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长沙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长沙市统计局2011年3月15日2010年是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的一年。
面对后金融危机的复杂局面和各种挑战,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抢抓机遇,科学应对,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改善民生,全市经济社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547.06亿元,比上年增长15.5%。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02.01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437.03亿元,增长20.7%,其中工业实现增加值2020.68亿元,增长21.6%;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908.02亿元,增长11.5%。
第一、二、三次产业分别拉动GDP增长0.2、9.8、5.5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3%、63.1%、 35.6%。
全年四个季度的GDP累计增幅分别为14.7%、15.0%、16.0%和15.5%。
三次产业结构为4.4:53.6:42.0。
全部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4.4%。
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2728.39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达60.0%。
非国有经济固定资产投资 2376.59亿元,增长35.9%,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74.4 %。
私营企业进出口总额为33.02亿元,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4.2%,同比减少6.3个百分点。
全年地方财政收入506.32亿元,比上年增长27.2%,其中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14.28亿元,增长31.2%。
财政一般预算支出403.33亿元,增长28.4%。
长沙GDP总量在全省的占比为28.6%,经济总量在长株潭三市中的占比达67.7%。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般预算收入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省的比重分别为32.5%、31.4%、29.5%和26.0%。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624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584元。
为民办实事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投入资金61.84亿元,全年关系民生的省、市51项为民办实事工程建设全面或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在促进就业、扶贫解困、教育助学、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百姓安居、道路畅通、环境治理等领域效果显著。
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3.1%,涨幅增加3.6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价格上涨3.5%,涨幅增加5.3个百分点。
城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9%,涨幅增加3.5个百分点;城市商品零售价格上涨3.8%,涨幅增加6.1个百分点。
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比上年上涨10.0%。
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 6.9%。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4.0%。
房屋销售价格上涨9.4 %。
土地交易价格上涨6.5%。
房屋租赁价格上涨1.9%。
物业管理价格与上年持平。
表1 2010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单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员达12.32万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38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89 %。
二、农业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02.0亿元,比上年增长4.5%,其中农业增加值113.8亿元,增长8.8%;林业增加值8.8亿元,增长6.1%;牧业增加值66.4亿元,减少1.6%;渔业增加值8.7亿元,增长4.5%;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4.3亿元,增长5.5%。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37.9万公顷,比上年增长1.8%,其中稻谷播种面积35.1万公顷,增长1.4%,优质稻种植面积所占比重为77.1%;蔬菜种植面积13.9万公顷,增长4.5%;油料种植面积4.7万公顷,增长3.3%;出栏肉猪824.7万头,减少2.5 %。
主要农产品产量保持稳定。
表2 2010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7014家。
41家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销售收入111.7亿元,实现利税2.8亿元。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613个,比上年增长77.1%;参与专业合作社的农户67万户。
农业机械总动力达486.7万千瓦,比上年增长6.8%;农业机械总值24.07亿元,增长5.8%。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加大,全年开工各类水利工程5.0万处,水利工程投入资金15.9亿元,水利工程完成土石方0.74亿立方米。
三、工业和建筑业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2020.68亿元,比上年增长21.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530.35亿元,增长24.0%。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全市重工业实现增加值886.54亿元,比上年增长33.6%,增速高于轻工业20.4个百分点。
重工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57.9%,比上年提高4.4个百分点,对规模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74.2%。
表3 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单位:亿元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工程机械、中成药及生物医药、新材料、汽车及零部件等六大产业集群实现增加值663.52亿元,比上年增长34.4%,对规模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54.4%,比上年提高5.4个百分点;拉动全市规模工业增长13.1个百分点。
