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湖南农业大学认知地图

湖南农业大学认知地图

湖南农业大学校园认知地图研究
摘要:本项研究以湖南农业大学为研究对象,采用认知地图法。

评价地图不仅揭示了环境的可记忆特征,而且叠加的地图表明了共同的偏爱和对环境外观的改进建议。

通过调查可表明调查对象的公共意象范围、意象空间结构(方向、核心与层次、架构模式)、同一性、一般意象元素(建筑、道路、场所、标志、区域和边界)、特殊意象(中心、简略意象、感觉品质)。

从而解决空间问题、接受新环境信息和加强交往功能。

关键词:认知地图、问卷调查、意象
正文:
一、研究对象的概述
本项研究的对象为校园环境及其使用者,但重点在于环境特征,选择湖南农业大学作为具体研究对象。

湖南农业大学1951年建校,位于长沙市芙蓉区,占地面积2.27平方公里,北领东湖秀色,南润浏阳河风光,学生人数在万人以上。

被试者为大一、大二、大三学生,分属园林专业、植物科学与工程专业、机制专业、材料化学专业、金融专业。

被试者来自五湖四海,具有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认知水平、绘图和文字表达能力。

研究采用认知地图法:要求被试者根据记忆迅速画出校园平面草图,填写问卷并接受访谈,其内容包括识别特征(如找路是否容易)、结构特征(方向、主次等)和景观评价。

将这些资料加以汇总进行比较研究。

二、公共意象范围
图中圈出区域就是83%的公共意象范围。

此范围内的建筑在人们的个人认知地图中出现率较高。

由于被试者均为学生,故在图中公共意象的范围主要在教学区。

三、意象空间结构
(一)方向
校园以南北为主导,东西为辅,形成大致相当的棋盘形。

南北方向活动频繁(上下课,进出校园)53%的意象图为上北下南,其余均为上南下北。

(二)核心与层次
校园主要以图书馆为核心向两侧的教学区辐射形成层次及以学生住宿区为核心向两侧的市场、小区辐射形成层次。

(三)架构模式
校园三大分区较为明确,以东西走向的神农北路、朴诚路、奋勉路为区分线。

神农北路以北为学生公寓Ⅰ区,神农北路以南、朴诚路以北为新教学楼区,朴诚路以南、奋勉路以北为活动区及学生宿舍Ⅱ区,奋勉路以南为老教学楼区。

四、同一性
校园的边界不明,而北侧主入口标志不明。

校园内各区域间的同一性教明显。

教学楼以灰色(老校区)、红褐色(新校区)为主,学生住宿区建筑以淡黄和淡粉为主,且建筑风格不同。

五、一般意象元素
(一)建筑
建筑元素相对出现率较高,大部分被试者还画出了建筑平面的大致形状,成为公共意象图中最主要的组成元素。

这说明,在中等尺度环境中,建筑物最易为人记忆和再认,是识别环境的重要参照物。

(二)道路
校园的道路布局趋于“棋盘式”,道路尺度相同,主次关系不够明确,因而缺乏辨别特征,以致大部分被试者仅以方格网示意。

道路交叉路口缺乏重点处理,因而失去节点功能。

(三)场所
小尺度场所(如修业广场、情人坡、田径场、篮球场、逸苑等)的趋于区域边界清晰,功能特征或环境特征明确,对使用者具有独特吸引力,故可意向性很高。

而且视野开阔,便于整体观察周围环境,有利于观察者了解环境的有机联系并建立整体认知结构,又起到节点的作用。

(四)标志
校园起到标志作用的元素较少,分布不均匀。

主要标志为位于校园道路主干
的图书馆,也有部分被试者将一教和修业广场作为标志。

(五)区域和边界
就校园总体环境而言,以神农路及南北走向的农大路为主要边界,道路宽阔,车流量大,易于识别。

六、特殊意象
(一)中心
67%的被试者认为校园中心在图书馆, 17%认为是修业广场,10%认为是芙蓉广场,3%认为是东湖,剩余3%认为校园没有中心。

(二)简略意象
被试者认为校园草坪很多且开阔,但景致不够精致,植物配置单一且管理不当。

教学区范围内车辆太多,没有良好的步行空间。

缺少古朴的文化气息。

(三)感觉品质
校园的感觉品质用形容词表达多为绿化好、较幽静、较清新、较宽敞,但也有部分区域不受被试者喜爱。

如下是对调查表的统计及分析: 1.被试者性别
男生,52%
女生,48%
12
被试者男女比例均等,对调查具有普遍及客观性。

2.被试者年级、住址
金岸,13%
芷兰,50%
东湖,37%
123
被试者包括大一新生及大二(含大二)老生。

同时分布在校园不同住处。

3.校园的校门
老校门,车
站, 7%
耘园基地旁边, 10%没有校门,
33%
新润入口,43%
, 7%12345
上图显示,43%被试者认为新润入口为校园校门,10%认为耘园基地旁,分有7%认为老校门和车站,同时存在33%认为校园没有校门。

可见在被试者心目中并没有典型的校门。

4.校园的标志性建筑
没有标志性建筑,
7%
图书馆,93%
12
根据上图,93%被试者将图书馆作为校园标志性建筑,仅有7%认为没有标志。

可见图书馆起到了极强的标志作用。

5.最喜欢去的地方
花卉基地,
5%田径场,9%
逸苑, 9%红旗市场,
14%其他, 16%
修业广场,
16%
图书馆,31%1234567
6.不常去的地方
图书馆, 2%
花卉基地,
6%
逸苑, 11%滨湖, 14%文渊馆, 21%
浏阳河边,
22%
生命科学楼,
24%
1234567
7.不常去的原因
人太多了, 5%景色不好看,
5%不用去附近上
课, 36%
太远了, 54%
1234
被试者以“太远”为由不去一些地方,可见这些地方本身也没有特别吸引被试者的景色。

8.校园的中心
芙蓉广场, 10%
东湖旁, 3%
没有中心, 3%修业广场, 17%图书馆, 67%
12345
67%的被试者选择图书馆作为校园中心,且具有标志性。

9.在校园迷路的次数
经常, 7%
没有,60%
有过一两次, 33%123
10.对校园的总体评价
40-60,10%40以下,3%80-100,17%
60-80,70%
1234
11.校园最需要改进的方面
其他,12%
道路系统, 28%
公共设施, 28%
卫生环境, 32%
1234
总结:
湖南农业大学以图书馆为标志性建筑,整体特征突出:绿、开阔、规则建筑、网格路。

但仍需加强道路标志,注意植物搭配,校门应重点做以改进。

同时要加强校园整体规划,不能因为规划不当而使某些地方成为废弃地。

参考文献:
(1)林玉莲、胡正凡,《环境心理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0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