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3年04月00034《社会学概论》历年真题答案

2013年04月00034《社会学概论》历年真题答案

全国201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034选择题部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孔德认为,居于科学的最高层次的是( A )1-37 A.社会学 B.哲学C.生物学D.数学2.罗伯特·默顿的代表著作是( B )1-44 A.《社会行动的结构》 B.《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C.《冲突的社会功能》D.《工业社会的阶级和阶级矛盾》3.《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一书的作者是社会学家( D )1-45 A.米德 B.霍曼斯C.弗洛伊德D.布劳4.尤尔根·哈贝马斯的主要著作是( C )1-47 A.《实践与反思》 B.《国家精英》C.《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D.《社会的构成》5.社会学的管理功能之一表现在( D )2-63 A.预测性功能 B.帮助人们合理选择C.社会批评D.提供模式6.在社会学研究方法论中,对社会行动过程及结果予以主观意义理论的方法是( C )2-64 A.实证主义方法论 B.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方法论C.人文主义方法论D.后现代主义方法论7.问卷的主要类型有( B )2-68 A.结构式和非结构式 B.自填式和代填式C.典型式和非典型式D.参与式和非参与式8.在社会学研究的分析类型中,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与数量变化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是( A )2-73 A.定量分析 B.统计分析C.定性分析D.实证分析9.政府和社会组织为促进社会系统协调运行,对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以及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监督和控制的过程,被称为( C )3-79 A.社会建设 B.社会建构C.社会管理D.社会治理10.由许多文化集丛结合而成的一个文化整体,被称为( A )3-87 A.文化模式 B.文化系统C.文化元素D.文化特质11.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统治集团倡导,并被多数社会成员所接受的文化被称为( D )3-91 A.亚文化 B.统治文化C.集团文化D.主文化12.“生物人”通过社会文化教化,获得人的社会性,获得社会生活资格的过程,被称为( B )4-95 A.正向社会化 B.基本社会化C.再社会化D.继续社会化13.库利认为,自我作为一种社会产物,它的出现有( B )4-97 A.两个阶段 B.三个阶段C.四个阶段D.五个阶段14.在社会互动的理论中,从互动个体的日常自然环境去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的理论派别是( C )5-123 A.日常互动论 B.拟剧论C.符号互动论D.常人方法学15.社会网络的形态以个人和社会网络连接的紧密程度不同来区分,可以分为( A )5-126 A.稳固形态和松散形态 B.互利形态和互补形态C.封闭形态和开放形态D.集中形态和分散形态16.由一对夫妇与父母和未婚子女聚居生活的家庭被称为( B )6-136 A.联合家庭 B.主干家庭C.重组家庭D.核心家庭17.群体以群体的关系结构和组织功能为标准可以分为( B )7-145 A.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 B.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C.内群体和外群体D.大群体和小群体18.科层制的建立基础是( C )7-149 A.传统型权威 B.超凡魅力型权威C.法理型权威D.制度型权威19.在解释集体行为的理论中,勒庞提出的是( D )7-154 A.搭便车理论 B.价值累加理论C.资源动员理论D.乌合之众理论20.后福特主义的特征之一表现在( C )8-168A.工人丧失了对劳动过程的自主性B.以劳资集体谈判制度为核心的劳资关系新形式C.劳资关系变成某种程度上的相互合作与信任关系D.主要行业形成了垄断竞争的市场格局21.在消费的社会学理论中,鲍德里亚提出的是( B )8-173 A.消费文化论 B.消费社会论C.生活风格理论D.炫耀性消费理论22.在关于城市空间结构的理论中,同心圆理论的提出者是( A )9-177A.伯吉斯B.霍伊特C.林顿D.哈里斯23.在世界城镇化演进模式中,市场主导型城镇化被称为( C )10-190 A.墨印模式 B.北欧模式C.欧美模式D.南美模式24.以农业产业为主导,工业基础薄弱的城镇化被称为( D )10-192 A.过度城镇化 B.滞后城镇化C.同步城镇化D.低度城镇化25.在城市群研究的理论中,法国建筑学家和城市理论家勒·柯布西耶从城市规划视觉角度提出了( D )10-195 A.田园城市理论 B.组合城市理论C.区域整体发展理论D.城市集中发展理论26.戴维斯和摩尔的社会分层理论是( A )11-214 A.功能主义的社会分层理论 B.冲突论的社会分层理论C.互动论的社会分层理论D.结构主义的社会分层理论27.由已经获得了较高地位的人根据某种既定的标准来授予社会地位的社会流动形式是( B )11-220 A.结构式流动 B.赞助式流动C.代际流动D.自由流动28.在默顿的失范理论中,为了追求社会鼓励的目标,采用了不被社会认可的手段,甚至是违法的手段,这是( D )12-231 A.退缩主义 B.形式主义C.反叛D.革新者29.社会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是人的社会化的失败,这种观点来自于社会问题研究理论中的( C )13-243 A.社会解组理论 B.价值冲突理论C.社会病理学D.社会建构理论30.人们有意识地规划并在较短时间内实现的社会局部调整或全面改良的过程被称为( A )14-262 A.社会改革 B.社会革命C.自发变迁D.有计划变迁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31.“五脏六腑”是费孝通借用中医学的术语,比喻社会学的建设。

