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级控制系统
反作用方向:当环节的输入增加时,输出减少的称 反作用方向 。 测量元件及变送器,其作用方向一般都是正的。
控制器、执行器和被控对象三个环节的作用 方向。
执行器及被控对象的正、反作用
执行器的作用方向: 1.气开阀是正作用方向。 2.气关阀是反作用方向。 3.气开或气关型式从工艺安全角度来确定。
被控对象的作用方向: 1.被控变量随操纵变量增加而增加的对象是正作 用方向。 2.被控变量随操纵变量的增加而降低的对象是反 作用方向。
串级控制系统中副回路的确定
1.主、副回路应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2.副回路应尽可能多地包含干扰因素;
主要干扰应包含在副回路中;在可能条件下,使副回 路包含较多的次要干扰; 3.注意主、副回路的时间匹配,防止“共振”;
1.主副变量间应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1)选择与主变量有一定关系的某一中间变量作为副变量; 管式加热炉的温度串级控制系统中,选择的副变量是燃 料进入量至原料油出口温度通道中间的一个变量,即炉 膛温度。由于它的滞后小、反应快, 可以提前预报主变量 的变化。 2)选择的副变量就是操纵变量本身,这样能及时克服它的 波动,减少对主变量的影响。
管式加热炉串级控制系统
生产实践中,往往根据炉膛温度的变化,先改变燃料量, 然后再根据原料油出口温度与其给定值之差,进一步改 变燃料量,保持原料油出口温度的恒定。
管式加热炉串级控制系统基本工作原理
“粗调”作 用。 “细调”作用。 两个控制器协同工作直到原料油出口温度重 新稳定在给定值。
管式加热炉串级控制系统的方框图
2. 干扰作用于主对象
某一时刻,由于原料油的进口流量或温度变化,F2不存 在,只有F1作用于温度对象1上。
结论:在串级控制系统中,如果干扰作用于主对象,由 于副回路的存在,可以及时改变副变量的数值,以达到 稳定主变量的目的。
干扰同时作用于副回路和主对象
1.在干扰作用下,主、副变量的变化方向相同,即同 时增加或同时减小。 加强了控制作用,加快了控制过程。
干扰 F2 表示燃料油压力、组分等的变化,它通过温度对象 2首先影响炉膛温度,然后再通过温度对象1影响原料制口温 度; 干扰Fl 表示原料油本身的流量、进口温度等的变化,它通过 温度对象1直接影响燃料油出口温度。
1. 干扰进入副回路
干扰只是燃料油的压力或组分波动时 F1不存在,只有F2作用在温度对象2上
1.对象的作用方向由工艺机理可以确定;
2.执行器的作用方向自工艺安全条件可以选定; 3.控制器的作用方向要根据对象及执行器的作 用方向来确定,以使控制系统构成负反馈的闭 环系统
控制器正、反作用的确定
例如:加热炉出口温度控制系统。 对象:加热炉;正作用方向。
执行器:从工艺安全条件出发 选定执行器是气开阀。执行器 是正作用方向。
连续槽反应器温度控制系统
被控对象具有三个热容积:夹套中的冷却水、槽壁、 槽中的物料
连续槽反应器温度控制系统(控制通道)
工艺上对反应温度T的要求很高,不希望波动太大。实 践中证明, 采用上述简单控制系统达不到这个要求。
连续槽反应器温度控制系统工艺分析(干扰通道)
引起温度T变化的扰动因素:
1.物料:流量、入口温度和物料化学组分D1;
管式加热炉工艺再分析(干扰通道)
引起油料出口温度 T 变化的扰动因素很多: 1.被加热油料的流量和温度的扰动D1; 2.燃料油压力的波动、热值的变化D2; 3.喷油用的过热蒸汽压力的波动D3; 4.配风、炉膛漏风和大气温度方面的扰动D4等。
各干扰因素的特点: 除被加热油料的流量和温度外,D2、D3和D4的变化及 其进入系统的位置,都是首先影响炉膛温度,而后经过 加热管管壁影响被加热油料的温度T。
管式加热炉出口温度控制系统
主要的控制参数是加热炉出口温度,将温度控制好,一 方面可延长炉子寿命,防止炉管烧坏;另一方面可保证 后面精馏分离的质量。
管式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
简单控制系统。在燃料油管道上装设了一个调节阀, 用它来控制燃油量以达到控制被加热油料出口温度 的目的。
管式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分析(控制通道)
主回路:具有后调、细调、慢调的特点,对于副回 路没有完全克服掉的干扰影响能彻底加以克服。
串级控制系统特点(性能)
能改善被控对象的特性。
被控对象分为两部分:一是副回路等效对象,二是主 对象。 整个被控对象的滞后时间近似等于主对象的滞后时间。 使对象的动态特性有了很大的改善,有利于提高系统 克服干扰的能力。
总结:串级控制特点
(2) 在系统结构上,串级控制系统有两个闭合回路:主回 路和副回路;有两个控制器:主控制器和副控制器;有两 个测量变送器 , 分别测量主变量和副变量。 主回路是个定值控制系统,而副回路是个随动控制系统。
串级控制系统特点(性能)
主、副回路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充分发挥了控制 作用, 大大提高了控制质量。 副回路:不仅能迅速克服作用于副回路的干扰,而 且对作用于主对象上的干扰也能加速克服过程。
简单控制系统控制器正、反作用
在控制系统中,被控对象、控制器、测量元件及变送器 和执行器都有各自作用方向。如果组合不当,使总的作 用方向构成正反馈,则控制系统不但不能起控制作用, 而且破坏了生产过程的稳定。
正作用及反作用
作用方向:输入变化后,输出的变化方向。 正作用方向: 当某个环节的输入增加时,其输出增加,则称该环节 为正作用方向;
可不给定就行了。
副控制器正、反作用的选择
副控制器正、反作用的选择
主控制器正、反作用的选择
串级控制系统中主控制器作用方向的选择方法: 当主、副变量在增加(或减小)时,如果由工艺分析得出, 为使主、副变量减小(或增加), 要求控制阀的动作方向一 致的时候 , 主控制器应选“反”作用;反之,则应选 “正”作用。为什么? 当由于工艺过程的需要,控制阀由气开改为气关;或由 气关改为气开时,只要改变副控制器的正反作用而不需 改变主控制器的正反作用。为什么?
