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地区人文地理介绍
人民大会堂位于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西侧,西长安街南 侧。人民大会堂是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会的地方,是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办公场所。是党、 国家和各人民团体举行政治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中国国 家领导人和人民群众举行政治、外交、文化活动的场所。
人民场是中国航空交通枢纽和周转中心,已开通国际航 线69条,通往36个国家和地区的56个大城市。
首都机场T1航站楼
秦皇岛港地处渤海之滨,扼东北、华北之咽喉,是我国北 方著名的天然不冻港。这里海岸曲折、港阔水深,风平浪 静,泥沙淤积很少,万吨货轮可自由出入。秦皇岛港是世 界第一大能源输出港,是我国“北煤南运”大通道的主枢 纽港,担负着我国南方“八省一市”的煤炭供应,占全国 沿海港口下水煤炭的50%。
6、是我国的政治中心,首都北京就属于华北平原地区
北京历史悠久,它作为城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秦汉以来,北 京地区一直是中国北方的重镇,名称先后称为蓟城、燕都、燕京、大都、 北平、京师、顺天府等等。北京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辽朝於会同元年起 在北京地区建立了陪都;金朝皇帝海陵王完颜亮正式建都於北京,称为中 都。此后元朝、明朝和清朝的都城均建立在北京。民国的袁世凯从南京 迁都到北京。
丰富的海燕资源,使得相关产业得到发展。无棣县 属于山东省滨州市,位于山东最北部,盐行业历史 悠久,是我国四大海盐基地之一,无棣县盐务部门 利用当地丰富的海盐资源,在国内率先研发出海盐 雕刻工艺品,在丰富盐文化内涵的同时,又取得良 好经济效益。
精美的盐雕艺术品
2、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基地
农业经济发展很快,尤其是种植业,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经 济作物棉花等。
火爆的招工现场
5、科技、文化繁荣
其中华北的京津唐都市经济圈拥有全国最高的 科技文化水平,是国内一流的高素质人才培养 基地和开放式的教育中心。科教优势,已成为 该经济圈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社会进步的主 要动力源。2000年统计,该区域的中等教育人 数达1362.4万人,高等教育人数(北京、天津) 达318.7万人。拥有科技活动人员约28万人, 占 全国的比例为8.8%, 发明专利批准量约占全国发 明专利批准量的五分之一。
高校的科研成果 北京大学的声誉由一连串令人自豪的科学成就赢得:世界上第一 例人工合成牛胰岛素有北大参与完成;世界上直径最小的单壁碳 纳米管在北大产生;中国第一台百万次电子数字计算机在北大设 计;锑、铕、铈原子量的国际标准在北大测定。凭借其浓厚的学 术氛围和卓越的科研水平,北大能够不断地推陈出新,把最前沿 的科学知识传授给学生。
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 1991年11月9日,北京 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准设立昌 平科技园区,总面积40平方 公里的昌平科技园区是北京 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的 重要组成部分。园区经过这 些年的开发建设,目前已形 成了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工 程与新医药、环保和新能源、 新材料和先进制造等五大产 业支柱,高新技术产业化环 境建设逐步优化,日臻完善。
4、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
华北地区同时亦拥有中国四大城市群中的京津唐地区,市场 需求量大,前景广阔。 京津唐都市经济圈,是指首都北京、中央直辖市天 津和冀东重要城市唐山之间三角地带的广大地区。 土地总面积4.2 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0.4 %), 人口2975.8万人(占全国的2.4 %) 京津冀都市圈内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空间分布高度集中 于北京和天津,河北是京津农村劳动力的重要来源地。 农村劳动力流动规模大,但流动频率不够高;流入人 口多,流出人口少;京津两地流入人口大于流出人口, 河北省流出人口大于流入人口;区域之间的劳动力流 动具体表现为河北省常年为京津两地输送丰富的劳动 力资源。京津冀三地区对劳动力的吸引力呈现梯度差 异,北京吸收的外来人口最多,其次是天津市,再次 为河北省。第四,京津冀地区的整体流动人口中,男 性所占比例要大于女性。向京津冀流动的人口最主要 的目的是务工经商。
河北赵县雪花梨
山东烟台苹果
华北平原的小麦
3、是我国交通比较便利的地区,海陆空交通均较发达
华北地区是我国交通比较便利的地区,海陆空 交通均较发达,拥有密集的公路网、铁路网, 海上交通亦非常便利。主要有以北京为中心的, 航空,铁路,高速公路。以溏沽、秦皇岛为重 要港口的海运
天津9条铁路路线图
截至2013年9月,北京地铁共有17条运营线路,它包含16条地 铁线路,1条机场轨道。覆盖北京市11个市辖区。拥有270座运 营车站。总长456千米运营线路的轨道交通系统。
华北地区人文地理介绍
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华北 地区包括四个自然地理单元:东部的辽东山东低山丘陵, 中部的黄淮海平原和辽河下游平原,西部的黄土高原和 北部的冀北山地。 华北地区既是我国政治、文化交流的中心,又是一个资 源丰富的经济高速发展地区。就经济而言,长期以来依 靠资源消耗增加产值的企业成为华北地区经济的主导。 为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循环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发展模 式已经在整个华北地区展开。然而,如何统筹、协调华 北各区域间的循环经济发展却成为现实而紧迫的问题。
1.资源能源丰富,有丰富的煤炭、石油、铁矿、海盐等
山西预测煤炭资源总量虽然不是全国最多,但得天独 厚,几乎拥有所有种类的煤,而且优质煤的质量和数 量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属上乘。其中炼焦煤和无烟煤 的储量,在全国同类煤储量中分别占52.20%和 38.42%,远远胜过煤炭资源总量排前两名的新疆和 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