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电离能

第一电离能


对比课本18页图1-21,我们推测的规律对吗?
3、变化规律 ① 同主族:从上到下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少。
同一周期呢? 和我们预测的 规律一致吗?
②同周期: a、从左到右呈现递增趋势( IA族最小,0族最大)
I1
He
Ne
0族最外层电子排布为 为什么0族的第一 2np6(He为1s2), ns 电离能最大? 已达稳定结构,难以 失电子,因此第一电 离能在同周期中最大。 Ar
Al 5 10 15 20 25 30 S
As Se
Ca
Ga 35 原子序数
4、影响因素
①原子半径 原子半径越大,原子越容易失电子,第一电 离能越小 ②核外电子排布 当核外电子排布出现全空、半满、全满时, 原子能量较低,较难失电子,第一电离能较 大
从+1价气态基态阳离子中再失去一个电子,形成+2价 气态阳离子所需要的最低能量叫做第二电离能(用I2表示), 依次类推,可得到I3、I4、I5……
Li >Na> K
N> C >Be> B
②B C Be N
1、什么是第一电离能? 2、如何比较第一电离能的大小? 3、第一电离能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4、电离能与元素的性质有什么联系?
• 1、画出碱金属、卤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 变化图。 • 2、画出第二、三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 变化图。
Kr
H
Li 5
Na 10 15
K 20
25
30
35 原子序数
②同周期:
I1
b、第ⅡA元素>ⅢA的元素;第ⅤA元素>ⅥA元素
第ⅡA、ⅤA族p轨道为全 为什么第ⅡA族、第 空、半满,根据洪特规 ⅤA族的第一电离能 则,原子的能量较低, 出现反常? 失去电子较难,第一电 离能较大。
N
O Be B
P Mg
I1(kJ· mol-1)
587.1
496
418.6
402.9
原子半径越大,越容易失电子,金属性越强,第一电 离能越小。 同主族:从上到下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 同周期: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逐渐增大。
原子半径变化如图,请同学们小组讨论,画出第二、三周期 元素第一电离能变化图
同学们画的比较典型的示意图如下,分析对错
思 考 1.原子失去电子时,吸收还是放出能量? 2.第一电离能反映了原子得到还是失去电子倾向的大小?
3.第一电离能越小,表示原子失去电子需要的能量越多 还是越少,原子越难还是越容易失去电子?
2、意义:衡量原子失去一个电子的难易程度。第一电离
能越小,气态时越容易失去电子,金属性越强。
下表是部分碱金属的第一电离能,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这里是什么因素在影响第一电离能的大小? 元素 Li Na K Rb
下表是钠、镁、铝的逐级电离能,为什么原子的逐级电离能越来 越大?这些数据离能数据的突跃式变化,可确定元素常见 化合价。
练习
1.判断下列元素间的第一电离能的大小: Na > K; O < N; N > P; Cl < Ar。 Mg > Al; S < P;
2.将下列元素按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①K Na Li
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
第一电离能
1962年,英国化学家巴特列特将强氧化性的PtF6 与O2反应,得到了O2PtF6,考虑到O的第一电离能 和Xe相近,他仿照氧化O2的做法,将PtF6与Xe混 合,得到了第一个稀有气体化合物XePtF6。
第一电离能 kJ· mol-1
O 1175.7
Xe 1175.5
巴特列特的成功之处不仅是首次合成了稀有气体 的化合物,更重要的是,他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 方向,通过对比第一电离能来合成新物质。
目标要求:
能说出元素第一电离能的涵义,能应用 元素的电离能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 本节重、难点: (1)电离能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2)第一电离能的周期性变化
第一电离能
1、含义: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一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 态正离子所需要的最低能量。用符号I1表示,单位: kJ/mol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