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健康、道德健康。
2.奥林匹克的格言是:更快、更高、更强。
3.《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于1995年10月1日开始施行,体育工作从此沿着法制化轨道运行。
*4.中国体育现已形成了组织体系、业务体系和政策法规三大体系。
5.大学生体育学习锻炼和保健的原则主要有:健康性与娱乐性相结合原则、健康性与娱乐性相结合原则,体能发展和技能相统一原则、合理负荷和合理恢复相统一原则、自觉性与协同性相统一原则。
6.衡量一个人的精神健康,可用“三良”来衡量,这“三良”即:良好的个性、良好的处世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
*7.体育的功能是:健身功能、教育功能、娱乐功能、军事功能、经济功能和政治功能。
(貌似试卷上少个空,书上有6个。
)*8.体育课程是(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纳入学校教学计划的体育方面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是以发展学生体能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主的一种特殊的教育性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所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节选自国家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标准的指导意见》)9.体育课程是寓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第二条》*10.肌肉拉伤,通常是由肌肉猛力主动猛烈地而急剧收缩或突然被动的过度牵拉时超过肌肉肌肉本身的伸展性所引起的。
分为急性拉伤和微细拉伤两种。
11.(同第5小题)(受不了,太水了,还有一样的题!)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4题共16分)1.有氧运动有氧运动是指人体在氧气充分供应的情况下进行的体育锻炼。
即在运动过程中,人体吸入的氧气与需求相等,达到生理上的平衡状态。
简单来说,有氧运动是指任何富韵律性的运动,其运动时间较长(约15分钟或以上),运动强度在中等或中上的程度(最大心率之75%至85%)即心率保持在150次/分钟的运动量称之为为有氧运动。
2.第二次呼吸“极点”出现后,如依靠意志力或稍减慢运动速度继续运动下去,这些不适感觉就会逐渐减轻或消失,动作变的轻松有力,呼吸均匀自如、心率趋于平稳,这种现象叫第二次呼吸。
3.运动性疲劳运动性疲劳是指运动引起的肌肉最大收缩或者最大输出功率暂时性下降的生理现象。
在1982年的第5届国际运动生物化学会议上,运动性疲劳定义为:“机体的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一特定水平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
”4.航空体育航空体育(Aviation physical education)是指有志从事航空、航天飞行的人员的一种专项体育运动,它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并结合航空体育专门器械所进行的一项综合性的体育运动。
(节选自《航空体育——理论与实践》)1.体育的本质特点体育的本质特点就是以身体练习为手段,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社会发展服务。
