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生厌学心理辅导案例

小学生厌学心理辅导案例

小学生厌学心理辅导案例
永靖县川南小学:姓名吴伟鹏
性别:男
年龄:10岁
成绩:在班内是学困生(头脑聪明) 爱好:对各种小东西感兴趣,玩起来不释手。

家庭成员:爸爸、妈妈、奶奶、姐姐。

学情分析:刚从另一所农村小学转入本校时他对学习无兴趣,上课思想不集中,小动作不断,经常不写作业。

只有老师和家长盯着才勉强动笔。

写出来的字迹,非常潦草,仔细一看,几乎没有一个是正确的。

对学习虽无兴趣,平时卫生劳动都特积极,不管多脏多累的活儿他都乐意干。

一、促膝交心开始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设法让他接受我,注意到他爱劳动的一面,我们的第一次接触就是从这儿开始:我问他:“你劳动这么勤快又有条理是是个很不错的孩子。

你经常帮家人干活吗?”他很轻松的回答;“我们家活儿都是奶奶一个人干的。

有时我也干一点。

”“你还很懂事嘛!”他第一次用惊讶的双眼观察我。

“你奶奶一定很喜欢你吧!”“嗯。

”“很多小孩不会干活,可你干的特别好,你挺聪明的!”“可是爸爸妈妈总是说我没脑子。

”“那你自己怎么看自己?”“我有时聪明,有时笨。

反正一跟学习占边我就特别笨。

”“怎么会呢?”“我一碰到书就会反应很慢。

”“不,其实你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他再一次用惊奇的眼睛看我。

在我再次肯定后,
他放松地跟我聊了起来……
二、分析成因:通过多方了解本人,吴伟鹏对学习没有兴趣,学习成绩不好,很大程度是人为因素造成的:一是父母的打骂,父母只顾挣钱,对他缺乏关爱;二是以前学校教师观念不当,没有及时鼓励帮助;三是祖父母溺爱;导致他学风懒散,缺乏学习动机,还有来自于他自身的自制的能力的缺失。

三、行为矫正针对吴伟鹏的问题,我特意进行了一次家访,与他的父母和祖母进行了沟通,告诉他们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如果处理不当会给孩子的学习和人格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要多注意孩子的感受,不能一味地打骂,还要与孩子多交流,为孩子创造一个温馨、良好的家庭环境。

在与家庭沟通达成共识的基础上,我针对吴伟鹏的弱点对他进行了行为矫正:考虑到学习动机是学习活动得以发动、维持,完成的重要动力条件,学习动机制约学习积极性,进而影响学习效果。

告诉他上课要保持端正的坐姿,不需要动笔或翻书时,手背到后面,可帮助改掉小毛病。

还要把桌面收拾干净,以免分散注意力。

然后我还让吴伟鹏搜集了一些有关学习的名言,让他写在时时能看到的地方。

时常提醒自己,从而抑制自己的不良行为。

此外,设计了一套行为价值与奖励计划,即表现良好就给予一定奖励。

如:在日常表现考核中(进步奖)加分,放学后可以玩半小时,晚上可以看一会儿电视或同意买一些喜欢的文具等;如表现不合格,则无法得到奖励。

果然,通过一学期的追踪访谈,各科老师都反映吴伟鹏进步明显,慢慢地建立起了对学习的兴趣,初步学会了控制和调整自己不良情绪和行为的能力;还越来越受同学们的欢迎了。

虽然,还不能保证每次作业都准时上交,但也在一步步向好的方向发展。

看到孩子的可喜变化,他父母更是惊喜万分,与孩子之间的距离也越来越挨近了,他们改变了以往的粗暴态度,更多的是平等、尊重,特别是对他的学习比以往更有耐心了。

这使我对吴伟鹏的信心更足了,当然吴伟鹏对自己也有了信心,一年前他从入学时2.5分的成绩,一年后能考七八十分,而且在班里表现的比较阳光。

相信这信心会成为一束燃烧铁火焰,照亮他前进的道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