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级公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全文

二级公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全文

1.总则1.1.项目建设的由来滩头至周旺主要是X038,老路技术等级低,平纵面指标相对较差,路面宽度不足,通行能力受限,其中滩头镇段属乡镇道路,混合交通大,结乡镇交通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已成为交通“瓶颈”。

近年来,随着乡镇经济的快速发展,沿线乡镇规模逐渐扩大,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区域交通需求不断增长,加上现有公路街道化严重,交通十分拥堵,通转不畅,交通事故时有发生,难以满足现有交通通行要求。

为缓解交通压力,完善路网结构、提高路网通行能力,提高公路的服务水平,隆回县交通局拟投资4499万元建设滩头至周旺二级公路。

但考虑到原老路部分留为沿线村镇农民生产生活及出行的方便,新建二级公路是与老路重合而利用老路。

拟建公路全长9.255km,路基宽10.0m,左土路肩(0.75m)+左侧硬路肩(0.75m)+左行车道(3.50m)+右行车道(3.50m)+右侧硬路肩(0.75m)+右土路肩(0.75m),设计速度60 km/h,路面为沥青混凝土。

1.2.相关政策的符合性分析(1)产业政策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项目的建设连接隆回县各乡村,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

(2)公路网规划滩头至周旺二级公路是我省省道S240、S346隆回县高平至周旺公路中的一段,与沪昆高速周旺铺收费站出口连接线对接。

项目的实施形成了以高速公路及国省道为骨架,县乡公路为经络的“叶脉状”公路交通网络,符合邵阳市“十三五”公路规划,符合邵阳市的干线公路网规划。

1.3.评价等级及评价范围1.3.1.评价等级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1、2.3-93,HJ2.2-2017,)和《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JTG B03-2006),确定评价等级见下表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

表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 拟建公路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专题依据等级及重点内容生态环境评价区面积约30km2,大于导则规定的20km2。

二级,评价内容对土地利用(尤其是基本农田)影响预测、公路对植被及动植物的影响分析适当加深。

声环境项目建设前后噪声值变化明显。

二级(新建路段声环境前后变化明显)环境空气本项目属于二级道路,并且沿线无服务站、车站、收费站等服务设施。

主要污染物为TSP和NO2,交通量小,等标排放量较小。

一般评价,重点提出施工期和营运期污染防治措施。

水环境污水排放量小,污水水质成份简单一般评价,重点提出沿河路段及跨水体桥梁路段施工期水污染物控制措施1.3.2.评价范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要求以及本项目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特点,结合拟建项目沿线的自然环境特征,本次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确定见表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

表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拟建公路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一览表序号环境要素评价范围1 声环境公路中心线两侧各200m以内区域2 环境空气公路中心线两侧各200m以内区域3 水环境公路中心线两侧各200m以内水域,以及跨河桥位上游500m~下游1000m以内水域4 生态环境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为拟建公路中心线两侧各300m范围内,涉及到环境敏感目标路段考虑敏感目标的保护范围作适当扩大;取、弃土(渣)场、施工便道和辅道、临时施工场地(施工营地、预制场、拌和场等)及其外围100m区域。

野生动物评价范围根据其栖息环境特点和活动规律适当扩大范围5 社会环境公路中心线两侧各200m以内的敏感点(如居民点、学校等),以及工可中的项目直接影响区1.4.评价重点及评价时段1.4.1.评价重点根据项目特点、评价区环境特征和确定的评价等级,拟建公路环境影响评价重点为:(1)生态环境:土地利用、植被及珍稀野生动植物影响预测分析;(2)声环境影响评价:公路施工和营运对声环境敏感目标的影响分析,重点提出噪声污染控制对策措施;(3)水环境:施工废水对周围水体的环境影响分析,并提出沿河路段及跨水体桥梁路段施工期和营运期水污染物控制措施;(4)水土保持:以本项目水土保持方案为主。

1.4.2.评价时段拟建公路的评价时段为施工期。

拟建公路计划于2018年11月开工,2020年11月竣工。

因此,施工期评价时段为2018年~2020年。

1.5.环境保护目标根据《设计图纸》提供的线路方案,经过沿线实地调查和图形叠加,评价区内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环境敏感区域。

拟建公路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有:自然植被、耕地、河流、村镇、学校等。

(1)声环境、环境空气保护目标本项目工可推荐方案评价范围内声环境、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包括敏感点共10处,其中包括1处学校和9处居民点。

(2)生态环境及社会环境保护目标拟建公路沿线涉及自然植被、耕地、拆迁占地等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等保护目标。

2.工程概况2.1.建设规模及主要经济技术标准根据《设计图纸》路线全长9.255km。

其中:按二级公路标准建设,路基宽10m,行车道宽2×3.5m,设计速度60km/小时。

全线设小桥1座长20.42m,涵洞27道。

全线共设置平面交叉21处。

工程技术标准参见见表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

表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主要技术指标表指标名称单位指标备注公路等级级二级路线全长Km 9.255设计交通(使用末年2033年)pcu/d 7508设计速度Km/h 60路基宽m 10.0行车道宽m 2X3.5路面类型沥青砼路面路肩加固类型硬路肩/土路肩大中桥设计洪水频率1/100小桥涵及路基设计洪水频率1/50设计车辆荷载公路—I级桥面宽m 与路基同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g 小于0.05g平曲线一般最小半径1200平曲线极限最小半径125最大纵坡% 6挖方土石方m373677填方土石方m348481路基排水工程m311696路基防护工程m39192大中桥梁m/座20.42/1涵洞道27平面交叉处212.2.预测交通量交通量预测结果参见表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

