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PP聚丙烯生产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PP聚丙烯生产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PP聚丙烯生产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报告摘要说明国内改性聚丙烯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市场需求呈现上升的趋势。

国际上用改性聚丙烯制造的汽车零件已多达数十种。

工业发达国家每辆汽车所用的聚丙烯和改性聚丙烯已占汽车塑料总耗量的60%左右。

近年来我国聚烯烃产能快速增长,特别是聚丙烯(PP)增长更为迅猛。

聚丙烯(PP)作为热塑塑料聚合物用途非常广,它应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小到日常用的保鲜膜,大到汽车上的防撞杠。

该PP聚丙烯项目计划总投资2778.23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010.4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2.36%;流动资金767.8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7.64%。

本期项目达产年营业收入5886.00万元,总成本费用4578.15万元,税金及附加51.56万元,利润总额1307.85万元,利税总额1539.80万元,税后净利润980.89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558.91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7.07%,投资利税率55.42%,投资回报率35.31%,全部投资回收期4.33年,提供就业职位85个。

聚丙烯是密度最轻的塑料原料,其外观呈无色半透明颗粒,作为食品级塑料,被广泛应用食品包装类,例如泡沫塑料盒,PP塑料杯等等。

聚丙烯根据主要用途可分为五大类:PP注塑、PP拉丝、PP纤维、PP薄膜、PP管材。

改性聚丙烯(PP)塑料,顾名思义是基于聚丙烯原料对其性能和其他方面的一些改进,如增强聚丙烯(PP)材料的冲击,拉伸强度,弹性等。

聚丙烯改性塑料主要是通过接枝改性、共聚改性,交联改性、共混改性这几种改性方式获得。

PP聚丙烯生产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项目总论第二章产业研究分析第三章主要建设内容与建设方案第五章土建工程第六章公用工程第七章原辅材料供应第八章工艺技术方案第九章项目平面布置第十章环境保护第十一章生产安全第十二章风险应对说明第十三章节能方案分析第十四章实施安排方案第十五章项目投资规划第十六章项目经营效益分析第十七章项目招投标方案附表1: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附表2:土建工程投资一览表附表3:节能分析一览表附表4:项目建设进度一览表附表5:人力资源配置一览表附表6: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附表7:流动资金投资估算表附表8:总投资构成估算表附表9: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附表10:折旧及摊销一览表附表11:总成本费用估算一览表附表12:利润及利润分配表附表13:盈利能力分析一览表第一章项目总论一、项目建设背景国内改性聚丙烯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市场需求呈现上升的趋势。

国际上用改性聚丙烯制造的汽车零件已多达数十种。

工业发达国家每辆汽车所用的聚丙烯和改性聚丙烯已占汽车塑料总耗量的60%左右。

2016年,我国改性聚丙烯市场需求量达到210万吨,同比上升10.54%,增长较为明显,预计2022年改性聚丙烯市场需求量达371万吨。

2017年家电用改性塑料的六大趋势,主要为:外观色彩更加亮丽/环保,安全模块指标持续提升,轻量化由汽车过渡到家电,健康模块初步体现,低成本是永恒的主题,节能低碳材料。

PP的结晶是造成不透明的主要原因,利用急冷冻结PP的结晶趋向,可以得到透明的薄膜,但有一定壁厚的制品,因热传导需要时间,芯层不可能迅速被冷却冻结,因此对于有一定厚度的制品不能指望用急冷的办法提高透明度,必须从PP的结晶规律和影响因素入手。

经一定技术手段得到的改性PP,可具有优良的透明性和表面光泽度,甚至可以和典型的透明塑料(如PET、PVC、PS等)相媲美。

透明PP更为优越的是热变形温度高,一般可高于110℃,有的甚至可达135℃,而上述三种透明塑料的热变形温度都低于90℃。

由于透明PP的性能优势明显,近年来在全球都得以迅速发展,应用领域从家庭日用品到医疗器械,从包装用品到耐热器皿(微波炉加热用),都在大量使用。

二、报告编制依据1、《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3、《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细则》(2010年本)。

4、国家现行和有关政策、法规和标准等。

5、项目承办单位现场勘察及市场调查收集的有关资料。

6、其他有关资料。

三、项目名称PP聚丙烯生产加工项目四、项目承办单位xxx集团五、项目选址及用地综述(一)项目选址方案项目选址位于某某保税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建设条件良好。

(二)项目用地规模项目总用地面积7477.07平方米(折合约11.21亩),土地综合利用率100.00%;项目建设遵循“合理和集约用地”的原则,按照PP 聚丙烯行业生产规范和要求进行科学设计、合理布局,符合规划建设要求。

六、土建工程建设指标项目净用地面积7477.07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5587.6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673.40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5611.61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598.14平方米。

七、产品规划方案根据项目建设规划,达产年产品规划设计方案为:PP聚丙烯xxx 单位/年。

综合考xxx集团企业发展战略、产品市场定位、资金筹措能力、产能发展需要、技术条件、销售渠道和策略、管理经验以及相应配套设备、人员素质以及项目所在地建设条件与运输条件、xxx集团的投资能力和原辅材料的供应保障能力等诸多因素,项目按照规模化、流水线生产方式布局,本着“循序渐进、量入而出”原则提出产能发展目标。

