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的变声1. 轻音既练‘嘴劲儿’,又要练‘心劲儿’,1. 地道dì·dao是轻声词,同类词有:规矩guī·ju、客气kè·qi、迷糊mí·hu清楚qīng·chu、结实jiē·shi、亮堂liàng·tang、漂亮piào·liang、硬朗yìng·lang、苗条miáo·tiao、实在shí·zai、爽快shuǎng·kuai、斯文sī·wen等重叠为AABB式后,BB都只能读原调2. 口语色彩浓的AABB式BB常读阴平调,第二个A读轻声,如“干干净净”、“壮壮实实”、“和和气气”、“慢慢腾腾”都是按照这个规律变调的。
书面色彩较浓的,如“诚诚恳恳”、“迟迟疑疑”、“恩恩爱爱”等,都按本调读在叫人的时候,有几个称呼末尾的音节要改变一下声调:改成阴平、去声,或是接近于阴平、去声。
例如:“奶奶”:nai[]nai°→nai[]nai[-],nai[]nai[] “姐姐”:gie[]gie°→gie[]gie[-],gie[]gie[] “妹妹”:mei[]mei°→mei[]mei[-],mei[]mei[] “兄弟”xi ōngdì ( [名]哥哥和弟弟)“兄弟”xi ōngdi ([名]弟弟)3. “头”和“剃头”、“头脑”这些词里,要读本身的声调tì tóu、tóu nǎo;在“木头”、“舌头”、“馒头”这些词里就要读的很短很弱,mù tou、shé tou、mán tou,变成一个轻声音节。
4.语气词“啊、吗、呢、吧”等,如:对啊(duì a)、好吗(hǎo ma)、是吧(shì ba)等;如:①语气助词“吗、呢、啊、吧”等:是吗他呢看啊走吧②助词“着、了、过、的、地、得、们”:看过忙着来了我的③名词的后缀“子、头”:桌子椅子木头石头④方位词:墙上河里天上地下底下那边⑤叠音词和动词的重叠形式后面的字:说说想想弟弟奶奶谈谈跳跳⑥表示趋向的动词:出来进去站起来走进来取回来⑦某些常用的双音节词的第二个音节习惯上读轻声:明白暖和萝卜玻璃葡萄知道事情衣服眼睛5.助词“的、地、得、着、了、们”等如:是的shì de、顺着shùn zhe、我们wǒ men6.名词的后缀“子、儿”以及“么”等,如:桌子(zhuō zi)画儿(huà er)什么(shénme)7.表示方位的,如:床上(chuáng shang)家里(jiā li)8.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趋向动词“来”等,如:回来(huí lai)能干néng gàn ([形]有才能,会办事)能干néng gan ([形]心灵手巧;精明)9. 重叠形式的动词、名词后一个音节,如:看看(kàn kan)妈妈(mā ma)10. 有些词的第二个音节,如:萝卜(luó bo)、眼睛(yǎn jing)、漂亮(piào liang)、亮堂(líangtang)、、地方(dì fang)、刺猬(cì wei)、衣服(yī fu)、喇叭(lǎ ba)、眉毛(méi mao)、玻璃(bō li)、耳朵(ěr duo)、暖和(nuǎn huo)、衣裳(yī shang)、衣服(yífu)、尾巴(wěi ba)、东西(dōng xi)、告诉(gào su)、灯笼(dēng long)、棉花(mí anhua)此外,还有一些特殊字在不同情况也发轻音及变声,最常见的有“一”和“不”。
