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井工程技术(1)
b
2、发展趋势
2.1 复杂结构井的产业技术
2.2 钻井信息、软件、网络技术
2.3 全自动化(从地面到井下)闭环钻井(含固井、完井等) 的理论、方法研究 2.4 全自动钻机及配套装备的研制与应用 2.5 现代平衡压力钻井完井技术
2.6 超深井钻井技术
2.7 扰管(连续管)自动化钻井、完井技术 b 2.8 小井眼钻井技术
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石油工业
油气集输 石油炼制
的基础之基础。
钻井完井工程在勘探工作中的地位
判明油气构造是否含油气;确 定含油面积,油气藏储量,地 层压力地层岩石物性参数等, 为油气开发提供可靠的依据
勘探阶段:
钻井
探井
生产井
稳产、高产
补充地层能量恢复地 层压力 使整个区块的开发 方案更加合理
开发阶段:
和输出地区。世界上最大的油田是沙特阿拉伯的加沃尔油田,
可采石油储量达104亿吨。
中国已在25个省和自治区中找到了400多个油气田或油气 藏。自1978年以来我国石油年产量突破一亿吨大关从而成为 世界十大产油国。
石油工业的四个环节
石油勘探 油田开发
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是油气集输和炼 制的基础,而钻井与完井是勘探和开
钻井工程技术
任课教师:李建铭 单位:石油工程教研室
电话:
E-mail:
第一章
概述
绪
论(Introduction)
第一节 钻井完井工程在石油工业中的作用
第二节 钻井与完井工程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钻井与完井工程技术的发展史及趋势
小结
概述—全球能源消费格局
石油40%,天然气22.9%,煤炭27.4%,核
和井身结构设计的主要内容、原理、方法、设计步骤
及相关计算方法。
了解:
异常压力形成的环境条件,了解生产套管确定套管的下入层次、下入深 度、水泥浆返深、水泥环厚度、 生产套管尺寸及钻头尺寸。 主要原则: 1.能有效地保护储集层; 2.避免产生井漏、井塌、卡钻等 井下复杂情况和事故。为安全、 优质、高速和经济钻井创造条 件; 3.当实际地层压力超过预测值发 生溢流时,在一定范围内,具 有处理溢流的能力。 井壁
“好”、“快”、“省” b
5、油气井压力控制(Well Control)
油气井压力控制理论是压力控 制钻井(平衡压力钻井、近平衡 压力钻井、欠平衡压力钻井)和 油气井溢流、井喷控制的重要 理论论据和应用范围。
Pd Pa
具体内容:
(1) 稳态井内波动压力预测模型 及计算方法。 (2)溢流及井喷过程井筒压力变 化规律及控制方法。 (3) 欠平衡钻井中的多相流体的 b 力学参数设计、控制及欠平衡 钻井涉及的主要技术问题。
四、形成了良好的管理制度
钻井队普遍建立以岗位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八项制度即岗
位责任制、交接班制、巡回检查制、设备维护保养制、质 量检查制、岗位练兵制、安全生产制、班组经济核算制。
机关和后勤单位干部都制订岗位工作制度。 会战期间加强“三基”(基层建设、基础工作、基本功)
工作,培养“三老四严”作风(三老是做老实人、说老实
1、地层压力与预测(Formation Pore Pressure & Prediction)
地层压力分为:地层孔隙压力、地层破裂压力、井 眼坍塌压力。
地层压力理论和评价技术对天然气及石油勘探开发 有着重要意义。钻井工程设计、施工中,地层孔隙 压力、地层破裂压力、井眼坍塌压力是合理钻井液
密度设计;井身结构设计;平衡压力钻井;欠平衡
石 油 天 然 气
能7.1%,水电2.5%,石油和天然气的比例 占到世界能源消费的62.9%,份额接近2/3。
煤 核 能 水 电
概述——世界石油资源的分布
世界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中东、拉丁美洲、北美洲、西欧、 非洲、东南亚和中国。现在,产油的国家和地区已有150多 个,发现的油气田已有四万多个。中东的沙特阿拉伯、伊朗、 科威特、伊拉克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是世界最大的石油产地
台年进尺增长快。
1.3科学钻井时期(1978年到现在,提高时期)
二、重大钻井技术达国际水平 (1)喷射钻井技术(“五五”国家重点攻关项目) (2)平衡压力钻井与井控技术(“六五”国家重点攻关项目) (3)定向井、从式井钻井技术(1986年~1990年的“七五”国 家重点攻关项目) (4)油气层保护技术(1986-1990年“七五”国家重点攻关项 目) (5)水平井钻井技术(1991年~1995年“八五”国家重点攻关 项目) (6)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 (7)滩海地区钻井、稠油油藏钻井、老油田钻调整井等钻井技 术也取得显著进步b (8)钻井基础理论如钻井流体力学、钻井岩石工程力学、钻井 岩石破碎力学、钻井管柱力学、钻井化学、钻井控制工程学
1.3科学钻井时期(1978年到现在,提高时期)