其中:昼间(6∶00~22∶00)车流量占全天车流量的85%,夜间(22∶00~6∶00)车流量占全天车流量的15%。

表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 交通量预测值 (辆/日) (小客车)年度增长率(%)备注滩头至周旺交通量预测基年2018 2098 交通量预测基年2019 3042 交通量预测基年2020 4329 交通量预测基年2.3.主体工程2.3.1.路基工程1、路基宽度K40+495-K49+750.083段左土路肩(0.75m)+左侧硬路肩(0.75m)+左行车道(3.50m)+右行车道(3.50m)+右侧硬路肩(0.75m)+右土路肩(0.75m),设计速度60 km/h,路面为沥青混凝土。

2、路基边坡根据现场调查,结合沿线岩土工程特征,参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及《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拟定路基边坡值如下供参考:(1)路堤边坡:当填土高度小于等于8米时,土质边坡采用1∶1.5,填石边坡采用1∶1.3,当填土高度大于8.0米小于等于20米时,下部高度变坡,土质边坡采用1∶1.75,填石边坡采用1∶1.5,必要时设置挡土墙或护坡,坡脚处设置2米宽护坡道,并做绿化,护坡坡道外设置排水沟,以起到稳定边坡和田(山)路分隔等作用。

沿河受水浸淹的路基填方边坡坡度,设计水位以下部分采用1∶1.75~1∶2.0,在常水位以下部分采用1∶2~1∶3,如用填石砌筑或浆砌可用较陡的边坡。

(2)路堑边坡:土质或风化岩可采用1∶0.75~1∶1.25石质边坡,灰岩采用1∶0.2~1∶0.75,页岩夹灰岩采用1∶0.5~1∶1.0。

当土质边坡高度大于10米,石质边坡高度大于20米时,应设置台阶型边坡,并放缓边坡坡度。

3、路基横坡行车道和硬路肩为2%,土路肩为4%。

超高路段应根据不同曲线半径采用相应的路拱坡度。

4、路基排水与防护老路大部分边沟淤塞丧失功能,雨季地面水对路基路面冲刷破坏影响大。

由于路线经过地区雨量充沛,暴雨强度较大,为防止路基水毁、边坡冲蚀,路基坡脚设置贯通的浆砌排水沟及边沟,以确保排水畅通。

同时,在每隔一定距离将边沟水引入附近水系中;当挖方边坡较高时,设置浆砌片石截水沟,以防边坡冲蚀失稳。

路基处于特别潮湿地段时,应设置纵横向盲沟或透水层,利用由PVC管组成的网络排水系统,将渗入路堤内的雨水排出路基外,出水口应与路堤排水沟一道防护。

为保证路基的稳定,除应将危害路基的地表水和地下水排出路基范围以外,还应使全线的沟渠、管道、桥涵组成完整的排水系统。

5、路基压实:采用重型实验标准进行路基压实度控制及测评。

2.3.2.路面工程从公路的实用性、经济性等并考虑建设工期的要求,其路面结构推荐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

面结构组成及材料组成: 4.0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型)+ 5.0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 1cm 乳化沥青稀浆封层 + 38.0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 17cm级配碎石底基层。

2.3.3.桥涵工程全线设小桥1座,桩号为K45+596.3;涵洞共27道,13道为钢筋混凝土圆管涵,8道为钢筋混凝土盖板涵,倒虹吸1道,其中老路完全利用5道。

2.3.4.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为保证发挥公路快速、安全、高效的功能,沿线均设置符合标准的各种标志、标线等交通安全设施及养护管理等系统,特别在陡坡、急弯、转弯半径小、平交、过村庄等地段,应设置相应标志,诱导车辆安全行驶。

拟建公路不设置收费站。

2.3.5.交叉工程为连接沿线村镇及自然村等,并考虑远景规划,区域路网配合,方便沿线村镇农民的出行,在路线与村道交叉处设置了平面交叉工程共25处,并设置相应交通标志和交通安全设施。

2.4.项目投资本项目投资估算总金额44559万元,平均每公里造价4951万元。

2.5.施工进度本工程2018年11月开工,2020年11月底建成通车,建设期24个月。

2.6.工程分析2.6.1.施工期污染源分析(1)噪声源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许多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这些设备会辐射出强烈的噪声,对工程区附近居民、学校产生影响。

公路建设中使用的机械主要有装载机、压路机、推土机、挖掘机、摊铺机、发电机、运输车辆等,这些机械的噪声值在76~98dB间。

(2)大气污染①施工粉尘路基施工中由于挖土、填土、推土及搬运泥土和水泥、石灰等的装卸、运输、搅拌过程中有大量尘埃散逸到周围环境空气中;道路施工时运送物料的汽车引起道路扬尘污染;物料堆放期间由于风吹等引起扬尘污染;尤其在风速较大、汽车行驶速度较快的情况下,粉尘的污染更为严重。

②运输扬尘运送施工材料、设备、土方的车辆,沿途散落以及带来的路面扬尘,对运输沿线居民的造成污染。

③沥青烟气路面施工中沥青熬制、拌和和铺摊过程产生的沥青烟将对环境空气产生影响。

相关主题