“一”夹在重叠动词之间,“不”夹在动词或形容词之间常常轻读。
如:看一看(kàn yi kàn)拿不动(ná bu dòng)“一”在单用或作为数词时,读本身声调,如:十一(shí yī)第一(dì yī)2.变调1、上声的变调(参见普通话声调)2、“一”、“不”的变调原调单念或在末尾念原调在去声前变阳平在非去声前变去声y ī一(阴平)一、二、三y ī第一,三十一月一日yí万天一年yì起原调单念或在非去声前念原调在去声前变阳平b ù不(去声)b ù不!我不。
说(阴平)不来(阳平)好(上声)去不对怕1.轻声及变声普通话音节都有一个固定的声调,可是某些音节在词和句子中失去了它原有的声调,言语y ányǔ ([名]指所说的话)言语y ányu ([动]开口;招呼)运气y ùnqì (词组。
武术、气功的一种炼身方法)运气y ùqi ([名]幸运)、3.儿化1.儿化和儿化韵:常见的有“耳、而、儿、饵、尔、二、贰、迩”等。
er及r用汉语音字母写这些儿化音节,只需在原来的音节之后加上儿音。
2.儿化的作用:儿化在表达词语的语法意义和修辞色彩上都起着积极的作用。
①.区别词性:盖(动词)--盖儿(名词)个(量词)--个儿(名词)②.区别词义:信(信件)--信儿(消息)末(最后)--末儿(细碎的或呈粉状的东西)③.表示喜爱温婉的感情色彩:小曲儿、来玩儿、大婶儿、慢慢儿走④.表示细、小、轻、微的性状:小鱼儿、门缝儿、一会儿、办事儿3.儿化韵的发音:①.韵母为a、o、e、u的音节,儿化后主要元音基本不变,后面直接加上表示卷舌动作的“r”:号码儿hǎomǎr 山坡儿shānpōr 饭盒儿fành ér 水珠儿shuǐzhūr②.韵母ia ua、ao、ou、uo和iao、iou 等,儿化后主要元音或韵尾基本不变,直接加“r”:一下儿yīxiàr 鲜花儿xiānhuār 手稿儿s hǒugǎor 封口儿fēngkǒur 知了儿zhīliǎor 小牛儿xiǎoni úr小说儿xiǎoshuōr③.韵母i、ü儿化后在原韵母之后加上er 、 i、ü仍保留:小米儿xiǎomǐr读作xiǎomiěr有趣儿yǒuqùr读作yǒuquèr④.韵母-i (前、后)儿化后失去原韵母,加er:戏词儿xìcír读作xìcer果汁儿guǒzhīr读作guǒzher⑤.以i或n为韵尾的韵母,儿化后丢掉韵尾,主要元音后面加r:一块儿yīkuàir 树根儿shùgēnr饭馆儿fànguǎnr冰棍儿bīnggùnr⑥.以ng为韵尾的韵母,儿化后丢掉韵尾ng,主要元音鼻化,同时在鼻化元音后加上r:瓜瓤儿guārángr板凳儿bǎndèngr⑦.韵母in 、ün儿化后,丢掉韵尾n,主要元音保留,后面加上er;韵母ing儿化后,丢掉韵尾ng,主要元音保留,后面另上鼻化的er:手印儿shǒuyìnr花裙儿huāqúnr花瓶儿huāpíngr4.语气词“啊”的音变“啊”附着在句子的末尾是语气助词。
由于跟前一个音节连读而受其末尾音素的合音影响,常常发生音变现象。
“啊”是音变是一种增音现象(包括同化增音和异化增音)。