三、钻井装备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1)钻机不断更新改造。
(2)引进国外钻井设备、工具、仪表。
1.4 我国与世界钻井技术的差距与对策
应采用的技术和对策
(1)发展旋转导向钻井技术
(2)发展超深井钻井技术 (3)采用大位移钻井技术 (4)老油田应选择重钻井技术
新中国钻井完井发展情况
1.2 石油钻井发展时期(1958年-1977年)
钻井队达570个,钻机达到942台,1977年钻井总进尺
352.3万米,台年进尺7 206m,钻井取得较大进展。具体表 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b
1.2 石油钻井发展时期(1958年-1977年)
一、提高了钻井速度
大庆会战将我国浅井(1 000m左右井)钻井水平大大提高了, 1971年大庆油田1205钻井队创造年进尺12.7万米的最高记录。 一个队一个月可钻5口~6口井。 2 000m左右的井,胜利油田台年进尺达到18 000m,接近国际 水平。1973年胜利油田3252钻井队钻2 000m左右的井,创年 进尺15.1万米最高记录。 3 000m左右的井,玉门、大港油田均钻了一批井,一个月钻 一口井。 这个时期钻超过4 000m的深井31口,其中大港的新港57井(5 127m)、胜利东风2井(5 006m)、江汉王2井(5 163m)、四川女 b 基井(6 011.6m)均超过5 000m,但钻速很慢。
话、做老实事。四严是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明的 b 纪律、严肃的态度)。
1.3科学钻井时期(1978年到现在,提高时期)
一、完成的钻井工作量大,技术经济指标高
每年钻井总进尺由1977年(石油部)的322万米,提高
到1997年(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的1 749万米,每年
交井口数由1977年的1 693口增加到1997年的10 908口,
4、钻进工艺(Drilling Technology)
钻进工艺就是在分析和处理钻井数据和资料的
基础上,全面、准确地认识钻井过程的客观规律,
立足于现有装备条件,采用各种数学、物理方法确
定合理的钻井参数及钻井措施,使钻进过程的整
体经济效果达到最优的工艺技术。钻进包括钻进
速度、安全钻井和井身质量几个方面的内容。
科学化钻井阶段(1948~1968):喷射钻井技术、新型钻 头(镶齿、滑动、密封轴承钻头);低固相、无固相不 分散体系钻井液;地层压力检测技术;井控和固控技术; 提出了平衡钻井的理论及方法。
自动化钻井时期(1968~现在):自动化钻机和井口自动 化工具;钻井参数自动测量,计算机在钻井中的广泛应 用,最优化钻井和全局钻井初具规模
三、钻井装备有改善
1966年大庆油田将5Д钻机改成电驱动钻机; 1971年我国自制成5 000m钻机,3 200m钻机换上了600马 力钻井泵,大庆油田将贝乌40钻机改成电驱动钻机;
1972年大港油田研制成功液压防喷器和万能防喷器; 1974年研制成功闪光对焊钻具设备和摩擦焊机等。
1.2 石油钻井发展时期(1958年-1977年)
具体内容:
(1)储层损害的室内评价技术。 (2)钻井过程中的储层保护技术。 (3)完井过程中的储层保护技术。
(4)前期工程环境管理。
(5)钻井完井施工中的环境保护。
第三节 钻井与完井工程技术的发展
世界钻井技术发展的四个阶段
概念时期(1900~1920):开始把钻井和洗井两个过程结 合起来,开始实用牙轮钻头和用水泥封固套管; 发展时期(1920~1948):牙轮钻头有了改进,固井工艺 和钻井液技术有了发展,出现了大功率的钻机;
8、完井(Well Completion)
定义:顾名思义指的是油气井的完成,在井底建立
油气层与油气井井筒之间的合理连通渠道或连通
方式。
具体内容:
油层
(1)完井方法。 (2)完井方法选择。
b
(3)完井井口装置及完井管柱。 (4)完井投产措施。
9、储层保护与环境保护(Reservoir Protec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钻井
注水井 调整井
只有多钻井、快钻井、取全取准各项资料,才能获得勘探开发的高速度 和高水平。因此国际上把石油产量和钻井深度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工 业水平的主要指标。人们常把钻井喻为石油工业发展的火车头。
第二节
钻井与完井工程的主要内容
1、地层压力与预测 2、井身结构设计 3、钻井液 4、钻进工艺 5、油气井压力控制 6、定向钻井 7、固井 8、完井 9、储层保护与环境保护
Pd+Ph=Pp Pa+Ph=Pp
Pp
6、定向钻井(Directional Drilling)
定义:
定向钻井是使井眼沿预先 设计的井眼轴线(井眼轨迹) 钻达预定目标的钻井过程。 具体内容: (1)定向井井眼轨迹设计。 (2)井眼轨迹测量与计算。 (3)井眼轨迹控制(即井斜、 方位控制)。 (4)井眼轨迹控制技术的应 用(即:丛式井钻井、水平 井、大位移井、侧钻与分 b 支井钻井、地质导向钻井--随钻地质、工程测量技 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