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2020届高中毕业生六月供题(一)理科综合生物一、选择题:1.氮元素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合理施用氮肥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核酸和蛋白质是含有氮元素的生物大分子B. 在叶绿体中含有氮元素的光合色素是叶绿素C. 寄生于豌豆根内的固氮菌属于异养型的生物D. 施用的氮肥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物质和能量【答案】D【解析】【分析】组成细胞内的化合物主要分为有机物和无机物,无机物有水和无机盐;有机物有蛋白质、糖类、脂质和核酸。
蛋白质的组成元素中一定含有C、H、O、N,糖类的组成元素有C、H、O,脂质的组成元素为C、H、O 或C、H、O、N、P,核酸的组成元素是C、H、O、N、P。
【详解】A、核酸和蛋白质是含有氮元素的生物大分子,A正确;B、叶绿素中含有氮元素和镁元素,B正确;C、寄生于豌豆根内的固氮菌和豌豆互利共生,利用豌豆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生存,属于异养型的生物,C正确;D、氮肥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物质,不能提供能量,D错误。
故选D。
2.细胞一般要经历增殖、分化、成熟、衰老,最后死亡的生命历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细胞分化使细胞生理功能趋向多样化B. 各种致癌因子是导致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C. 细胞凋亡是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D. 精原细胞分裂形成精子的过程是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答案】C【解析】【分析】1.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
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
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础、能维持组织细胞数目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2.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
3.癌细胞的主要特征:(1)无限增殖;(2)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3)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易转移。
【详解】A、细胞分化使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稳定性差异,因此细胞趋向专门化,提高了机体生理功能的效率,A错误;B、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突变,B错误;C、细胞凋亡是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又称细胞编程性死亡,C正确;D、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所经历的全过程,精原细胞形成精子的过程中,DNA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周期、细胞衰老、细胞凋亡和细胞癌变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细胞凋亡的概念及意义;识记癌细胞的主要特征,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3.实验室小鼠只有在亮灯后触碰杠杆,才能得到食物。
经过反复训练,灯光会促使小鼠主动触碰杠杆。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灯光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小鼠触碰杠杆B. 反复训练可能促进了相关神经元之间形成联系C. 小鼠触碰杠杆获取食物的行为可以遗传给下一代D. 灯光促使小鼠主动触碰杠杆的现象是非条件反射【答案】B【解析】【分析】反射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详解】A、灯光直接刺激感受器引起小鼠触碰杠杆,A错误;B、反复训练可能促进了相关神经元之间形成联系,B正确;C、小鼠触碰杠杆获取食物的行为没有改变遗传物质,不可以遗传给下一代,C错误;D、灯光促使小鼠主动触碰杠杆的现象是条件反射,D错误。
故选B。
4.在人工生态养殖场里,鸡以蚯蚓、昆虫、果实为食。
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 果树、鸡、蚯蚓、昆虫构成一个生态系统B. 该生态系统中,鸡属于第三或更高营养级C. 利用鸡粪肥园,可以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D. 人取食鸡肉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答案】D【解析】【分析】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有两部分组成: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
生物成分包括生态系统中的全部生物,即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非生物成分包括生态系统所有的非生物成分,即包括空气、阳光、水分、土壤、温度等。
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1)直接价值: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使用意义,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2)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生态功能);(3)潜在价值:目前人类不清楚的价值。
【详解】A、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果树、鸡、蚯蚓、昆虫只属于生物成分,A错误;B、鸡以果实为食,属于第二营养级,以昆虫、蚯蚓为食,属于第三营养级,B错误;C、利用鸡粪肥园,可以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C错误;D、人取食鸡肉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D正确。
故选D。