其中“六腑”包括(ABCDE)1-54 A.社会学概论 B.文化人类学C.社会心理学D.国外社会学说E.社会调查研究方法32.交换的构成要素包括(ABDE)5-115A.目标B.付出C.时间D.回报E.效益33.权变理论的主要观点包括(BDE )7-153A.要求组织管理注重劳动效率B.不同的人对组织管理方式的要求是不同的C.强调组织成员的群体身份对组织管理的作用D.组织目标、工作性质、职工素质等因素对组织结构和领导方式的效率有很大的影响E.人们是带着不同的需要和动机加入工作组织的34.现代学校教育的显功能包括(ABCD )8-161 A.社会化的功能 B.社会选拔的功能C.提高人口素质的功能D.知识技术创新的功能E.社会控制的功能35.社会控制的特点有(ACE )12-234 A.普遍性 B.整合性C.规范性D.外在性E.多重性非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6.社会团结1-40答:社会团结是指以吸引为特征的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协调、合作、结合在一起的社会联系状态。

37.社会互动5-113答:社会互动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一定的符号和交往形式而产生相互影响的过程。

38.组织7-147答:人们为了达到特定目标而有计划地建立起来的具有比较严密的结构的制度化的群体。

39.社区发展9-184答:社区发展指在城乡基层社区中社区居民依靠社区自身力量,在政府和其他组织机构的支持下,推动社区有计划地社会变迁,改善社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状况,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

40.社会现代化14-264答:社会现代化,是指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是在祉会分化的基础上,以科学技术进步为先导,以工业化、城市化、民主化和知识化等为主要内容,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变迁过程。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41.简述典型调查的优点与不足。

2-69答:典型调查的优点:可用较少的人力物力,在较短的时间内,对事物作较深入的研究。

特别适用于对新情况和新问题的调查研究。

典型调查的不足:一是典型的选择容易受主观意识的诱导,二是所获取的资料难以标准化,三是结论的客观性和普遍性易受到较多的质疑。

42.简述实现社会化目标的根本途径。

4-102答:社会实践是实现知识内化与积累,达到社会化目标的根本途径。

社会实践通常包括生产活动、科学实验、社会斗争和人际交往等形式。

知识的内化与积累是一个以教化和互动为前提、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实现的过程。

43.简述家庭形态的变化。

6-139答:(一)家庭规模小型化(二)家庭离婚率上升(三)家庭类型多样化44.简述消费社会的特征。

8-172、173答:第一,消费成为社会的核心。

第二,消费水平和消费规模的不断扩张。

第三,消费主义盛行。

消费主义追求体面的消费,渴求无节制的物质享受和消遣,并把这些当作生活的目的和人生的价值。

45.简述全球化对中国的冲击和挑战。

14-274、275答:(1)中国经济增长过于依赖贸易。

(2)在政治方面,由于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的高速增长动摇了西方霸权的地位,引起它们的恐慌。

(3)随着中国对全球化参与程度的加深,中国的文化建设受到了两方面的挑战。

(4)国家安全方面,目前还存在着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等影响世界和平的因素,我们所面临的国际安全环境并不太乐观。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6.论述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关系。

2-74、75答: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实质性的区别体现为数据化或非数据化。

具体地说,两者的不同点有:(1)着重点不同。

定性分析着重事物质的方面;定量分析着重事物量的方面。

(2)依据不同。

定量分析依据的主要是调查得到的现实资料数据;定性分析依据的是大量历史事实和生活经验资料。

(3)手段不同。

定量分析主要适用经验测量、统计分析和建立模型等方法;定性分析则主要运用逻辑推理、历史比较法等方法。

(4)学科基础不同。

定量分析是以概率论、社会统计学为基础;定性分析则以逻辑学、历史学为基础。

(5)结论表述形式不同。

定量分析主要以数据、模型、图型等来表述,具有概括性和精确性的特征;定性分析结论多以文字描述为主,具有深入细致地反映社会现象本质的特征。

社会现象同自然现象一样,具有质与量两个方面的规定性,在社会研究中二者缺一不可。

因而在实际研究中,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是互补的,经常配合使用。

在进行定量分析之前,研究者须借助定性方法确定研究对象的性质;在进行定性分析过程中,研究者又须借助定量研究确定现象发生质变的数量界限和引起质变的原因。

47.论述如何促进中国小城镇的健康发展。

10-206答:一、小城镇建设要有科学规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