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无差异曲线
四、消费者均衡 1、消费可能线(也称预算线或价格线)。表示 在收入既定、商品价格已知的条件下,消费者可买到 的各种商品的数量。 或者表示在商品空间(二维)中,消费者花费所 有的钱所能买到的商品束的集合。 假设消费者在某一定时期的收入(M)既定或已知, 且用收入(M)只能购买X、Y两种商品,又知商品X、Y 的价格为PX 、PY。则有: PX X+ PYY ≤ M
30
b
10 18 a→b
5
12
2.4
c
15 13 b→c
5
5
1.0
d
20 10 c→d
5
3
0.6
e
25 8 d→e
5
2
0.4
f
30 7 e→f
5
1
0.2
Y
•a
∆Y
•b
∆X
•c
O
X
图 3-7
上图中,随X的逐渐增加,为使满足程度(效用) 不变,每增加1单位X所替代的Y的数量是逐渐减少的。
理由:X的数量增加,其满足程度(或边际效用水 平)逐渐减少,而Y的满足程度(或边际效用)则逐渐 提高。
一、序数效用 指用顺序来衡量效用。如只能说 A ≻ B,B ≺ C, 不能说A的效用为B的若干倍,或C的效用为B的若干分 之一。无差异曲线分析法是序数效用论的基础。 二、无差异曲线及特征 1、无差异曲线。用来表示消费者在一定的偏好、 技术和资源条件下,选择商品时对不同商品组合的满 足程度是无区别的曲线(或提供的效用是相同的)。
Y
MRS
X Y
X
边际替代率∆ Y/ ∆ X总是负数,因为∆ X与∆ Y
的变动方向相反。
2、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为得到某一单位某种 物品而愿意牺牲(放弃)的另一种物品的数量是递减 的。
或者说,在连续增加某一种商品时,人们所愿意 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是递减的。
组合方式 X
a
5
Y 变动情况 X增加量 Y减少量 MRSXY 绝对值
O
X
B2
B
B1
图 3-10
(2)当M、PY不变时,若PX提高,导致PX / PY增加 (斜率变大),消费可能线向顺时针方向移动。
当M、PY不变时,若PX降低,导致PX / PY减少(斜 率变小),消费可能线向逆时针方向移动。
PX X+ PYY ≤ M X ≥ 0, Y ≥ 0
Y
A
.b
.a
O
图 3-9
X B
预算空间说明,在消费可能线AB以内任意一点 (如a)表明消费者还有潜力,即还能用他的收入买 到更多的商品,以得到更大程度的满足。
而AB线以外的任意一点(如b ),表示消费者
在既定收入和价格之下无法达到这样的水平。 在AB线上任意一点,则是消费者所能实现的最大
第二节 无差异曲线分析
上节中,我们谈到可以用基数1,2,来表示效用 的大小,这是基数效用论的观点。有关这一点,一些 西方经济学家持有异议,他们认为,效用是指人们的 偏好,是一种心理活动或心理感觉,无法用具体的效 用单位来衡量,而只能按先后次序来排列。因而提出 了序数效用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无差异曲 线分析,从另一个角度描述了消费者的行为。
有关这一点。下面还要用边际替代(换)率的概 念说明。
3、直角形无差异曲线——非标准情形 在商品之间有完全互补关系的条件下,无差异曲 线成为直角弯曲的曲线。 例如,眼镜架和眼镜片是互补商品,可以有各种 不同的组合方式。但眼镜架和眼镜片必须按严格的比 例来组合,太多的眼镜架或太多的眼镜片,一点也增 加不了效用。
边际替代率实际上即为无差异曲线的斜率。例如,
上图中,从a→b的边际替代率就是无差异曲线上从 a→b的斜率。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若X的增量∆X →0,则∆Y →0,而∆Y / ∆X 则趋 于一个极限值。即:
lim Y dY X 0 X dX 这个导数的数值,即无差异曲线上任一点的边际替 代率,可用过该点对曲线所作切线的斜率来表示。 由于无差异曲线的斜率是逐渐减少的,所以无差异 曲线必为一条凸向原点的曲线。
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满足程度越 高。
离原点越近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满足程度越 低。
也就是说,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满足程度是 相同的。不同的无差异曲线上,满足程度是不相同的。
Y
U3
U1
U2
O
X
图 3-4
(3)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相交 Y
•a
b
• •c
U2 U1
O
X
图 3-5
(4)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凸向原点的曲线。这意味 着无差异曲线的每个点都在其切线的上方。
无差异曲线表明,线上的任何一点,给某个消费 者的满足程度是相同的。
2、标准无差异曲线的特征 (1)向右下方倾斜,具有负斜率。
说明在收入、价格既定的条件下,为获得同样的 满足程度,增加一种商品就必须减少另一种商品。两 种商品不能同时增加或减少。
(2)当消费者的收入与商品的价格不同时,可得 到其他不同的组合方式,从而产生若干条不同的无差 异曲线。
或者说,能够使消费者得到同样满足程度的两种
商品不同组合的轨迹。
例如,有X、Y两种商品,它们有六种组合,这六
种组合可以给消费者带来同样的满足。
组合方式 a b c d e f
X商品 5
10 15 20 25 30
Y商品 30 18 13 10 8 7
Y 30 • a
13
•c
7
•f
O5
15
30
X
图3-3
限度的购买。
3、消费可能线的移动
(1)从 Y 1 M PX X 可以看出:
PY
PY
当PX 、 PY不变时,若收入(M)增加,消费可能
线向右上方平移,这时预算空间的范围扩大了。
当PX 、 PY不变时,若收入(M)减少,消费可能 线向左下方平移,这时预算空间的范围缩小了。
Y
A1
A
M增加
A2
M减少
上述不等式可在二维空间用图绘出,考虑直线方
程:
PX X+ PYY = M
解得: Y 1 M PX X
PY
PY
Y
AB:消费可能线;
PX / PY:AB线的负斜率;
A
M / PY:纵轴截距,等于OA;
消费可能线AB由PX / PY(相对价
格)及收入M所决定。
O
BX
图 3-8
2、预算空间 由下列三个不等式所定义的商品空间的一个区域
Y(镜架)
2
1
O 24 图 3-6
U2 U1
X(镜片)
需要说明的是,无差异曲线只表示消费者对可能 存在的商品组合的主观反应,并不能说明消费者将选 择哪些商品组合的商品束。
三、边际替代率(MRS) 1、定义。在维持满足程度不变的前提下,为增 加一单位某种商品而需要减少的另一种商品的单位 (数量)。 设有X、Y两种商品,X替代Y的边际替代率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