全市“两区九园”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39.93亿元,比上年增长31.1%,占全市规模工业的54.9%,对规模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70.7%。
全市县域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753.33亿元,比上年增长27.9%,高于全市平均水平3.9个百分点。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统计的188种主要产品产量中,产量增长的有132种,占产品数量的比重为70.2 %。
表4 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348.1,比上年提高32.6个百分点;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239.11亿元,比上年增长36.3%;利润总额达377.02亿元,增长36.4%;利税总额886.97亿元,增长29.4%;亏损企业亏损额为6.19亿元,下降24.5%,企业扭亏成效显著。
全年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独立核算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689.99亿元,比上年增长28.4%;实现利税总额105.02亿元;房屋竣工面积4251.66万平方米,增长13.2%。
四、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192.57亿元,比上年增长30.7%。
分城乡看,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909.83亿元,增长30.1%;农村投资 282.74亿元,增长56.3%。
全市计划总投资超过5000万元的在建项目859个,本年完成投资1101.69亿元,占全社会投资总额的 34.5%。
表5 2010年分行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速度单位:亿元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不含水利建设投资)72.49亿元,比上年增长112.1%;第二产业完成投资814.89亿元,增长 26.5%,其中工业投资779.24亿元,增长31.3%;第三产业完成投资2305.19亿元,增长30.7%。
高新技术产业投资100.96亿元,增长45.1%。
投资更加向民生和基础设施倾斜,全年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558.45亿元,增长15.6%,民生工程投资133.61亿元,同比增长 21.1%。
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684.15亿元,增长37.5%。
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1680.21万平方米,同比增幅达19.5%。
全市商品房销售额742.33亿元,其中住宅销售额701.91亿元,增长46.3%。
五、国内贸易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12.08亿元,比上年增长20.0%,增速提高0.3个百分点;剔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5.9%。
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零售额比上年增长34.2%,分类别看,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29.6%;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25.0%;化妆品类增长23.6%;金银珠宝类增长16.0%;体育、娱乐类增长48.7%;石油及制品类增长31.9%;通讯器材类比上年增长21.8%;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30.2%;汽车类增长41.1%,汽车类零售额拉动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7个百分点。
表6 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单位:亿元六、交通和邮电全年全社会运输周转量281.28亿吨公里,增长16.1%;旅客周转量增长11.3%;货物周转量增长17.5%。
表7 2010年交通运输业主要指标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000年不变价)244.38亿元,比上年增长16.3%,其中电信业务总量(2000年不变价)237.72亿元,增长 16.3%。
完成邮电业务收入84.56亿元,比上年增长8.0%,其中电信业务收入79.28亿元,增长8.0%。
年末本地固定电话用户208.42万户,减少5.7%。
移动电话用户762.53万户,增长18.4%。
年末互联网宽带用户达88.45万户。
七、对外经济和旅游全年进出口总额(海关口径)60.8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7.9%,其中出口总额35.51亿美元,增长45.2%;进口总额25.38亿美元,增长 51.8%。
在出口总额中,机电产品15.19亿美元、高新技术产品3.67亿美元,分别占出口总额的42.8%和10.3%;在进口总额中,机电产品 18.58亿美元、高新技术产品3.25亿美元,分别占进口总额的73.5%和12.8%。
全年利用外资项目(企业)177个。
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22.3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0.1%。
全年新增实际到位省外境内资金项目384个,实际到位省外境内资金达325.27亿元,增长13.4%。
全年接待国内旅游者4784.4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4.7%;国内旅游收入422.30亿元,增长30.0%;接待入境旅游者70.2万人次,增长21.4%;国际旅游外汇收入5.29亿美元,增长16.7%;国际国内旅游总收入457.99亿元,增长18.5%。
八、金融和保险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9397.88亿元,比上年增长22.0%;金融机构现金支出9269.14亿元,增长22.4%;货币回笼128.73亿元。
存贷款余额大幅度增加,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本外币合计,下同)6427.95亿元,比年初增加1102.12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余额2172.08 亿元,比年初增加290.75亿元;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6353.68亿元,比年初增加1152.92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371.86亿元,比年初增加179.05亿元,中长期贷款4846.59亿元,比年初增加1094.83亿元。
全年保险机构原保险保费收入110.90亿元,比上年增长31.15%,其中财产险原保险保费收入34.77亿元,增长57.19%;人身险原保险保费收入74.77亿元,增长21.9%。
赔付支出21.06亿元,增长1.33%。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全市拥有普通高校48所,普通高中76所,初中学校208所,普通小学1024所。
在学研究生4.63万人,增长7.2%;普通高校在校学生50.82万人,比上年增长0.8%;普通高中在校学生11.15万人,下降2.4%;普通初中在校学生19.60万人,增长8.2%;普通小学在校学生41.35万人,增长2.5%;幼儿园在园幼儿17.16万人,增长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