控制器就应该是反作用:当炉温升高时,控制器TC 的 输出减小,因而关小燃料气的阀门,使炉温降下来。
控制器正、反作用的确定
思考:液位控制系统 执行器采用气开阀,是“正”方向。 对象是反作用方向。
控制器的作用方向必须为 “正”。
单回路控制系统不适用以下场合:
被控对象的动态特性决定了它很难控制,而工艺对 调节质量的要求又很高;
3.副变量的选择应考虑到主、副对象时间常数 的匹配,以防“共振”的发生
主、副对象的时间常数不能太接近: 主、副对象的时间常数之比为 3~10, 以减少主、副 回路的动态联系。 不能盲目追求减小副对象的时间常数,否则可能使副回 路包围的干扰太少,使系统抗干扰能力反而减弱了。
串级控制系统控制规律
串级控制系统的目:高精度地稳定主变量 主变量是生产工艺的主要控制指标,一般来说主变量 不允许有余差。 主控制器通常都选用比例积分控制规律,以实现主变量 的无差控制。 对象控制通道容量滞后比较大,可以选择比例积分微分 控制规律。
副控制器控制规律
副变量目的:保证和提高主变量的控制质量。 控制过程中副变量的要求一般都不很严格,允许 它有波动。 副控制器一般采用比例控制规律、不带积分作用, 不需微分作用。
副控制器正、反作用方向的确定
串级控制系统中顺序:即先确定执行器的开、关型式及 副控制器的正、反作用,然后确定主控制器的作用方向; 副控制器正、反作用的选择方法: 1.根据工艺安全等要求,选定执行自气开、气关型式; 2.副对象特性; 3.按照使副控制回路成为一个负反馈系统的原则来确定;
复杂控制系统
串级控制系统 均匀控制系统 比值控制系统 选择性控制系统 分程控制系统 多冲量控制系统
串级控制系统
在对象滞后较大、干扰作用强烈而且频繁的主控制系 统中,对局部参数(副参数)进行预先控制以提高系 统总体控制水平的复合控制系统。 串级控制系统由两个调节器、一个调节阀、两个变送 器和两个对象组成。两个调节器控制一个调节阀,适 用于当对象的滞后较大,干扰比较剧烈的对象。
干扰同时作用于副回路和主对象
2.主、副变量的变化方向相反,一个增加,另一个减小。 两者增加量虽不相等,由于能互相抵消掉一部分,因而 偏差也不大,只要控制阀稍稍动作一点,即可使系统达 到稳定。
总结:串级控制特点
(1) 在串级控制系统中,有两个变量:主变量和副变量。 主变量是反映产品质量或生产过程运行情况的主要工艺 变量。主变量的选择原则与简单制控制系统中介绍的被 控变量选择原则是一样的。
炉膛温度控制系统对干扰的克服能力
以炉膛温度为被控变量,燃料油为操纵变量构成单回 路控制系统,则该系统控制通道的容量滞后大大减少; 能够及时克服的干扰包括:
燃料油压力的波动、热值的变化D2; 喷油用的过热蒸汽压力的波动D3; 配风、炉膛漏风和大气温度方面的扰动D4等
由于干扰D1并没有包含在内,同时系统也没有对出口 温度构成闭环控制。不能保证出口温度稳定在要求的 值上。
2.冷却水:它的入口温度以及调节阀前的压力D2;
D1与D2分别作用于系统的不同地点。 当冷却水方面发生扰动时,例如冷却水入口温度升高, 它首先影响反应器夹套温度,而后经槽壁影响反应器内 的温度。
连续槽反应器温度控制系统
采用串级控制系统可以大大提高调节品质。
串级控制系统
串级控制系统与简单控制系统有一个显著的区别:它 在结构上形成了两个闭环。 副环在控制过程中起着“粗调”的作用;主环用来完 成“细调”任务,以保证被控变量满足工艺要求。
精馏塔塔釜温度与蒸汽流量串级控制系统
副变量:操纵变量(加热蒸汽量)本身。 干扰来自蒸汽压力或 流量的波动时,副回 路能及时加以克服, 以大大减少这种干扰 对主变量的影响,使 塔釜温度的控制质量 得以提高。
2.主要干扰被包围在副回路内
确定副变量时: 1) 将对主变量影响最严重、变化最剧烈的干扰包 围在副回路内; 2)副对象的时间常数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