它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受一定的政治、经济制约,并为一定的政治、经济服务。
体育具有自然的和社会的两重属性。
自然属性如体育的方法、手段等;社会属性如体育的思想、制度等。
2.什么是“极点”,极点是怎么产生的?“极点”通常又叫“运动性极点”,是人体由相对安静状态转入剧烈运动时,在运动一段时间后出现呼吸急促、胸部发闷、下肢沉重、动作失调、肋下疼痛、想呕吐、不再想运动下去等现象,这种现象在运动生理学上称为“运动性极点”。
“极点”之所以产生,是因为人体从相对安静状态下向剧烈运动状态下转化时,骨骼肌肉迅速进入高强度工作状态,此时,由于呼吸系统本身生理惰性较大,一时不能适应剧烈运动,从而产生较为强烈的机体反应。
极点出现早晚,出现后持续时间长短,症状轻重,恢复快慢都跟个人的运动素质有关,诸如具有一定运动素质的人,“极点”的出现会比一般人要晚些,而且极点持续时间也短,症状易于消除。
*3.运动中为什么会出现腹痛?如何防止?在运动中出现的腹痛称为运动性腹痛。
一般来说 ,引起运动性腹痛的原因有以下几种:1)运动前缺乏必要的准备活动 ,导致心肺功能在运动量突然增大时出现相对低下的状况 ,继而发生肝脾等内脏器官淤血 ,刺激脏器表面的神经 ,从而引起疼痛;2)运动中呼吸频率过快 ,膈肌痉挛 ,引起疼痛;3)饭后立即参与剧烈运动或运动前吃得过饱、运动中大量饮用过冷的饮料 ,导致胃肠痉挛 ,产生疼痛;4)运动量较大时 ,钠和水通过汗液丢失较多 ,但又没有得到及时补充 ,导致体内电解质紊乱 ,引起腹部肌肉疼痛;5)有肝胆或胃肠疾病的患者 ,在参与剧烈运动后 ,容易诱发源于病变部位的疼痛。
运动性腹痛的预防办法:1)运动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使机体内的各内脏器官能适应运动的需要。
2)合理安排膳食,运动前避免吃的过饱和饮水过多;至少饭后1小时再进行运动,运动中不要饮用过冷的饮料。
3)运动要循序渐进 ,逐渐增大运动量,运动中注意呼吸节律与动作配合;4)夏季运动或运动量过大时,要适当补充盐分。
出现运动性腹痛的解决办法及注意事项:1)一般情况下减速度、加深呼吸、按摩疼痛部位即可使症状减轻;2)严重的停止运动,点按内关、足三里等穴位等。
*4.如何提高睡眠质量?1.有规律的作息时间不规律的睡眠时间会干扰你的“生物钟”调整。
如果你早上7点起床,那尽量在12点前睡觉。
若周末不需要这么早起床,但应该仍然遵守设定的睡觉时间。
2.不要睡前吃东西(包括刺激性、亢奋性饮料等)睡觉时,消化系统也都会“休息”,所以睡前吃东西会打乱你的睡眠。
你还需要避免在睡觉前喝提神的饮料,像茶、可乐、咖啡等等。
3.关灯睡觉不关灯睡觉会影响你的生物钟,因为生物钟一部分是靠外界的光源、温度等判断时间的。
4.采用一个舒服的睡姿你可能觉得睡觉时不可能控制自己的睡姿(无意识状态)。
事实上,这是可以办到的。
当你要入睡,或者半夜醒来的时候,要有意识地采用一个舒服的睡姿便可。
侧睡:在双腿间垫一个枕头,这会让你感到舒服;平躺:在双腿下垫一个枕头,从而减轻背部的压力;避免趴着睡觉:趴着睡觉会引起背部和颈部的不适。
5.坚持锻炼,减轻压力缺少锻炼和工作压力也会降低睡眠质量。
所以要坚持锻炼身体和采用一套有用的时间管理系统。
6.其他需要注意的地方:每天打盹不要超过20~30分钟,否则会与晚上睡眠质量冲突;保持卧室的温度,天气太冷要加盖毯子;不要把电视整晚开着,噪声污染并且浪费电;如果上床40分钟后你还没有睡着,起来做点其他事情直到你觉得又想睡了再睡觉。
睡不着还一直待在床上,反而更难睡着。
四、论述题(共20分)*1.肌肉经软的产生机制及预防、处理办法(节选自《普通生物学——人体病理(苏教版)》)肌肉痉挛俗称抽筋,是肌肉发生不自主的强直收缩。
运动中最容易发生痉挛的肌肉为小腿腓肠肌,其次是足底的屈拇和屈趾肌。
(一)原因和发病机理1.寒冷刺激肌肉受到低温的刺激,兴奋性增高,易使肌肉产生强直性收缩,如游泳时,未事先用冷水冲淋身体,突然受到冷水刺激,冬季到户外锻炼时受到冷空气刺激,都可以引起肌肉痉挛。
2.电解质丢失太多运动中大量排汗,特别是长时间剧烈运动或夏天运动时,使电解质从汗液中大量丢失。