在不同的语音环境中,“啊”的读音有不同的变化形式。
另外“啊”的不同读音,可用相应的汉字来表示。
1.前面音节的末尾音素是a、o、e、i、ü、ê的,读作“呀”(ya)。
快去找他啊(tāya)!你去说啊(shuōya)!今天好热啊(rèya)!你可要拿定主意啊(yìya)!我来买些鱼啊(yúya)!赶紧向他道谢啊(xièya)!2.前面音节的末尾音素是u(包括ao、iao)的,读作“哇”(wa)。
你在哪里住啊(zhùwa)?他人挺好啊(hǎowa)!口气可真不小啊(xiǎowa)!3.前面音节的末尾音素是n的,读作“哪”(na)。
早晨的空气多清新啊(xīnna)!多好的人啊(rénna)!你猜得真准啊(zhǔnna)!4.前面音节的末尾音素是ng的,读作“啊”(nga)。
这幅图真漂亮啊(liàngnga)!注意听啊(tīngnga)!最近太忙啊(mángnga)!5.读“啊”作(ra)。
今天来回几次啊(cìra)!你有什么事啊(shìra)!你怎么撕了一地纸啊(zhǐra)!5.AA式形容词1.只是单音节重叠时,一般不变调。
例如:高高、红红、深深、浅浅、绿绿、巍巍、淡淡2.当AA式后加“儿”尾,重叠的第二个音节变成“儿化韵”时,第一个音节读原调,第二个音节变为阴平。
例如:慢慢儿的、大大儿的、快快儿的、好好儿的。
6.ABB式形容词,即带叠音后缀的形容词。
它由词根附加叠音后缀构成,除重叠的音节本身为阴平不变调外,其余的声调常常把BB两个音节变为阴平。
1.重叠的音节本身为阴平的词:矮墩墩白花花喘吁吁顶呱呱顶刮刮肥月耷月耷胖墩墩干巴巴光溜溜好端端黑黢黢黑魆魆黑压压黑黝黝黑漆漆黑黪黪黑涔涔黑糁糁黑乎乎黑扑扑黑鸦鸦黑幽幽红扑扑厚墩墩虎彪彪虎生生灰溜溜活生生急巴巴急匆匆娇滴滴紧巴巴紧巴巴紧绷绷静悄悄辣乎乎辣丝丝辣酥酥呵呵你、乐滋滋泪汪汪冷冰冰冷清清冷森森冷丝丝冷飕飕凉丝丝凉飕飕亮光光亮晶晶绿生生乱纷纷乱哄哄乱糟糟麻酥酥满当当满登登慢悠悠毛烘烘毛乎乎美滋滋木呆呆闹哄哄蔫呼呼怒冲冲暖烘烘暖呼呼胖墩墩胖乎乎气冲冲气呼呼怯生生轻飘飘轻悠悠热乎乎热呼呼傻呵呵傻乎乎水汪汪酸溜溜甜津津甜丝丝乌溜溜稀溜溜喜冲冲喜滋滋香喷喷响当当笑哈哈笑呵呵笑咧咧笑眯眯笑嘻嘻兴冲冲雄赳赳眼巴巴硬梆梆直溜溜皱巴巴2.重叠的音节为阴平以外声调的词且变调为阴平的有:白晃晃白蒙蒙碧油油沉甸甸骨碌碌黑洞洞黑糊糊黑蒙蒙黑油油黑黝黝红彤彤黄澄澄灰蒙蒙火辣辣金晃晃金煌煌蓝盈盈蓝莹莹懒洋洋亮堂堂亮锃锃亮铮铮绿茸茸绿莹莹绿油油乱蓬蓬乱腾腾慢腾腾毛茸茸明晃晃闹嚷嚷清凌凌清泠泠热辣辣热腾腾软绵绵湿淋淋湿漉漉水淋淋文绉绉乌油油雾茫茫雾蒙蒙笑吟吟血糊糊血淋淋羞答答直瞪瞪3.重叠的音节为阴平以外声调的词且不变调的有:白茫茫赤裸裸赤条条恶狠狠光灿灿黑沉沉黑茫茫红艳艳黄灿灿金灿灿金空落落乐陶陶泪涟涟亮闪闪面团团明闪闪暖融融暖洋洋平展展扑簌簌气昂昂雾沉沉喜洋洋香馥馥阴沉沉圆鼓鼓圆滚滚直挺挺、黑黝黝的小山黄澄澄、香喷喷、甜蜜蜜、雾蒙蒙、热腾腾、疙疙瘩瘩,假若分别读成hēiyǒuyǒu、huángdèngdèng、wùméngméng、rèténgténg、gēgē dádá就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