5.在疟疾流行地区,携带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基因个体的疟疾感染率较低。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用光学显微镜能观察到DNA发生碱基对的替换B. 移植健康人的骨髓可以治愈镰刀型细胞贫血症C.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血红蛋白结构异常D. 基因突变对个体的影响与其所处的环境有关【答案】A【解析】【分析】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属于单基因遗传病中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是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的,患者的红细胞性状发生改变,显微镜下观察患者的红细胞呈现镰刀型。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病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控制血红蛋白合成的基因中碱基的替换,直接原因是血红蛋白中一个氨基酸的改变引起的,导致血红蛋白的结构异常,从而影响了其功能。
【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根本原因是发生了基因突变的结果,基因突变在光学显微镜下不能观察到,A 错误;B.根据以上分析可知,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红细胞形状异常,而红细胞是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分裂分化产生的,移植健康人的骨髓,健康人的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可以分裂分化形成正常的红细胞,从而治愈镰刀型细胞贫血症,B 正确;C.根据以上分析可知,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病的直接原因是血红蛋白中一个氨基酸的改变引起的,导致血红蛋白的结构异常,C 正确;D. 由题意可知,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基因在正常情况下对于个体的生存不利,但在疟疾流行的地区携带者对疟疾的感染率比正常人低得多而有利于个体生存,由此可以看出,变异是否有利取决于环境的选择作用,D 正确。
故选A 。
6.已知某种植物的花色由两对等位基因G/g 和F/f 控制,花色有紫色(G_ ff )、红色(G _Ff )、白色(G_ FF 、gg_ _)三种。
不考虑交叉互换,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B. 紫花(Ggff )与白花( ggFf )杂交,统计子代花色无法判断这两对基因是否为独立遗传 C. 红花( GgFf )自交,若这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则子代花色为紫:红:白=1:2:1 D. 红花( GgFf )自交,若这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则子代花色红:紫:白=6:3:7【答案】C 【解析】 【分析】 若G 、g 和F 、f 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GgFf 自交后代出现紫花(G_ ff )的概率为3/4×1/4=3/16;红花(G_ Ff )的概率为3/4×1/2=3/8;,白花(G_ FF 、gg_ _)的概率为1-3/16-3/8=7/16,即紫花:红花:白花=3:6:7。
若G 、g 和F 、f 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可能有G 和F 在一条染色体上或者G 和f 在一条染色体上。
若是前者,GgFf 产生GF 和gf 两种配子,比例为1:1,自交后代出现红花:白花=1:1;若是后者,GgFf 产生Gf 和gF 两种配子,比例为1:1,自交后代出现紫花:红花:白花=1:2:1,据此答题。
【详解】A 、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A 正确;B 、紫花(Ggff )与白花( ggFf )杂交,无论两对基因是否为独立遗传都得到相同的实验结果,B 正确;C 、红花( GgFf )自交,若这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可能有G 和F 在一条染色体上或者G 和f 在一条染色体上,则子代花色为红花:白花=1:1或紫:红:白=1:2:1,C 错误;D 、红花( GgFf )自交,若这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则后代出现紫花(G_ ff )概率为3/4×1/4=3/16;红花(G_ Ff )的概率为3/4×1/2=3/8;,白花(G_ FF 、gg_ _)的概率为1-3/16-3/8=7/16,即子代花色为红:紫:白=6:3:7,D 正确。
故选C 。
7.某科研小组为探究干旱对大针茅草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1)与对照组相比,在干旱条件下,大针茅草的光合速率___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结果表明,干旱时大针茅草通过提高______________,缓解干旱对它的伤害。
但严重干旱时,细胞内水分减少,会导致叶绿体结构破坏,类囊体薄膜上的_____________减少,进而影响光反应。
(3)有研究表明,氯化钙与植物激素X 都能提高大针茅草在干旱条件下的净光合速率,并且混合使用效果更好。
请设计实验验证该结论,并写出简要的实验设计思路___________。
【答案】 (1). 降低 (2). 相对气孔开度降低,二氧化碳吸收减少 (3). 水分利用效率 (4). 色素和酶 (5). 在干旱条件下,分别用清水、氯化钙,植物激素X 、氯化钙和植物激素X 混合物处理大针茅草,测定净光合作用速率【解析】【分析】据表分析:该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干旱,因变量是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相对气孔开度和水分利用效率。
数据表明干旱会导致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和相对气孔开度降低,而水分利用效率升高。
【详解】(1)据表分析可知,在干旱条件下,植物为减少水分的散失,相对气孔开度降低,二氧化碳吸收量减少后导致光合速率降低。
(2)结果表明,干旱时的大针茅草可以通过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来缓解干旱对它的伤害,增强抗旱能力;但严重干旱时,细胞内水分亏缺会导致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色素的散失和酶减少,进而降低光合速率。
(3)根据题意可知该实验的设计思路需要遵循对照原则,故方案为:在干旱条件下分别用清水、氯化钙、植物激素X、氯化钙与植物激素X的混合物处理大针茅草,测量并比较净光合速率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