此外,运动员急性减轻体重也要采取各种措施 , 大量排汗也使体内电解质大量丢失 , 使电解质平衡遭到破坏 ,而电解质与神经、肌肉兴奋性有关 ,此时 ,使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增高 , 可发生肌肉痊孪。
3. 肌肉连续收缩过快运动训练或比赛中 , 肌肉过快地连续收缩 , 而放松时间太短 , 以致收缩与放松活动不能协调地交替 , 因而引起肌肉痊孪。
这在自行车和短跑运动的新手或训练水平不高的运动员中较多见。
4. 疲劳身体疲劳会影响肌肉的正常生理功能 , 疲劳的肌肉往往血液循环和能量物质代谢有改变 , 肌肉中有大量的乳酸堆积 , 乳酸不断地对肌肉的收缩物质起作用 , 致使痉挛产生。
因而身体疲劳时 , 特别是局部疲劳状态下再进行剧烈运动或做些突然紧张用力的动作 ,就容易产生肌肉痉挛。
(二)征象痉挛的肌肉僵硬 , 疼痛难忍 , 痉挛肌肉所涉及的关节 , 伸屈功能有一定的障碍。
(三)处理不太严重的肌肉痉挛 , 只要以相反的方向牵引痉挛的肌肉 , 一般都可使其缓解 , 例如腓肠肌痉挛 , 可伸直膝关节 , 用力将踝关节背伸 ; 屈踝和屈趾肌痉挛时 , 可用力将足和趾背伸 ; 牵引时切忌暴力 , 用力宜均匀、缓慢 , 以避免造成肌肉拉伤 , 揉捏、点穴 ( 委中、承山、涌泉 ) 等手法 , 促使缓解。
游泳中发生肌肉痉挛时 , 不要慌张 , 可先深吸一口气 , 仰浮水面 , 用抽筋肢体对侧的手握住抽筋肢体的足趾 , 用力向身体方向拉 , 同时用同侧的手掌压在抽筋肢体膝盖上 , 帮助将膝伸直 ,待缓解后 , 慢慢地游向岸边 , 此法如事先未能掌握 , 就应立即呼救 , 发生抽筋后一般不要再继续游泳 , 应上岸休息、保暖,按摩局部。
(四)预防加强身体训练,提高机体的耐寒能力和耐久力。
运动前必须做好准备活动,对容易发生抽筋的肌肉可事先做适当的按摩。
动机锻炼时,要注意保暖。
夏季进行剧烈活动或长时间运动时,要注意电解质的补充和维生素B1的摄入。
疲劳或饥饿时不宜进行剧烈运动。
游泳下水前应《大学体育》试题闭卷:(√)开卷适用专业:全校一年级姓名:学号:专业年级:考试时间:100分钟卷面成绩:100分答案:(一)学校体育是随着教育的发展而逐步形成体系的;是体育、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结合部;是实施全民健身的基础。
运动处方是对从事身体锻炼者或病人,根据医学检查资料(包括运动实验及体力测验)按其健康、体力以及心血管功能状况,结合生活环境条件和运动爱好等个体特点,用处方的形式规定适当的运动种类、时间、强度、频率,并指出运动中的注意事项,以便有计划地经常性锻炼,达到健身或治病的目的。
生活方式病是指由于人们衣、食、住、行、玩等日常生活中的不良行为,以及社会的、经济的、精神的、文化的各个方面的不良因素导致躯体的或心理的疾病,称之为生活方式病。
野外运动是指人们在自然界从事的各种以锻炼体力和意志、陶冶身心、增进健康为目的各类身体活动的总称,是一项充满情趣、刺激和新鲜感的户外运动。
这项运动正好顺应人类性情的需要,是人类天性的体现,是人类回归自然的体现,也是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体现。
身体能力是指人体从事身体活动时表现出的基本活动技能。
(二)1.强身健体身体运动量和强度健康2.运动形式运动持续时间进展速度3.自然力锻炼适应能力空气浴4.起跳腾空的角度正确落地5.奥林匹克主义奥林匹克精神6. 安全靠近燃料7. 野外行走避免危险事故行进速度(三)1.锻炼计划中,在选配锻炼内容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把课外锻炼的内容和体育课的学习内容结合起来。
(2)注意把个人兴趣与实际需要相结合。
既要发展提高自己有兴趣的或善长的项目,又要努力克服自己的弱项和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