导干部存在“五多五少”;•有些地方基层女干部短缺,再加上女性就业歧视,后备干部来源不足,青黄不接;地区之间发展也不平衡。

四、阻碍女性参政的因素及对策(一)阻碍女性参政的因素1.传统性别观念的影响“人们往往缺乏接纳女性领导者a的成熟和自然的心理,女性一旦成为…强者‟,欣赏则可能演化成一种排斥和贬低,影响了女性的参政热情以及向更高目标进取的意识。

”2、社会舆论的影响当前媒体关于从政女性的价值品质评判存在极大的误区。

a•一直以来,媒体在对女政治家浓墨重彩的报道中,成为焦点的往往是她们的性别属性,而不是她们的政治见解和业绩。

•如果有一天,媒体在报道女政治家时,不再突出她的性别,不再比较男女性别的优劣,女政治家既不是女强人,也不需打“温柔牌”,那就意味着女性真正融入了政治这个领地,男女平等在政治领域真正得到了实现。

(二)应对策略(1)改变政治排斥妇女的程序(2)保障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不受侵犯(3)尊重妇女的个人选择,创造条件满足妇女的发展需求尊重妇女权利有两重含义:一重是妇女群体的权力和利益;另一重是妇女个体的权力和利益。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我们强调的是妇女群体的权力和利益,现在我们要强调妇女个体的权力和利益。

其他保障:•1979年,第34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消除对女性一切形式的歧视公约》,这是女性运动的一个重要文件。

•加拿大政府在1981年12月成立了女性地位部,并由政府指派人员成立了女性地位顾问委员会,作为独立组织,负责调查女性问题。

•奥地利于1979 年在联邦总理府设立了一个国务秘书办公室,专门负责与女性有关的问题。

•埃及政府在社会事务部内设立了女性事务总局,还成立了由政府各部门代表组成的女性全国委员会,以协调政府部门间的工作。

思考:21世纪真的是“她”世纪吗?•一是女性政治家的上台是否改变了男性为主的世界政治特性?•二是女性政治家能否真正给女性带来更多的利益?●近几个月来,不少国家的女政治家成为国家领导人,有女权主义者认为,21世纪女性将彻底翻身,这种观点过于乐观●女性政治家的上台很难改变以男性为主的世界政治特性,也没有真正提升女性的根本利益●性别一直作为政治的潜规则,女性被误读为不适合从政,而且女权主义者在女性的发展道路上也存在诸多分歧●用“翻身”来表示女性走上政治舞台并不太合适,因为女性成为国家最高领导人的最终目的不是打倒男性21世纪可能是“她”世纪吗近几个月来,不少国家的女政治家成为国家领导人。

去年年底,瑟利夫当选利比里亚总统,成为这个国家和整个非洲的第一位女总统;几乎同时,默克尔在选举中获胜,诞生了德国历史上首位女总理。

今年年初,南美国家智利也迎来了第一位女总统巴切莱特。

美国早有传言,美国前第一夫人、民主党人希拉里将角逐下届总统选举,而美国第一位黑人女国务卿、共和党的赖斯竞选总统的呼声也很高,尽管她已拒绝参选。

在日本,对修改皇室典范、认可女性天皇的讨论也正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着。

针对这些现象,许多人都感觉到某种传统的政治文化正在变化,正如世界著名作家豪尔赫·爱德华兹评论的,“(这已经)开启了一个新时代。

”的确,在政治领域,女性正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担任国家领导人的女性人数日益增加,由上世纪50年代的1位到60年代的3位,70年代的7位,80年代增加到11位,90年代则超过了20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