八、投资估算及经济效益分析(一)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项目预计总投资2778.23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010.4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2.36%;流动资金767.8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7.64%。

(二)资金筹措该项目现阶段投资均由企业自筹。

(三)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项目预期达产年营业收入5886.00万元,总成本费用4578.15万元,税金及附加51.56万元,利润总额1307.85万元,利税总额1539.80万元,税后净利润980.89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558.91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7.07%,投资利税率55.42%,投资回报率35.31%,全部投资回收期4.33年,提供就业职位85个。

九、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一)公司概况公司全面推行“政府、市场、投资、消费、经营、企业”六位一体合作共赢的市场战略,以高度的社会责任积极响应政府城市发展号召,融入各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在商业模式思路上领先业界,对服务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经过多年的发展与积累,公司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治理结构,形成了完整的内控制度。

公司凭借完整的产品体系、较强的技术研发创新能力、强大的订单承接能力、快速高效的资源整合能力,形成了为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业务经营模式。

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产品已覆盖全国各省市。

公司与国内多家知名厂商的良好关系为公司带来了新的行业发展趋势,使公司研发产品能够与时俱进,为公司持续稳定盈利、巩固市场份额、推广创新产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公司经济效益分析上一年度,xxx科技发展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361.28万元,同比增长19.63%(715.54万元)。

其中,主营业业务PP聚丙烯生产及销售收入为3775.45万元,占营业总收入的86.57%。

根据初步统计测算,公司实现利润总额904.34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79.93万元,增长率24.84%;实现净利润678.25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26.46万元,增长率22.92%。

十、主要经济指标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第二章产业研究分析一、PP聚丙烯行业发展概况近年来我国聚烯烃产能快速增长,特别是聚丙烯(PP)增长更为迅猛。

聚丙烯(PP)作为热塑塑料聚合物用途非常广,它应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小到日常用的保鲜膜,大到汽车上的防撞杠。

国内注塑制品主要应用于汽车、家电、玩具、日用品、工业容器等领域。

我国聚丙烯需求结构中,拉丝一直占据着首位,2017年在36.3%左右。

近年来随着上述行业的发展及聚丙烯对ABS等材料的替代,促进了注塑领域对聚丙烯的需求增长,特别是对嵌段共聚聚丙烯的需求快速增加。

尤其各种外卖APP的兴起,促使人们用餐方式的转变,外卖所使用的各类餐盒多采用透明聚丙烯制作,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透明注塑聚丙烯的需求增长,2017年共聚注塑和均聚注塑共占据了33%的比重,较上年上升14.5%,增幅较大。

目前我国拉丝产量主要来源于煤化工企业,中石化、中石油拉丝生产比例较少,而煤化工企业在生产稳定后,也在不断尝试生产注塑、纤维等产品。

共聚注塑的下游行业应用广泛,尤其汽车、家电等市场日益增大,对共聚料的需求前景较为乐观。

未来一段时间拉丝将仍维持着较高占比,但不会排除有被注塑超越的可能。

随着聚丙烯应用领域的快速发展,主要企业纷纷扩大聚丙烯产能。

2010-2017年我国聚丙烯产能规模逐年增长,2017年为2247万吨,同比增长9.02%。

除了东北、华北、华中地区,其他区域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西北地区新增76万吨/年,华南地区新增35万吨/年,华东和西南分别新增30、15万吨/年。

西北地区聚丙烯产能在我国一直牢牢占据着第一的宝座,2017年该区聚丙烯产能536万吨,较2016年的445万吨增加了91万吨;占全国聚丙烯总产能的23.9%,较2016年的21.6%增加了2.3个百分点。

华东、华北地区2017年聚丙烯产能分别为469、446万吨,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21%、20%。

产能排名前三的区域合计占全国产能的64.9%,我国聚丙烯产能分布较为集中。

从企业布局来看,2017年新增产能大部分为地方及合资企业,全年共新增装置6套,地方及合资企业总产能由2016年的957万吨/年增加到2017年的1128万吨/年,增幅达17.87%。

而以传统油制烯烃为代表的中石化产能继续与去年保持一致,中石油则增加15万吨,占比量双双下滑,占比分别降至33%及17%。

油制聚丙烯占比逐渐下降按原料来源不同,具体分为油制、煤制、丙烷脱氢制和外购丙氢制。

2017年聚丙烯原料多元化趋势依然明显,尽管油化工占据主导地位,但总产能变化较小,而其他系列的产品则扩能迅速,其中是煤制烯烃即煤基甲醇制烯烃,今年新投产2家及扩能1家,为煤制家族新增产能121万吨/年;丙烷脱氢制以及外购丙烯制分别各新投产1家,共计增加产能135万吨/年。

随着我国企业纷纷扩大聚丙烯产能,我国聚丙烯产量规模也不断扩大,2017增长至1979万吨,增幅为11.81%。

2018年1-5月我国聚丙烯累计产量为876.56万吨,较上年同期增长10.26%。

从需求方面来看,随着下游汽车、电子电器等应用领域的快速发展,我国对聚丙烯的需求量逐渐增加。

2017年我国聚丙烯表观消费量为2276.2万吨,进口量为474.5万吨,国内自给率为79%,较上年下降2个百分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