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维设计基础》

《二维设计基础》






线
整理课件








9

1.3 面
面的定义:从理论上说是线移动轨迹的 结果。面有长度与宽度,是一个实实在在的 准空间。
面有形状上的区别,大致可分为几何形态 的面与自然形态的面。与点、线相比,面显得 更加充实、稳重、整体。
线集合而成的面
点密集而成的面
点的扩大可 以成为面
线的增宽可 以成为面
荷叶浮在水面的状态成点状
点 的 面 化 构 成
5
1.2 线
线的定义:从理论上说是点移动所形成的轨迹,是
造型形态的重要元素之一。作为造型元素,线有长度、
形状、肌理与方向。
线的表现力:
(1)垂直线具有直接、严肃、坚强、阳刚及上升
和下降感;
(2)水平线具有静止、安定的感觉;
(3)斜线具有飞跃、积极之感;
一种情况下是一个面。 整理课件
3
点的构成方法:
点的规律构成
点的不规则间隔构成
点的线化构成
点的构成方法:
(1)点的等间隔构成

(2)点的规律间隔构成


(3)点的不规律间隔构成Fra bibliotek化 构
(4)点的线化构成

整(理课5件 )点的面化构成
4
点的欣赏:
草原上的牛群具有点的视觉效果
以点的大小构成的商标
整理课件
正方形
填充后有了 面的感觉
整理课件
圆形
填充后有了
12
面的感觉
1.4 图与底的关系
在我们周围的环境中,物体 之所以会被认为是物体,是因为 物体由背景明显的衬托,而让我 们加深印象的结果。它与背景之 间的关系,就称为图与底。
在画面中,图与底是相辅相成的, 这就是我们在谈论图形时常常说到的 “图底关系”。由于图与底之间这种互补 互存的关系,它们之间构成了一对守恒 空间。在造型行为中,人们往往会把精 力集中在对“图”的关注上,而忽视对剩 余的部分“底”的把控,尤其是在对“底” 不同形态、整理空课件间、面积的整体协调方面13 。
(1)图的特性
①一般指具有真实感和强烈视觉印象部分。 ②具有前进性,在画面上显得更突出。 ③可吸引注意力而受到更多的注目。 ④具有轮廓并有其物体的特性。
(2)底的特性
①没有真实感,缺少具体的事实而且视觉印象模糊。 ②具有后退性,在画面上给人隐而不彰之感。 ③不显眼,易被忽略。 ④不定形,不易感觉出形体的轮廓。
整理课件
15
相反方向的图片反转
1.5 平面构成的基本形与骨骼
(1)基本形的产生:
设计由一组重复的或彼此有关 联的“形”构成,这些“形”称之为基本 形。基本形设计以简为宜,复杂的 基本形会产生互不关联之感,使设 计涣散。
形与形的关系:两个或更多的 基本形在相遇时可以产生不同的关 系,即分离、接触、覆叠、透叠、 联合、减缺、差叠或重合。
视觉反复来回和虚线感
意大点,然后注意小点
点的连续会长生节奏2 韵律、方向的感觉
点具有终止、休息 感觉
点的集合会产生 虚面感受
点的定义: 是视觉元素中最 基本的元素之一。
点的大小变化会产生 深度的空间感
同样的点在不同的空间中会产生面积大小的视觉变化
点是相对的,它与周边的物件、环境相比较而存
在。同一个物体,在一种情景中可以是一个点,而在另
面在平面的形态中所占的空间
以及它本身可能出现的大小、
形态、分布状况,决定了它在
图形中举足轻重的作用。 整理课件
11
(2)面的重叠
由于重叠效果的作用,使得面的重叠更具特色。
(3)面与形的关系
形的成立意识在前,面的成立意识在后,两者之间 存在相互往返的意识动向。也就是说,在看到行之后会 产生面,而面与面在一起时,形又很自然的存在了。
不相交的线:平行线
感觉
直线 相交的线 :折线、放射线、网络线
交叉的线 :直交格、斜交格
线
封闭曲线:圆、椭圆、心形、肾脏形等 曲线
开放曲线:弧线、整理螺课件 旋状线、双曲线、抛物线7
线的构成:
整理课件
8
线的欣赏:
线的自然形态——梯田
线 构 成 的 标 志
线的自然形态——屋顶瓦沟




杜 艺 鸟巢
二维设计基础
整理课件
1
第一章:形态的创造与构成
1.1 点
当我们想构成一幅画面时,必先找出组成画面的 基本构成要素,才能把握其形态、空间及动向。而这 些构成要素可归纳为点、线、面三要素。
巧妙地将点、线、面运用于各种设计中,可以表 现出许多不同的情感及视觉效果。
点具有集中、凝 固视觉的作用
两点大小一致会造成 整理课件如果两点大小不一致会注
(4)曲线具有间接、优雅与动感;
(5)曲折线具有一种不安定之感;
(6)粗线具有稳重有力及前进的感觉;
(7)细线有锐利、纤弱的感觉且具有后退、速度的
视觉效果。
整理课件
6
曲线的优雅、间接 与运动的感觉
曲折线具有不安定 的感觉
斜线具有飞跃、
线的种类:
积极、向上的
感觉
粗线具有稳重有力之感
细线具有锐利、速度的
整理课件
非作用性骨骼
17
1.6 重复
重复构成的概念: 相同或相近的形态连续地、有规律地反复出现。 重复的构成形式就是把视觉形象秩序化、
整齐化,在图形中可以呈现出和谐统一、富 有整体感的视觉效果。
重复构成的形式: 1、基本型重复构成 2、绝对重复和相对重复 3、重复骨骼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
16
(2)骨骼:
骨骼最大的功用是将形象在空间或框架里作各种不同的 编排,使形象有秩序地排列,构成不同的形状与气氛。
骨骼分规律性和非规律性,而规律性骨骼分作用性 和非作用性两类。
作用性骨骼: 骨骼线构成后给基 本形以准确空间。
作用性骨骼
非作用性骨骼: 给基本形以准确的位置, 基本形定位在骨骼线的交 叉点上。
(3)图与底的反转矛盾
因构成的要素非常相近,而容易使我们图、底不分 所以时而为图时而为底的造型现象,就是图与底的反转 矛盾现象。在此我们并非要刻意地去强调图与底的分离, 而是要思考如何才能造成图整理与课件底的反转矛盾现象。 14
图与底的反转作品——天空与水 埃舍尔
图与底反转海报插图 福田繁雄
图与底反转海报插图
整理课件 线的移动可 以成为面
线的移动可 10 以成为面
(1)面的分割
面的分割并非仅限于直线,其它如自由 曲线或直曲线的共同组合,都可以分割画面 而构成各种不同的变化。
谈到面的分割值得一提的是蒙德里安的 面的构成作品——蒙德里安 构成艺术,其作品大都是基于分割及单纯比
率所构成的几何抽象主义绘画。利用水平垂 直构成,并于单纯的三原色与黑、白、灰配 置在分割的画面中,造型简洁大方,是面的 分割构成中最好的图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